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軍燕 成芳菲
目前誘發(fā)兒童呼吸道感染的病原體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則為肺炎支原體(mycoplasma pneumoniae,MP),其可誘發(fā)肺炎及全身癥狀[1]。目前臨床判定MP感染的主要方式則為檢測血清IgM抗體,而主要的檢測方式包括酶聯免疫吸附法、間接凝集法、間接免疫熒光法等,此類方法操作過程中均需手工操作,且多種因素會對結果造成影響。隨著醫(yī)學技術的改進,全自動化學發(fā)光法已逐步在腫瘤標志物、傳染病等檢測中得到應用,且已在檢測MP IgM抗體中得到了應用[2]。磁微?;瘜W發(fā)光法則為全自動化學發(fā)光法中的一種[3]。已有實驗報告證實,磁微粒化學發(fā)光法在檢測MP IgM抗體時,其緊密性良好,有應用價值[4-5]。但目前此方面的報告較少,仍有大量學者致力于此點的探討中??紤]人體MP先天無免疫性特點,目前尚未出現有效疫苗,感染發(fā)生后并不能產生完全的保護性免疫。且當前臨床對于MP感染的治療方案同其他類型微生物感染不盡相同,為進一步提升臨床診斷效果,避免抗生素藥物的濫用或不合理應用,早期開展快速精準的檢測具有重要臨床意義?,F本研究回顧性分析筆者所在醫(yī)院2020年3月-2021年7月收治的100例兒科患兒的臨床資料,分析間接凝集法和磁微?;瘜W發(fā)光法的檢測效果,現報道如下。
回顧分析筆者所在醫(yī)院2020年3月-2021年7月收治的100例兒科患兒的臨床資料。納入標準:(1)均存在發(fā)熱、咳嗽癥狀;(2)年齡≤12歲;(3)發(fā)病后1周內入院治療。排除標準:(1)重癥疾病患兒,需入住ICU;(2)先天性精神、智力障礙。其中男51例,女49 例;病程 1~6 d,平均(2.35±0.25)d;年齡 4~12歲,平均(6.58±0.28)歲。
采集患兒新鮮血液標本 6 ml,以 3 000 r/min,離心處理10 min,分離血清后,將其放置在-20 ℃環(huán)境中保存,需注意勿反復凍融標本,需拒收溶血污染標本和久置標本。將標本分為兩份,分別采用間接凝集法和磁微?;瘜W發(fā)光法進行檢測。
間接凝集法:采用日本富士瑞必歐株式會社提供的賽樂迪亞麥可Ⅱ MP抗體診斷試劑盒,測定IgM指標,檢測流程依據試劑說明書進行。
磁微?;瘜W發(fā)光法:磁微粒采用MP抗原進行包被,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抗人IgM抗體備制酶結合物,經免疫反應后,出現抗原-IgM抗體-酶標二抗復合物,該復合物催化發(fā)光底物發(fā)出光子,發(fā)光強度與MP-IgM抗體的含量成正比。
間接凝集法檢測陽性標準為:單次MP抗體滴度≥1∶160[6]。磁微粒化學發(fā)光法檢測陽性標準為:S/CO值>1.0[7]。
以MP分離培養(yǎng)實驗室診斷結果作為金標準。比較兩種方法檢測MP IgM抗體的敏感度、特異度及準確度。敏感度=真陽/(假陰+真陽),特異度=真陰/(假陽+真陰),準確度=(真陽+真陰)/總例數。
本研究數據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種方法檢測MP IgM抗體的敏感度、特異度及準確率對比
磁微?;瘜W發(fā)光法檢測的準確率為97.00%(97/100),敏感度為97.89%,特異度為80.00%,間接凝集法檢測的準確度為96.00%,敏感度為96.84%,特異度為80.00%,兩種方法檢測準確率、敏感度、特異度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 2、表 3。
表1 磁微?;瘜W發(fā)光法檢測結果(例)
表2 間接凝集法檢測結果(例)
表3 兩種檢測方法檢測MP IgM抗體的敏感度、特異度及準確率對比(%)
MP為呼吸道感染常見病原體,其病理變化多表現為間質性肺炎,部分情況下存在合并支氣管肺炎的情況,故亦被稱為原發(fā)性非典型性肺炎。其傳播方式多以飛沫傳播為主,在兒童中的發(fā)病率較高,但部分患兒并無典型外在癥狀,甚至部分患兒無明顯臨床病癥,僅伴隨出現頭痛、發(fā)熱或咽喉腫痛等常見的呼吸道癥狀?,F世界范圍內實驗室診斷MP的方式包含血清學抗體檢測、培養(yǎng)法、核酸檢測、抗原檢測等[8]。分離培養(yǎng)MP并鑒定屬于較為傳統(tǒng)的判定方式之一,可為臨床判定疾病和治療疾病提供一定依據。但因MP缺乏細胞壁,培養(yǎng)中耗時較長,孵育時間為10~14 d,導致此方式在檢測速度方面無法滿足臨床需求[9]?,F國內外用于診斷MP感染的最多方式則為血清學抗體檢測,而現較為先進的測定方式則為磁微?;瘜W發(fā)光法,其可降低假陰性率,對用藥有較大指導意義[10]。
磁微粒化學發(fā)光法為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同磁性微粒載體技術相互結合的新型檢測技術方法,其借助了磁微粒的低成本、低能耗、磁性應性特點,對待檢測的抗原(抗體)包被磁微粒,與過氧化酶標志待檢測抗原制備酶結合,借助免疫反應形成抗體復合物,在經由催化發(fā)光底物發(fā)出光子。正是因為懸浮磁微粒作為載體時的比表面積較大,其同樣品反應可更加充分,借助外加磁場后可促使酶標板載體具備高效的靈敏度及快速檢測能力,且具備可重復性優(yōu)勢,當前在生物及醫(yī)學檢測等多個領域均有廣泛應用。誘發(fā)兒童肺炎疾病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病原體則為MP,但其臨床表現無特異性,若不實施病原學測定,很難與一般病毒導致的呼吸道感染進行鑒定[11]。人體血清內出現MP IgM抗體,一般在感染7~10 d則會發(fā)生,因此測定血清MP IgM指標可有效、快速地區(qū)分肺炎疾病[12]。尤其是磁微粒化學發(fā)光法,此方式具備靈敏度高、特異度高的特征,可為臨床合理、正確使用抗生素提供有力依據,避免濫用抗生素,對醫(yī)患雙方和資源利用等方面均有利。本研究對采集的患兒血清標本分別采用間接凝集法、磁微粒化學發(fā)光法檢測,結果顯示,磁微?;瘜W發(fā)光法檢測準確率為97.00%、敏感度為97.89%、特異度為80.00%,間接凝集法檢測準確率為96.00%、敏感度96.84%、特異度80.00%,兩種方法檢測的準確率、敏感度、特異度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磁微?;瘜W發(fā)光法在測定MP IgM抗體的效果與間接凝集法檢測效果相當。間接凝集法相對來說較為普遍,對實驗室儀器要求稍簡單,易在基層推廣,且檢測特異性和敏感性均較高。現間接凝集法試劑僅具備日本富士品牌,其結果差異性較小,并可得到不同實驗室的互認,此方式屬于相對定量結果,在監(jiān)測疾病方面價值明顯。有關磁微?;瘜W發(fā)光法,2008年美國CLSI協(xié)會在EP12-A2文件中表明了定性監(jiān)測產品的性能狀況,包含方法學和精密性對比[13]。針對定性檢測來說,臨界值對檢測結果有直接性影響,樣本濃度與臨界值接近的狀況下,判定其精密度更具有科學性。同時,文件中還用C95、C5描述定性檢測的精密度,定性檢測灰區(qū)則為C5~C95區(qū)間,寬度則可表明精密度,其精密度越良好則其區(qū)間寬度越窄[14]。此外,有關磁微?;瘜W發(fā)光法精密度的還包含EP15-A2。全自動磁微?;瘜W發(fā)光法屬于MP IgM抗體測定的新型方式之一,此方式具有特異性高,重復性好,檢測速度快、操作簡單等特征,因此可降低假陰性率,對醫(yī)生用藥有指導性作用,進而避免濫用抗生素[15]。另有多項研究中指出,可采用多種方法聯合應用以進一步提升診斷靈敏度及特異度[4]。但筆者認為,從衛(wèi)生經濟學角度或臨床實際診療需要來看,聯合應用方案同臨床實際需求并不相符,故實驗室需充分依照臨床診療需求,明確相對適宜的MP IgM抗體檢測方法,實現檢測準確性及衛(wèi)生經濟學上的雙重價值。但本次研究尚存在一定局限性,在對間接凝集法檢測與磁微?;瘜W發(fā)光法兩種MP IgM抗體檢測方法準確度的對比研究后,并未深入討論MP IgM抗體陽性患兒在不同年齡階段、不同性別乃至不同季節(jié)發(fā)病率上的差異性,后續(xù)將進一步開展該方向的研究,為后續(xù)MP早期診療及預防工作提供數據參考。
綜上,間接凝集法檢測與磁微粒化學發(fā)光法在檢測MP IgM抗體中的準確率基本相當,但后者具備良好的精密性等優(yōu)勢,可滿足臨床診治疾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