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洪廷
殘荷,是大多數(shù)攝影人喜聞樂見的拍攝題材。然而,相比夏天的荷花,冬天的殘荷拍攝難度相對較大,本期話題就來分享一下怎樣拍攝殘荷。
布局原則是宜簡不宜繁。秋冬季節(jié)的荷塘,枯枝敗葉、雜亂無章,這對構圖是一個挑戰(zhàn)。在拍攝時要大膽取舍、刪繁就簡,避開雜亂無用的元素,尋找光影效果強烈或有趣的形狀進行構圖;切忌貪大求多,哪怕只拍一莖一葉,也要保持畫面的干凈簡潔。期間注意兩點:以荷葉為拍攝主體或者光影效果突出時,要以色彩表現(xiàn)為主;以莖稈為拍攝主體時,除了表現(xiàn)有趣的形狀外,還要突出它的線條美,簡潔的線條配合簡單的背景,在拍攝殘荷的構圖中是常用手法。
光影是攝影的靈魂。一般情況下,有陽光的早晨和傍晚比較適合拍攝。此時光線柔和,色溫較低,拍攝主體以暖色調呈現(xiàn),與冷色調水面陰影形成反差,光影效果強烈。另外,光線的角度也大有講究,順光拍攝,適合表現(xiàn)殘荷的形狀和色彩;逆光拍攝,適合表現(xiàn)殘荷的輪廓及夢幻效果;側光拍攝,適合表現(xiàn)殘荷的層次和質感;散射光拍攝,則適合黑白色調作品的創(chuàng)作。殘荷的拍攝時間很長,幾乎涵蓋整個秋冬季節(jié),不同的時間,殘荷在枯萎過程中會有不同的形態(tài),拍攝時,可根據荷塘的地理位置、天氣情況、光線的方向以及創(chuàng)作意圖靈活把握。
先說影調。通常,影調用高調、中調、低調來表述。一般來講,以天空和水面為背景的殘荷,或者畫面留白較多的構圖都適合用高調手法表現(xiàn);也可以將一些有光影效果的荷葉、莖稈、花朵、蓮蓬等主體拍成暗調照片,可先對主體進行點測光,然后通過降低曝光補償,將背景壓暗,使拍攝主體更加突出。
再說色調。色調有暖調、冷調、冷暖調、黑白調之分,暖調給人以歡快、熱情、溫馨之感;冷調則給人以凝重、冷靜、沉著之感;冷暖對比的色調,因色彩豐富,對比強烈,視覺沖擊力較強;黑白調也是拍殘荷的常用色調,黑白調對色彩沒有過多要求,強調簡潔的構圖及質感和意境的表達,黑白調的攝影作品往往對主題的表現(xiàn)更加豐富細膩,更有韻味。
一是可以利用霧天、雨雪天等特殊天氣營造意境,使拍攝主體呈現(xiàn)出若隱若現(xiàn)、虛實相間的藝術效果。另外,還可以利用鏡頭的透視原理以及變換拍攝角度等技術手段,拉大主體與背景之間的距離,強化虛實效果。二是注意點、線、面的合理布局。參照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布局要求進行構圖,會增強畫意效果。三是畫面留白。給畫面留出足夠的空間,是提升畫面意境的重要手段,它對于突出主體、營造想象空間、提升畫面意境至關重要。四是畫幅選擇。攝影構圖中,常用的畫幅形式有三種:橫畫幅、豎畫幅、中畫幅。不同的畫幅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視覺效果,要根據實際情況和畫面要求來選擇最恰當?shù)漠嫹问?,最大限度地表現(xiàn)畫面氛圍,提升畫面意境。五是題款。如果想創(chuàng)作一幅具有畫意效果的殘荷照片,在后期制作時根據照片內容為畫面題款鈐印,還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