孫文旭
腦出血病人術后由于社會角色改變、疾病本身、經濟條件等諸多因素帶來的不良影響,導致病人產生了非常大的精神壓力,且病人術后居家期間的用藥依從性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的降低,甚至還會危及到病人的生存質量[1]。大量臨床資料顯示,腦出血病人術后住院過程比較短暫且操作局限性較大,為了方便對病人定期隨訪以及全面性的管理,術后在院外的管理干預方法變得更加重要[2-3]。因此,在對腦出血病人術后進行管理時需要更加地突出個性化以及綜合性的特點。現(xiàn)我院結合腦出血病人術后的臨床特點,將醫(yī)護-病人-管理三位一體延伸管理模式應用于腦出血術后的管理干預工作中,旨在獲得更好的管理效果。醫(yī)護-病人-管理三位一體延伸管理模式本身作為一種新的嘗試及體驗,將醫(yī)護人員、病人以及管理三者之間進行緊密的結合,不僅強化了各個學科之間的協(xié)作,同時強調了醫(yī)院各個部門之間的合作,優(yōu)化了管理方面的流程,更好地確保了腦出血病人術后管理干預工作的持續(xù)性、穩(wěn)定性以及安全性[4-5]。現(xiàn)就我院所實施的醫(yī)護-病人-管理三位一體延伸管理模式的研究結果作一報道。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腦出血病人102例,采取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51例。納入標準:均為首次發(fā)病,全部病人均符合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中的診斷標準[6];經過臨床癥狀表現(xiàn)、腰椎穿刺以及頭顱CT檢查后確診。排除標準:術后合并嚴重認知功能障礙或者認知功能不健全者、存在著重要臟器或者是功能損傷者、合并其他慢性疾病者、不愿配合調查研究者。2組病人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均具有可比性。
表1 2組病人的一般臨床資料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的腦出血術后管理,方法為:定期給予病人家庭電話隨訪,對病情進行觀察評估以及健康教育等,以便于對病人接下來的康復進行指導[7-8]。
觀察組給予醫(yī)護-病人-管理三位一體延伸管理:(1)建立醫(yī)護-病人-管理三位一體管理小組。由科主任作為組長(1名),科室護士作為副組長(1名),病區(qū)分管病人的醫(yī)生(1名)以及責任護士(1名),同時包括病區(qū)護士長(1名),綜合評估中心護士(1名),神經外科專科護士(3名)、營養(yǎng)師(1名)、康復師(1名)、中醫(yī)師(1名)以及心理咨詢師(1名)組成,由組長負責對整個管理系統(tǒng)進行總體的指導、監(jiān)督及調整,由副組長負責對每一個具體的管理細節(jié)進行具體的督查與指導,其他人員共同參與管理方案的制定、調整以及所實施的整體環(huán)節(jié)。(2)建立腦出血手術病人的綜合評估中心。在該中心內設立1名專職的評估護士,所負責的工作職責如下:①對病人所提供的入院病例進行評估,記錄病人的基本信息,確定入選病人;②采用淺顯易懂的方法與病人及家屬進行溝通與交流,解釋評估目的及內容,以尋求病人及家屬的配合;③與責任護士以及多學科的醫(yī)生進行合作,對腦出血術后病人的綜合情況進行評估,評估的內容包括了疾病本身恢復情況、軀體功能、精神心理狀態(tài)等各個方面,并給予綜合性的評估;④組織合作團隊對腦出血術后病人進行多學科的會診,共同制定具體且綜合性的治療方案[9];⑤指導責任護士對病人進行干預以及健康教育;⑥定時的收集病人的反饋信息,并及時的對管理干預計劃進行調整;⑦在出院前完成對病人的復評、修訂,并進一步的完善病人的治療、護理以及康復方案;⑧在病人出院之后對其進行電話回訪以及登門隨訪這兩種形式,詢問病人的治療情況、自我護理、飲食以及康復運動情況,給予相應的指導,并提醒病人定時復查;⑨在病人出院后的第1、3、6個月分別進行評價及跟蹤指導,并隨時對病人的病例資料數(shù)據(jù)進行更新。(3)電話隨訪管理。每周由病人的床位醫(yī)生或者是責任護士分別完成對病人及其家屬的電話隨訪工作,隨訪的內容包括了病人目前的一般情況、服藥情況、生活情況等,利用口頭說明的形式強調用藥方案以及飲食運動方案,若病情有需要,幫助病人預約來院隨訪時間,并協(xié)助其調整與治療相關的內容。(4)登門隨訪管理。每月由病人的床位醫(yī)生或者是責任護士分別完成對病人及其家屬的登門隨訪工作,工作的內容如下:①幫助病人樹立起正確的治療觀念、如何配合治療、居家生活中的自我管理等,面對所提疑問給予耐心解答,結合病人的各自情況,對治療狀態(tài)進行調整;②對病人的用藥情況進行監(jiān)督,并告知一些適合院外的用藥技巧及方案,對不規(guī)則的服藥或者是拒絕服藥的情況給予糾正及疏導[10];③結合病人現(xiàn)有的治療及生活狀態(tài)進行評估,告知其一旦因服藥或者是自我管理出現(xiàn)不良情況時,及時來院或致電咨詢;④給予病人營養(yǎng)方面的指導,注意葷素搭配、避免受涼或勞累;⑤指導病人如何采用正確的態(tài)度面對自身的病情及康復,避免產生焦慮抑郁等消極情緒。2組管理干預的時間均為6個月。
1.3 觀察指標 比較2組病人術后用藥依從性、自我管理性質評分、生活質量及功能獨立性量表評分。
1.3.1 用藥依從性 采用Morisky-Green測評量表評價病人的用藥依從性[11],該量表中有四個問題,分別是“你是否有忘記服藥的經歷”“你是否有時不注意用藥”“當你覺得癥狀較前好轉時,是否自行停藥”“當你覺得癥狀改善不明顯時,是否曾自行停藥”,當這4個問題均回答為“否定”時說明用藥依從性較好,否則用藥依從性較差。
1.3.2 自我管理性質 評價的指標包括了飲食結構(按照我國居民膳食標準判斷每日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攝入比例等是否合理)、運動方式(按照管理計劃每周運動消耗熱量是否達標)、血壓、血糖及血脂的控制情況,結合病人的個體病情進行判斷,計算達標人員的百分比。
1.3.3 生活質量 采用李魯教授的漢化版簡明健康狀況調查問卷短量36條表(SF-36)評價[12],共包含8個維度,分別是生理功能、生理職能、身體疼痛、總體健康、活力、社會功能、情感智能、精神健康,滿分為100分,得分越高說明生活質量越好。
1.3.4 功能獨立性量表 采用功能獨立性評定量表(FIM)評價[13],共包括16個問題,包括進食、梳洗修飾、沐浴、穿衣服、如廁、膀胱管理、大腸管理、床椅子輪椅轉移、坐廁轉移、浴盆(淋浴室)轉移、步行/輪椅、上下樓梯、理解表達、社會交往、解決問題、記憶,得分在18~126分之間,評價得分越高說明病人的功能獨立性越強。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χ2檢驗和t檢驗。
2.1 2組用藥依從性的比較 觀察組術后用藥依從性較好率94.12%(48/51),高于對照組的66.67%(34/51)(χ2=12.19,P<0.01)。
2.2 2組自我管理性質的比較 觀察組病人術后飲食結構、運動方式、血壓、血糖及血脂達標控制率均高于對照組(P<0.01)(見表2)。
表2 2組自我管理性質對比[n;百分率(%)]
2.3 2組生活質量評分及功能獨立性量表評分的比較 觀察組病人術后生活質量評分及功能獨立性量表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1)(見表3)。
表3 2組生活質量評分及功能獨立性量表評分的比較分)
針對腦出血術后病人的自身特點,不僅需要對病人的病情進行有效的控制,加強常規(guī)的門診隨訪工作,對出院后的隨訪管理工作也需要進一步加強,原因是只有在根本上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才能夠提高其生活質量[14]。不過研究[15]發(fā)現(xiàn),對于腦出血術后病人而言,絕大部分缺乏著較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且服藥依從性也較差,往往存在著生活質量較低的情況,導致了病情的進展,也延誤了康復。為此,我院采用醫(yī)護-病人-管理三位一體延伸管理模式應用于腦出血術后病人中,將醫(yī)護人員、病人以及管理者三者進行巧妙及緊密的聯(lián)合,更好地做到及時隨訪、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以及及時調整用藥治療方案等,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用藥依從性較好率高于對照組(P<0.01);觀察組病人術后飲食結構、運動方式、血壓、血糖及血脂達標控制率均高于對照組(P<0.01);觀察組病人術后生活質量評分及功能獨立性量表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1)。這說明了醫(yī)護-病人-管理三位一體延伸管理模式明顯拉近了三者之間的關系,也確保了將管理干預理念從醫(yī)院到家庭的延伸。
本次研究中所應用的醫(yī)護-病人-管理三位一體延伸管理模式具有如下幾個工作方面的特點:(1)相比于傳統(tǒng)的干預方法而言,病人全程參與了術后管理方案的評估、方案制定以及問題的協(xié)商,同時在制定管理方案時,充分考慮到了病人的個體情況、心理狀態(tài)、家庭環(huán)境以及生活方式、治療依從性等,病人能夠主動地對管理方案進行選擇。(2)以個人作為管理的單位,制定個體管理檔案,制定出有針對性的管理對策并給予記錄[16]。(3)強調多學科共同管理干預的重要性,包括了飲食干預、情緒控制、服藥情況等,共同參與術后延續(xù)管理工作[17]。(4)進一步強調了腦出血病人自我健康管理的重要性,提倡了雙向反饋以及循環(huán)促進,關注了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以及自我生活能力的提升[18]。本次結果顯示,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術后用藥依從性較好的病人數(shù)較高,術后飲食結構、運動方式、血壓、血糖及血脂達標控制率較高,術后生活質量評分及功能獨立性量表評分均較高,結果證實了將醫(yī)護-病人-管理三位一體延伸管理模式應用于腦出血術后病人中發(fā)揮了更好的效果,發(fā)現(xiàn)此種管理模式的應用能夠為腦出血病人提供個體化以及綜合的醫(yī)療服務。不過由于此種管理模式的應用尚未廣泛,起步也較晚,這就需要醫(yī)院能夠提供大力的幫助與支持,以保證管理小組內各科室人員的通力合作,確保管理模式的順暢。此外,在接下來的研究中,我們可以嘗試在采用此種管理模式的基礎上進一步對流程進行優(yōu)化,為每位病人建立電子化的檔案,并納入到醫(yī)院的系統(tǒng)中保存?zhèn)浞?,以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p>
綜上所述,將醫(yī)護-病人-管理三位一體延伸管理模式應用于腦出血術后病人中能夠有效提高用藥依從性,促進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功能獨立性的恢復,改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