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延續(xù)與變革
        ——清代嘉峪關長城功能辨析

        2021-12-30 06:52:39
        關鍵詞:嘉峪關邊墻蒙古

        鄧 濤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 200240)

        嘉峪關是明清時期的長城雄關,連接甘肅和西域,是明清兩朝經略西北邊疆的重要支點。關于清代嘉峪關的功能及其戰(zhàn)略地位,以往有部分研究涉及。有文章研究涉及清前期嘉峪關的功能轉變;[1]有文章研究涉及清代嘉峪關以西地區(qū)的移民與城鎮(zhèn);[2]有文章研究涉及清人對嘉峪關區(qū)域屬性的認知;[3]有文章研究涉及嘉峪關在清朝西北絲綢之路中的地位。[4]綜觀以往研究,依然有以下研究空間:一是以往研究較少涉及清代嘉峪關長城的軍事功能以及清朝對嘉峪關的維修;二是以往研究較少涉及清代嘉峪關地區(qū)的內地和邊疆雙重屬性;三是關于清代嘉峪關在西北邊疆經略中地位的研究還有深化的空間。

        一、明清嘉峪關沿革及清人對嘉峪關的認知

        由于嘉峪關在明后期和清初時一度為中原王朝疆域的邊緣等原因,清人對嘉峪關及其周邊地區(qū)區(qū)域屬性的認知具有復雜性。

        (一)明清時期嘉峪關地位變遷

        洪武五年,明朝擊敗盤踞甘肅的北元勢力,統(tǒng)一河西走廊地區(qū),“以嘉峪關為限,姑置敦煌于度外焉”。[5]由于彼時北元勢力依然出沒在甘肅周邊地區(qū),明朝無力完全遏制,故相比漢唐和元朝,明代甘肅地區(qū)的流官體制有所內縮,在嘉峪關外實行羈縻衛(wèi)所制。永樂時,明朝曾在嘉峪關外的哈密設立衛(wèi)所,但并未在哈密長期駐軍。嘉靖時期,由于吐魯番東侵,明朝放棄了在嘉峪關外的經略,“諸番內徙,但以關為中外之巨防”,[6]明朝的西北邊疆正式內縮到嘉峪關一線,嘉峪關的軍事戰(zhàn)略地位提升。

        明清鼎革之后,清初嘉峪關以西地區(qū)依然為邊外地??滴醭?,隨著清代西北邊疆拓展和甘肅地區(qū)行政變革,嘉峪關地區(qū)戰(zhàn)略地位亦隨之發(fā)生變化。左宗棠曾評價,“竊維甘肅地處西北邊荒,舊隸陜西行省統(tǒng)轄,康熙年間拓地日廣……”,[7]即相比明朝和清初,康熙朝之后的甘肅轄區(qū)得到了擴展。具體如下:一是“康熙二年以陜西右布政使駐鞏昌,分領鞏昌等四府,五年改為甘肅布政使司,移治蘭州,是為省會”,[8]原先的甘肅右布政使逐步過渡為甘肅布政使,清代甘肅行省的版圖初步奠定,原明陜西布政司、陜西行都司、陜西都司部分區(qū)域得到整合??滴跛哪?,在全國的政區(qū)改革中,“鳳陽巡撫、寧夏巡撫、南贛巡撫俱裁去”,[9]而“以寧夏、平、慶裁歸甘屬”,[10]陜西布政司部分轄區(qū)劃歸甘肅,使得原明甘肅鎮(zhèn)和寧夏鎮(zhèn)合為一體,清代甘肅區(qū)劃雛形已現(xiàn)。在這個階段,嘉峪關是甘肅轄區(qū)的最西側,也是清朝疆域的最西側,依然是疆域的邊緣。二是康熙末年、雍正初時,隨著清朝開始經略嘉峪關以西地區(qū),甘肅轄區(qū)開始向西北延伸,沙州、瓜州故地納入清朝版圖。乾隆朝實現(xiàn)大一統(tǒng)之后,新疆東部府州縣在行政上受陜甘總督節(jié)制,亦受伊犁將軍和烏魯木齊都統(tǒng)統(tǒng)轄。這個階段,嘉峪關開始從疆域的邊緣轉變?yōu)榻虻母沟亍?/p>

        (二)清人對嘉峪關及其周邊地區(qū)區(qū)域屬性的復雜認知

        在清朝實現(xiàn)大一統(tǒng)之前,嘉峪關多被視為邊地與內地的分界線。如乾隆十三年,甘肅地方官員提到:“甘郡內地,糧價雖賤于安西……”[11]在地方官員看來,相比嘉峪關以東的州縣,嘉峪關以西甘肅安西地區(qū)并非內地,嘉峪關具有了界限邊地和內地的地位。隨著清朝西北邊疆的拓展,乾隆朝時,嘉峪關從清朝與漠西蒙古對峙的前沿變成了大一統(tǒng)后疆域的腹地,清朝君臣也越來越將嘉峪關視為內地?!肚宄墨I通考》評價清朝統(tǒng)一新疆后的嘉峪關“至嘉峪關左右已居腹地,又無俟多兵駐守”,[12]認為甘肅以西、以東皆為腹地。彼時,清朝君臣將嘉峪關視為內地或腹地較為普遍?!叮ü饩w)肅州新志》提到包括嘉峪關在內的肅州地區(qū),“本朝開辟新疆,遂為腹地”。[13]但是,清朝實現(xiàn)大一統(tǒng)之后,將嘉峪關視為邊地與內地分界線的情形也并不少見。如道光五年道光帝提到:“安西、玉門、敦煌等處設處關外,情形與內地不同……”[14]認為甘肅嘉峪關以西地區(qū)并非內地,嘉峪關以東地區(qū)為內地。林則徐被遣戍至新疆時路過了嘉峪關,他曾賦詩:“一騎才過即閉關,中原回首淚痕潸?!盵15]認為嘉峪關是中原和非中原的界限。清末時,魏光燾在詩中提到甘肅嘉峪關:“天然萬里中西界,獨立三邊縹緲樓。”[16]認為甘肅嘉峪關是中原和西域的界限。清末時,芬蘭探險家馬達漢曾在甘肅探查,提到時人對嘉峪關以東和以西地區(qū)的情感,認為長城并沒有失去象征意義,如果中國人遠行出嘉峪關,就會傷感,甚至潸然淚下。[17]

        清人將嘉峪關視之為邊地與內地的界限,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一是源于嘉峪關的歷史地位,即從明朝至清初,嘉峪關大部分時段是中原王朝西北邊境所在之處,是清朝疆域的邊緣。彼時,嘉峪關以西地區(qū)為藩部地帶,如“布隆吉爾、沙州原系蒙古地方”,[18]所以,在清朝統(tǒng)一嘉峪關以西地區(qū)之后也有人沿襲此前說法和印象,將關外視為邊地或邊疆。二是源于嘉峪關自身的形制特點。即嘉峪關除了關城,還有蜿蜒的邊墻,清人經嘉峪關前往安西或者新疆,需要在嘉峪關接受官兵的盤查,是直省民人出邊至安西或新疆的最后一道關禁,因此造成部分清人將出邊、出關視為離開內地。三是源于嘉峪關以西地區(qū)的地理風貌特征。嘉峪關以東地區(qū)為河西走廊,農耕文明已經在此扎根多年,人煙相對較多,農耕相對發(fā)達,而嘉峪關以西的“安西、玉門頗多沙瘠”,[19]地理相對荒蕪,部分地段除了稀疏的驛站,大多百里無人煙,造成清人出關后陷入一種對異域的陌生感,進而造成他們將嘉峪關以西地區(qū)視為邊地。四是源于嘉峪關以西地區(qū)流官體制扎根較晚。在清朝統(tǒng)一新疆之前,嘉峪關以西地區(qū)雖然設有衛(wèi)所,但府州縣體制尚未扎根。清朝統(tǒng)一新疆之后,雖然在嘉峪關以西地區(qū)逐步實行了府州縣體制,但總體來說,安西地區(qū)的府州縣相比內地分布更為分散,在行政建置和城市建設上同嘉峪關以東地區(qū)差異較大。

        二、清代嘉峪關長城依然發(fā)揮著一定的軍事功能

        關于長城的定義,學界有不同的看法,本文所采用的定義為:長城是指連續(xù)性的墻體(包含關城),[20]不包括長城周邊的營堡、墩臺等設施。明代長城建設同北邊局勢密切相關,明清史料中多將長城稱為“邊墻”,即“猶長城之遺,而諱其名耳”,[21]故下文主要以“邊墻”一詞指代長城。早在明初洪武朝時,明朝便十分重視北平以北隘口的防御,此后又經歷諸朝,到嘉靖朝時,東自鴨綠江西至嘉峪關的明長城基本成形,主要防御對象為韃靼、瓦剌、吐魯番等。明清鼎革之后,由于清朝在入關前統(tǒng)一了漠南蒙古即明代韃靼部一部分,故學界多認為清朝不修長城或無修長城的必要。這一論斷總體是對的,康熙帝在漠北蒙古歸附清朝之后曾提到:“昔秦興土石之工修筑長城,我朝施恩于喀爾喀,使之防備朔方,較長城更為堅固也?!盵22]綜觀整個清代,清朝確實基本不新修長城,但是并不代表不維修長城。明清鼎革之后,清初藩部地區(qū)特別是青海蒙古對甘肅的威脅依然存在,故清廷曾通過修筑邊墻的方式,防御青海蒙古??滴跷迥?,青海蒙古“蜂屯祁連山,縱牧內地大草灘”,[23]對甘肅地區(qū)造成了直接威脅。因此,甘肅地方“修筑邊墻,首扁都口西水關,至嘉峪關止”,[24]通過維修扁都口至嘉峪關的邊墻來隔絕青海蒙古。有研究提到,清初“清朝高度警惕,加固了西水關至嘉峪關一段的邊墻”。[25]但結合此后的相關史料可知,彼時清朝對扁都口至嘉峪關邊墻的維修相對有限,原因是“但既絀于費用,復又艱于工資”。[26]

        康熙二十九年,清朝同漠西蒙古在距離北京幾百公里的烏蘭布通草原爆發(fā)大戰(zhàn)。此后,噶爾丹雖然兵敗退居漠北,但依然不時威脅清朝的漠南和甘肅地區(qū),因此,康熙三十三年,康熙帝命川陜總督佛倫巡視陜西和甘肅地區(qū)的邊墻。之后,佛倫上奏提到:“陜西自肅鎮(zhèn)嘉峪關北邊,以至寧夏賀蘭山起處,俱系土筑邊墻……請于明年漸次修補?!盵27]為應對漠西蒙古的潛在威脅,清廷決定對包括嘉峪關地區(qū)在內的邊墻進行分步維修,其原因即如相關研究所言:“朔漠每有軍情,長城畢竟是一道現(xiàn)成的屏障?!盵28]清前期,清朝對嘉峪關邊墻的維修是常態(tài)化的,《(光緒)肅州新志》記載清朝對嘉峪關的維修,“順治、康熙以來,時加修葺”。[29]

        清末同治朝時,陜甘和新疆地區(qū)爆發(fā)了反清事件,而嘉峪關成為清朝隔絕新疆起事軍和甘肅起事軍的建筑依托,也因此遭到了戰(zhàn)爭的破壞?!叮ü饩w)肅州新志》記載:“同治四年,逆回叛亂,關門不啟,往來游賊,致毀邊墻而入,今軍旅肅清,長城缺口完繕如故。”[30]由于嘉峪關邊墻成為阻礙回民起事軍的建筑,故邊墻被毀。清朝在恢復甘肅地區(qū)的秩序之后,同治十三年,左宗棠提到:“嘉峪關附近邊墻坍圮甚多……嘉峪雄鎮(zhèn),最為西路第一要隘,當此關隴全境肅清,本應及時補修完好。”[31]從此段論述可知,同治朝西北動亂之后,嘉峪關長城損毀頗多,雖然清朝彼時修復嘉峪關長城有便于盤詰行旅、稽查稅務的目的,但強調“當此關隴全境肅清”這一特殊時段,反映了維修嘉峪關長城亦有存續(xù)其軍事功用的目的。光緒時,清朝同俄國交涉伊犁事宜,張之洞主張對俄強硬,提到“俄人雖五戰(zhàn)不能越嘉峪關……終不至掣動全局”,[32]亦將甘肅嘉峪關視為保衛(wèi)內地直省的首要戰(zhàn)略要地。

        三、清代嘉峪關長城是融合內地和邊疆的紐帶

        除了軍事功能,我們也要看到,清代嘉峪關的非軍事功能是居于主要地位的。隨著民人經嘉峪關出口至安西和新疆定居,嘉峪關越來越具有融合直省和藩部的象征意義。

        (一)清廷總體鼓勵民人由嘉峪關出邊謀生

        清代時,清朝在蒙古、東北等區(qū)域總體實行封禁政策,對不同族群實行分割式管理,以維護自身統(tǒng)治,但清代移民經由嘉峪關遷往新疆是持續(xù)的,嘉峪關長城不是民族之間的絕對界限,而是融合與交流的紐帶。

        甘肅嘉峪關以西的安西地區(qū),“本朝初,為邊外地”,[33]人煙罕見??滴鹾笃冢瑸閼獙δ髅晒磐{,清朝開始組織兵民赴安西地區(qū)屯墾??滴跷迨迥?,針對此前一年漠西蒙古侵擾哈密事宜,清朝開始打造嘉峪關至哈密一線的軍事防線。在關外駐軍,首先需要解決的便是軍糧供應問題,因此,當年清朝規(guī)定:“自嘉峪關至達里圖,可耕之地尚多,肅州之北口外金塔寺地方,亦可耕種,應遍行踏勘,募民耕種……俟收獲之后,人民漸集,酌立衛(wèi)所?!盵34]邊外民人的聚集是清朝在邊外設立衛(wèi)所等建制的重要前提??滴跄┠陼r,甘肅嘉峪關外“赤金衛(wèi)、柳溝所等處,曾募人種地”。[35]雍正初時,清朝又命駐扎嘉峪關外的綠營余丁在安西領地耕種,官給耕牛及種子。雍正二年,撫遠大將軍年羹堯上奏提到:“肅州之西桃賚河、常馬爾鄂敦他拉等處俱膏腴之地,應令民人耕種[36]”。雍正四年,清朝以敦煌地區(qū)“人煙甚稀,不成村落,乃招甘肅皋蘭等縣物業(yè)窮民兩千四百戶開墾屯種”[37],組織甘肅民人向嘉峪關以西沙州地區(qū)遷徙。雍正七年時,甘肅嘉峪關外安西、沙州的等地,“屯墾民戶今年到者統(tǒng)計共有二千四百零五戶,屯種既廣,樹藝益繁”。[38]

        清朝大一統(tǒng)之后,陜甘總督文綬奏請改革嘉峪關的關禁政策,提到“應請每日晨開酉閉,以便農民商賈前往關外,廣辟田疇也”,[39]鼓勵民人赴關外和新疆開墾田地。同時,彼時出關手續(xù)也開始簡化,文綬提到此前嘉峪關關禁稽查較嚴,“不免守候稽延之累”,[40]因此建議“進關者仍行盤詰,出關者聽其前往”,[41]只有這樣才能引導農民前往關外屯住。此后,該議得到批準。嘉慶時,全國范圍內的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特別是甘肅地區(qū),土地貧瘠,“小民口食維艱……”,[42]清朝曾制定措施鼓勵甘肅民人出口謀生,即“莫若勸令貧民出口覓食……或地方官量為佽。[43]彼時,清朝對于甘肅民人出邊特別是向西赴安西和新疆謀生是不反對的,甚至制定政策鼓勵出邊謀生,促進了甘肅人口向嘉峪關外流動。《長城外的中國西部地區(qū)》一書提到清朝統(tǒng)一新疆后不久,新疆地區(qū)就有不少定居的甘肅人了[44]。

        (二)嘉峪關內外行政體制的一體化

        隨著民人出關在嘉峪關以西地區(qū)屯種定居,為清朝在嘉峪關以西地區(qū)設治奠定了基礎。康熙三十六年,清朝統(tǒng)一哈密回部,從嘉峪關至哈密一線實際上為清朝的疆域范圍,但彼時清朝尚未在該區(qū)域設治??滴跷迨哪?,漠西蒙古侵襲哈密,康熙五十六年,漠西蒙古侵占西藏。由于嘉峪關以西地區(qū)為漠西蒙古通向青海蒙古和西藏的要道之一,因此清初為應對漠西蒙古的威脅,開始關注嘉峪關以西地區(qū)的防御和治理,即“厄酋作逆,出師征討,嘉峪關外漸加修復”。[45]明朝經略關西七衛(wèi),也有應對蒙古的目的,即如《甘肅通史·明清卷》一書所言:“明朝設立關西七衛(wèi)的主要目的就是隔絕蒙古和西番,拱衛(wèi)西北邊疆……。”[46]

        康熙五十七年,清朝在嘉峪關以西地區(qū)“置靖逆衛(wèi)及赤金衛(wèi),兼設同知……又置柳溝所,兼設通判治之”,[47]流官衛(wèi)所體制開始突破嘉峪關,深入到嘉峪關以西的藩部地帶。雍正二年,清朝在布隆吉爾地方置安西衛(wèi),并設安西鎮(zhèn)總兵官和同知;雍正四年增置沙州衛(wèi)并升柳溝所為衛(wèi);雍正五年,升赤金所為衛(wèi)。明朝在嘉峪關以西雖然設立了衛(wèi)所,但未長期駐軍,且衛(wèi)所官員多為藩部首領,衛(wèi)所的羈縻特點較為明顯。清朝在這些地方恢復衛(wèi)所,但設有同知管理,且衛(wèi)所下的人民多為關內移民,行政體制同清初的甘肅實土衛(wèi)所十分相似,不具有羈縻特征?!叮ü饩w)肅州新志》記載了康熙后期至雍正朝嘉峪關外衛(wèi)所的設置,“嘉峪關外西邊鄙之地及敦煌全郡,漸次開屯設衛(wèi)……”。[48]清乾隆朝實現(xiàn)大一統(tǒng)之后,安西地區(qū)的衛(wèi)所陸續(xù)改革為府州縣,如乾隆二十五年,“以西域平定,裁衛(wèi)所……以沙州衛(wèi)置敦煌縣”,[49]標志著嘉峪關以東和以西地區(qū)在行政體制上的日益均質化。

        四、清代嘉峪關是溝通直省和西域的交通樞紐

        《西域圖志》提到嘉峪關是“西域新疆門戶”[50],認為嘉峪關的地理交通地位重要。

        (一)藩部通過嘉峪關與內地驛站連為一體

        甘肅是清朝直省連接新疆的交通要道,也是人員、物資的中轉地,亦是清朝驛站的重要節(jié)點。乾隆朝時,甘肅通往內地直省的交通線,一是經由陜西、寧夏至甘肅,二是經由陜西直接往甘肅,[51]但二兩路均在嘉峪關匯合,為直省驛站體系的端點或終點,體現(xiàn)了嘉峪關的交通地位。清朝也因戰(zhàn)事需要,一度在甘肅臨時新增軍塘,嘉峪關則是軍塘的重要節(jié)點。如乾隆十九年清朝出兵漠西蒙古之時,“因西域軍務,甘省口內自肅州至寧夏之花馬池,安設正、腰站七十六塘”,[52]嘉峪關為起點。道光四年時,清廷同新疆的奏折和寄信往來,皆通過軍站,分南北兩路,其中西路從北京昌平軍站起,經過山西天鎮(zhèn)、陜西榆林、寧夏花馬池,出嘉峪關。清末時,清朝常設的軍報站主要分為兩路,一路經張家口出邊接阿爾泰軍臺,為北路,一路沿山西、陜西、甘肅至嘉峪關,“接軍塘,以達西路文報”,[53]即內地驛站與關外至新疆的軍塘在嘉峪關過渡和切換。

        此外,嘉峪關亦是清朝在關外后勤補給的重要起點。從清朝收復新疆的角度看,嘉峪關是清朝后勤補給線的重要一環(huán)。同治十一年,清朝在籌備出關進軍嘉峪關以西和新疆時提到:“將來出關,數(shù)千里長途……出關后軍食如何設措,餉運如何疏通?!盵54]因此命左宗棠籌備自嘉峪關至新疆用兵前線的后勤供應線。

        (二)清末新政中嘉峪關交通地位重要

        光緒十五年,陜甘總督上奏提道:“擬設西安至嘉峪關陸路電線,以速邊報。”[55]并得到清朝批準。清朝修建經由嘉峪關的電線,主要是出于經略新疆的目的,即“將來接至新疆,則東西萬里一律靈通”。[56]清末時人曾提到甘肅嘉峪關在清朝經略新疆上的重要交通地位,認為俄國鐵路逐漸向東延伸,出兵新疆相比清朝從嘉峪關調兵更快,“一旦新疆有事,華兵雖強,遲不敵速”,[57]因此,主張修建從嘉峪關到新疆的鐵路,以鞏固西北邊疆。盡管通往新疆的鐵路當時并未實現(xiàn),但反映了時人對嘉峪關交通地位的關注。就清朝修建鐵路的動機而言,“約分為二,內地則計懋遷,邊地則重征調”,[58]即修建通往邊疆的鐵路主要是為了鞏固邊陲。彼時由嘉峪關往新疆的鐵路并未建成,但光緒朝時內地經由甘肅嘉峪關通往新疆的電報線路成功架設,使得清朝對邊疆地區(qū)的管理和經略能力增強,有研究認為隨著經由嘉峪關的甘肅至新疆電報線路的開通,“甘肅遂成為西北的通訊樞紐”。[59]

        五、嘉峪關是清朝管理西北朝貢貿易的依托

        基于嘉峪關的重要交通地位,嘉峪關成為清朝管理朝貢貿易的重要區(qū)域。

        (一)嘉峪關在清代朝貢管理上地位重要

        康熙朝前期人梁份曾評價嘉峪關在明末和清初西北朝貢貿易中地位,“關則嘉峪,通西域貢道,順則以賓來庭,逆則以絕交關路”。[60]早在明朝時,明朝即將嘉峪關作為管理西北朝貢貿易的依托,而梁份生活的時代,清朝尚未統(tǒng)一青海蒙古、哈密以及新疆,西北藩部入京朝貢皆需經嘉峪關并在嘉峪關接受檢查。如順治十三年,清朝下諭給吐魯番時提到:“著五年一次來貢,進貢人員入關不得過百人?!盵61]甘肅地方需在嘉峪關查核貢使人數(shù)。

        據(jù)《大清會典事例》記載,清朝中后期,外國部落如哈薩克、浩罕、巴達克山等部皆同清朝建立了朝貢關系,[62]而這些貢使赴京,多經由甘肅嘉峪關?!肚宄墨I通考》記載,漠南蒙古科爾沁、扎賚特等部的貢道從山海關出入,土默特、喀喇沁等部的貢道自喜峰口出入,而西域哈密、吐魯番、南疆喀什噶爾、葉爾羌、和闐的貢道,從嘉峪關出入。此外,中亞的巴達克山、哈薩克、安集延等部落,“貢罽刀、馬匹,或三年或間年,貢無定期,貢道由嘉峪關。”[63]可見,雖然清代長城關口皆有迎接和查核貢使的功能,但相比張家口、山海關等長城關口,嘉峪關所接待的藩部和外國更多,任務更為繁重,是清朝管理西北藩部和外國貿易的首要地區(qū)。

        (二)嘉峪關與清朝西北互市貿易

        在大一統(tǒng)前,互市貿易有助于維持清朝同藩部之間的關系;在大一統(tǒng)后,有助于促進疆域范圍內民族交易市場的形成。有研究認為清代時,“昔日浴血廝殺的長城關口易為熙熙攘攘的貿易市場”。[64]

        一是嘉峪關本身為貿易征稅或盤查之所。乾隆二十年,清朝擊敗達瓦齊、統(tǒng)一漠西蒙古之后,下令允許商人直接同漠西蒙古貿易,“于哈密以東之布隆吉地方,招集商賈同通事評定物價,于嘉峪關盤驗稽查,量定稅則抽稅”,[65]嘉峪關有征收互市貨物稅的功能。此外,由于“嘉峪關為內外往來咽喉,盤詰最易”,[66]故該關是清朝查禁違禁貿易品的依托。乾隆后期,沙俄在恰克圖不時同清朝產生糾紛,乾隆五十四年,清朝決定通過限制同俄國的大黃貿易以“制俄”,規(guī)定“嗣后大黃一種……即陜甘兩省,亦只當于嘉峪關、榆林等處,加意查察”,[67]嘉峪關是清朝查禁大黃貿易的依托。

        二是嘉峪關是進行互市貿易的依托。雍正初和乾隆初,皆為清朝同漠西蒙古關系相對緩和之時,也是互市貿易頻繁之時。乾隆四年,清朝初步規(guī)定了漠西蒙古熬茶使者赴藏路線,即“由橋灣一路進嘉峪關,從肅州、甘、涼經莊浪出西寧口”,[68]嘉峪關是漠西蒙古使者的必經之處,而嘉峪關所在的肅州成為互市貿易之所。漠西蒙古進貢使者在經嘉峪關在肅州貿易,雖非常制,但清朝一再破例允許,原因便是“進貢夷人所帶牲畜貨物,準其赴肅交易者,實由柔懷遠人、恩施格外”。[69]乾隆十一年,清朝規(guī)定了漠西蒙古赴肅州的貿易流程,使者抵達哈密后,“馬駝貨物先令起行赴肅,其牛羊暫留卡外牧放”,[70]由哈密綠營護送監(jiān)督,之后可分幾個方案,其中即包括漠西蒙古使者的貨物提前在哈密議定價格,由肅州綠營“領商出口迎收”,[71]或是先不必確定貿易價格,由肅州商人“親自出口議價”,[72]此兩種方案,嘉峪關外的近邊地區(qū)在互市貿易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結 語

        從以上論述可知,清朝統(tǒng)一漠西蒙古之前,嘉峪關及其周邊邊墻的軍事防御功能并未完全喪失,反而隨著漠西蒙古的崛起及其勢力抵達嘉峪關邊外地區(qū),嘉峪關及其周邊邊墻成為清朝御控漠西蒙古的前沿區(qū)域。清朝實現(xiàn)大一統(tǒng)之后,嘉峪關的軍事功能逐步喪失,但是清末西北動亂之時,嘉峪關及其周邊邊墻遭遇了兵燹,嘉峪關長城的軍事防御功能再次凸顯。同時,我們應當看到,清代嘉峪關長城的非軍事功能是占主要地位的。隨著嘉峪關以西地區(qū)逐步納入清朝統(tǒng)治,隨著直省民人相繼出嘉峪關赴安西和新疆地區(qū)謀生定居,嘉峪關越來越起到融合內地和邊疆的作用。為經略安西和新疆,清朝在嘉峪關的關禁管理上提供各種便利,促進直省民人赴邊外開墾謀生。同時,清代嘉峪關是內地驛站系統(tǒng)與邊疆臺站系統(tǒng)的交接點,是內地通往新疆的要道。清末時,清朝亦十分重視經由嘉峪關通往新疆的電線及交通建設。此外,嘉峪關是清朝管理西北藩部及外國朝貢使者的首要之區(qū),是清朝管理內地同新疆貿易的依托,一方面清朝在嘉峪關征收相應的貿易稅,另一方面,嘉峪關邊外近邊地區(qū)是清朝同藩部互市貿易的重要場域。清代嘉峪關的多元功能反映了隨著清朝大一統(tǒng)局面的鞏固,直省邊緣地區(qū)日益成為融合直省與藩部的紐帶。

        猜你喜歡
        嘉峪關邊墻蒙古
        嘉峪關丹霞地貌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
        散文(2022年1期)2022-03-03 09:34:04
        跌坎式底流消力池邊墻突擴寬度對池長的影響研究
        蒙古靴
        河谷地形對面板混凝土堆石壩邊墻施工期擠壓形變規(guī)律的有限元分析研究
        《雲(yún)使》在蒙古
        單線鐵路隧道仰拱、矮邊墻快速施工技術
        首屆絲路天使總決賽在嘉峪關舉行
        伙伴(2018年7期)2018-05-14 14:19:33
        小學生作文(低年級適用)(2018年4期)2018-05-14 06:21:21
        蒙古香
        草原歌聲(2017年1期)2017-04-23 05:08:53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 摸进她的内裤里疯狂揉她动图视频| 黄网站欧美内射|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特级毛片a级毛片在线播放www| 麻豆精品网站国产乱子伦|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免费公开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网|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免费| 国产免国产免费| 国内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影院94| 亚洲综合av一区在线| 久青草影院在线观看国产| 日韩精品无码视频一区二区蜜桃| 亚洲国际无码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五月久久婷热|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 97久久超碰国产精品旧版| 国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av天堂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国产小视频在线看不卡| 乱人伦中文无码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自拍偷拍| 亚洲一区二区视频蜜桃| 国产精品主播在线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国产a毛片久久久av| 国产98色在线 | 国产| 亚洲久热无码av中文字幕| 高清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内自拍愉拍免费观看| 欧美野外疯狂做受xxxx高潮| 最新欧美一级视频| 日韩麻豆视频在线观看| 69一区二三区好的精华| 成年女人A级毛片免| 亚洲中文乱码在线视频| 欧美综合天天夜夜久久| h国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