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惠婷,陳榮釗,張愛玲(廣東省開平沙岡張立群醫(yī)院,廣東 開平 529300)
中風是常見心腦血管疾病,預后較差,是全球重大公共衛(wèi)生問題,相關報道指出[1],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中風發(fā)病率呈現(xiàn)不斷攀升趨勢。中風患者常伴有半身不遂、口眼?斜、意志障礙等后遺癥,不僅會降低患者生活質量,也會增加家庭及社會負擔。現(xiàn)階段臨床在治療中風后遺癥患者時主要采用糾正水電解質、預防并發(fā)癥、降血壓、給氧等措施[2],不過療效欠佳。中醫(yī)將中風后遺癥歸于“偏枯”、“偏風”等范疇[3],認為其誘發(fā)機制主要是氣虛血滯、脈絡瘀阻等,采用補陽還五湯加減可以取得較好的療效?;诖?,本文就中風后遺癥患者接受補陽還五湯加減治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展開分析。
1.1 一般資料 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接診且行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的90例中風后遺癥患者作為對照組,將同期接診且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補陽還五湯加減治療的90例中風后遺癥患者作為觀察組。對照組:男女患者分別為47例、43例,年齡47-69歲,平均年齡(57.4±6.8)歲,病程7-19個月,平均病程(13.5±1.5)個月;觀察組:男女患者分別為49例、41例,年齡48-67歲,平均年齡(58.4±6.7)歲,病程6-18個月,平均病程(12.7±1.6)個月。基本病例資料組間無差異,P>0.05,可對照研究。
1.2 方法 全部入組病例接受抗凝、降壓、降糖、活血等治療,在此基礎上,再采用不同方案分別治療。對照組(行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口服尼莫地平片(用藥劑量:每日3次,每天120mg)+阿司匹林腸溶片(用藥劑量:每日1次,每次100mg)。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補陽還五湯加減治療):常規(guī)療法同對照組,同時服用補陽還五湯加減,即:地龍10g、紅花10g、川芎10g、黃芪60g、赤芍10g、桃仁10g、當歸15g,并且結合患者體征與癥狀加減,包括:下肢功能障礙則加用天麻10g;語言功能障礙則加用菖蒲10g;上肢癱瘓者則加用桂枝10g;口角?斜者則加用全蝎5g、僵蠶5g、白附子5g;便秘者則加用適量肉蓯蓉。上述方劑按常規(guī)方法煎煮,每日1劑,早晚各服用1次。兩組患者療程均為1個月,且囑咐患者心情愉悅、飲食清淡、定期翻身等。
1.3 觀察指標 ①血脂指標:取3ml空腹靜脈血,以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甘油三酯(TG)、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C)[4];②免疫功能指標:取2ml空腹新鮮血,以散射比濁法測定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③血液流變學變化:以全自動凝血儀測定纖維蛋白原(FIB)、紅細胞壓積(HCT)、全血黏度;④運動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神經功能:依次參照簡式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法(簡稱:FMA,分值0-100分)、改良Barthel(簡稱:ADL,分值0-100分)、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簡稱:NIHSS,分值0-24分),評分高則運動功能強、日常生活能力高、神經功能缺損嚴重;⑤不良反應:統(tǒng)計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觀察數據均以SPSS23.0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表示存在對比價值。
2.1 分析血脂指標 組間比較,TG、膽固醇、HDL-C在治療前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TG、膽固醇更低,HDL-C更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脂指標對比(±s,mmol/L)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脂指標對比(±s,mmol/L)
組別 時間 TG 膽固醇 HDL-C對照組(n=90) 治療前 3.88±0.34 7.42±1.78 1.16±0.12治療后 3.52±0.26 6.95±1.53 1.36±0.21觀察組(n=90) 治療前 3.95±0.29 7.37±1.58 1.15±0.13治療后 1.68±0.15 4.97±1.38 1.94±0.23 t(組間治療前/后) 1.486/58.154 0.199/9.117 0.536/17.667 P(組間治療前/后) 0.139/0.000 0.842/0.000 0.593/0.000
2.2 分析免疫功能指標 組間比較,IgG、IgA在治療前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IgG、IgA更高,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指標對比(±s,g/L)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指標對比(±s,g/L)
組別 時間 IgG IgA對照組(n=90) 治療前 7.28±1.12 0.87±0.21治療后 8.16±1.23 0.99±0.30觀察組(n=90) 治療前 7.34±1.38 0.88±0.23治療后 10.28±1.69 1.67±0.35 t(組間治療前/后) 0.320/9.622 0.305/13.994 P(組間治療前/后) 0.749/0.000 0.761/0.000
2.3 分析血液流變學變化 組間比較,F(xiàn)IB、HCT、全血黏度在治療前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FIB、HCT、全血黏度更低,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變化對比(±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變化對比(±s)
組別 時間 FIB(ρ/g·L-1) HCT(%) 全血黏度(mPa·s-1)對照組(n=90) 治療前 4.56±0.58 46.88±3.64 5.54±0.68治療后 3.36±0.62 44.41±4.38 4.74±0.68觀察組(n=90) 治療前 4.59±0.64 46.58±3.39 5.58±0.69治療后 2.92±0.87 39.64±2.77 4.43±0.66 t(組間治療前/后) 0.329/3.907 0.572/8.732 0.392/3.103 P(組間治療前/后) 0.742/0.000 0.568/0.000 0.696/0.002
2.4 分析運動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神經功能 組間比較,F(xiàn)MA、ADL、NIHSS在治療前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FMA、ADL更高,NIHSS更低,P<0.05。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運動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神經功能對比(±s,分)
表4 兩組治療前后運動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神經功能對比(±s,分)
組別 時間 FMA ADL NIHSS對照組(n=90) 治療前 54.66±10.78 60.85±7.68 20.42±2.43治療后 66.65±11.45 73.85±9.56 15.92±2.16觀察組(n=90) 治療前 54.65±10.68 60.72±7.75 20.39±2.55治療后 79.62±11.55 85.86±7.97 12.92±2.81 t(組間治療前/后) 0.006/7.566 0.113/9.154 0.081/8.030 P(組間治療前/后) 0.995/0.000 0.910/0.000 0.936/0.000
2.5 分析不良反應 兩組均無嚴重不良反應,觀察組僅發(fā)生2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22%,包括1例頭暈、1例藥疹),對照組僅發(fā)生3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33%,包括3例胃腸道不適),P>0.05(χ2=0.206,P=0.650),上述不良反應均自行消失。
本次研究表明,補陽還五湯加減對于治療中風后遺癥有較好療效。中風后遺癥患者通常因體質虛弱,容易合并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提升血液黏稠度,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補陽還五湯加減能夠改善此類患者的血脂指標、血液流變學,促進病情好轉,主要是因為:阿司匹林等藥物雖能改善血流量,預防血栓形成,不過停藥后復發(fā)率高,而補陽還五湯源自《醫(yī)林改錯》,方中當歸活血祛瘀,黃芪促血行,地龍、紅花、川芎、赤芍、桃仁行氣開郁、活血化瘀,并且現(xiàn)代藥理研究指出:方中黃芪既能使動脈內膜表面光滑,也具有抗動脈粥樣硬化效果,利于血液循環(huán);地龍可以保護血管內壁,防止血管痙攣;桃仁、川芎、地龍可以清除氧自由基,增加腦血流量,改善血流變,全方兼具通經活絡、補益氣血之功效,因此,有助于改善血脂指標、血液流變學[5-6]。近年來,相關報道提出“腦卒中免疫學”概念,指出腦卒中后同時有免疫抑制、免疫激活狀態(tài),其中前者可減少T細胞、淋巴細胞,保護卒中后腦組織,不過容易提升感染風險,而后者容易加速促炎因子生成,刺激粒細胞增殖,清除壞死組織。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組免疫功能指標優(yōu)于對照組,P<0.05,提示對中風后遺癥患者進行補陽還五湯加減治療,能改善其免疫功能,考慮原因為:現(xiàn)代藥理研究指出,補陽還五湯加減中的當歸存在免疫佐劑活性,能夠加速脾細胞增殖,促進B、T細胞增殖活化;黃芪可以提高巨噬細胞活性,激活網狀內皮系統(tǒng),調節(jié)細胞免疫與體液免疫,因此,有助于提升IgG、IgA水平,改善抗感染能力。相關報道認為,補陽還五湯可以提高腦梗死后遺癥患者肢體功能,增加腦血流量,促進腦組織微循環(huán)改善,抑制神經元凋亡,促進血管新生,加速腦神經功能修復。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組FMA、ADL、NIHSS優(yōu)于對照組,P<0.05,證實了上述觀點,主要是因為:方中黃芪既能抑制血栓形成、增加腦血流量,也能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流動力學,而川芎兼具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功效,可以預防腦血管痙攣,加之當歸可以補血活血,輔以黃芪有助于加速腦部血液循環(huán),促進神經元修復,從而提高運動及日常生活功能。此外,兩組均無嚴重不良反應,且不良反應均自行消失,提示補陽還五湯加減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對中風后遺癥患者實施補陽還五湯加減治療,療效顯著,副作用小,具有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