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越峰
(昆山市城北中學 江蘇昆山 215300)
一位剛畢業(yè)孩子在給我的信中寫道:“作為您的一名學生,一個孩子,在我去往更廣闊的天地后,常會想起您的教誨與點悟,令我不無歡喜地想到青春中一個重要的人,給予失落的我自信,給予迷茫的我目標,給予成長的我一雙翅膀,讓我得以振翅翱翔給青春一個圓滿的答卷?!?/p>
我想這也許就是我們作為班主任在帶班時能夠始終充滿熱情與信念的原因吧。其實我們對最終的結(jié)果并沒有過多的要求,只是希望自己的一言一行是能夠給予孩子以正能量的,是能夠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幫助到他們的,哪怕是一絲一毫,特別是對那些所謂的“熊孩子”們。
甲同學的媽媽一大早給我打電話:“早上檢查孩子作業(yè),發(fā)現(xiàn)他什么都沒做,被我罵了一頓后,早飯都沒吃就出門上學了,請老師在學校進行批評教育?!蔽艺f要不要給孩子準備些吃的,媽媽還在氣頭之上說讓孩子餓著好了。言語之中對孩子有著一些抱怨和舍不掉的關心,她是一個單親媽媽,對孩子傾注了所有,青春期孩子逆反心理較重,難免會有恨鐵不成鋼的心情。
我去班級一看,孩子正在埋頭補作業(yè)。我把他喊了出來,說:“這杯米稀給你,你媽媽給我打電話說你沒吃早飯?!痹谖倚睦锼恢笔莻€好孩子,我有著我的堅持與希冀。關于作業(yè)未做的事情我只字未提,我相信他會有合理的解釋,而這個解釋我并不著急知道,我想讓他好好先吃個早飯更為重要。
課間和孩子聊起作業(yè)的事情,我少有批評,更多的是聊到了他對媽媽的重要性。放學后,孩子媽媽給我發(fā)來短信,大概意思是:孩子原本放學后就離家出走,不回家。現(xiàn)在回家和我說了對不起,也讓我再次感謝班主任的給的早飯,超級暖心。
后來,我又收到了甲同學的信,他寫道:“許是年輕的緣故,您有精力,有希冀,對一個您認為可能的好學生加以超越教師工作所限的教育,毫無疑問您成功了?!彼€說:“老師是大自然的畫家,在黑夜里拿出光輝四耀的畫板,在龐大的黑幕上點上一顆顆星星。我也許只是星空的一顆,但一定是閃爍的最歡快的那個。記得您在畫我的時候,畫了幾次都黯淡下去了,但您畫啊畫,終于把我畫了上去。夜深了,懷揣著對您的愛與尊敬合眼,會是個好夢,我堅信?!?/p>
他們是青春期的孩子,和同學鬧矛盾、和父母吵架,在學習上偷點懶都是正常的事情。作為一名班主任,我們盡力保證他們前進的大方向正確,即使他們偶爾開小差,也請對你的學生充滿希冀,并堅定的相信這一點。
這一年的9月1日,正好是周末,我正好需要接手一個全新的班級,一個傳說中有著“四大天王”的班級。我提前準備了各種墻貼和綠植,約上了“四大天王”中的兩位,一起在開學前的那天周末,一起布置教室,想著趁這個機會多了解他們,也側(cè)面多了解班級。
很多老師都說過這么一句話:“這些孩子,不看學習成績的話,還是蠻可愛的?!蔽液皝淼膬蓚€孩子很認真的布置著教室,完全看不出他們曾經(jīng)“聲名在外”。
當晚,其中一個孩子的媽媽給我發(fā)來信息,說孩子回家之后很開心,感覺新的班主任要重用他,他要好好表現(xiàn)。
第二天,班上學生就發(fā)現(xiàn)了教室的與眾不同,我和大家說,這是那兩個孩子的功勞,讓我們給予他們掌聲。
在這之后,我總會有挑選性地帶著幾個孩子,一起布置教室:圣誕節(jié)的窗貼、讀書角的綠化。一起準備驚喜:運動會或者兒童節(jié)時趁孩子們吃飯,在他們每人桌上放一瓶旺仔或者是一張印好的班級合影。一些與學習無關的,卻班級文化建設有關的活動,多帶著所謂的“熊孩子”一起參與,他們或許有很重的厭學心理,或許與學習無關的玩鬧想法他們也有也很多。但我發(fā)現(xiàn)很多時候他們對班級建設充滿熱情,而且認真負責。即使成績上不見起色,班主任也要努力發(fā)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
乙同學在班上并不受歡迎,他在課上喜歡發(fā)呆或者自說自話,在課間喜歡高聲喧嘩或者追逐打鬧,對于老師的批評反應不大,在大家心里他是一個不明事理、隨性而為的小孩子。他的“光榮事跡”我在接班之前便有所耳聞:爬上學校的樓頂、躺在教室前的走廊、去其他班級門口大喊大叫、帶著水果刀來學校,等等。
9月7日,我走進教室,乙同學一臉興奮的拿著物理作業(yè)本給我看,說他最近的物理作業(yè)分數(shù)越來越高,93、94、95、96,今天97分了。旁邊的同學告訴他那個是批改日期。他一臉驚訝,我也忍不住被他逗笑了,其實再“熊”的孩子也有很可愛的時候。
我會時常與他閑聊,有的沒的、有說有笑。慢慢了解他的想法,爭取理解他的做法,也爭取讓他在遇到問題時,不要沖動,找我商量解決辦法。
他今天又帶了水果刀來學校,不過與之前不同的是,他主動拿過來交給了我。我發(fā)現(xiàn)我并有生氣或者驚訝,我更好奇他的理由。我問他;“為什么帶水果刀?”他告訴我說:“他中午想吃火龍果?!闭娴氖且粋€很充分的理由。我讓他中午來我辦公室吃,還給了他一把勺子,吃起來方便。他吃得滿嘴都是紅紅的,這孩子真可愛,我那時又一次覺得。
我覺得他對老師的發(fā)火生氣可能已經(jīng)沒什么感覺,可他并不愿意讓我這個關系還不錯的“朋友”難過與難做。于是很多事情正常了很多,也簡單了很多。
多去了解“熊孩子”,多去理解他們所做的“熊事情”背后的原因,少一些批評與責備,我想他們這些已經(jīng)受夠了,多站在他們的角度去關心和照顧他們。多一些熱情與堅持。放假時,他們與我道別,不再是“老師再見”,而是變成了“老師,我會想你的?!蔽蚁脒@就是與“熊孩子”的相處之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