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鴻玉
(福建省泉州市城東中學 福建泉州 362000)
在新課改理念指導下的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基礎知識學習情況,更要深挖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讓學生形成科學觀念,具備創(chuàng)新意識、實踐能力,以為他們日后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第一,以傳統(tǒng)教學理念為指導。素質教育理念已經推行了很多年,但面對高考,很多教師和學生都以分數為標準。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前進,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早已發(fā)生了變化,成績并非衡量人的唯一標準。只有樹立“立德樹人”的教學任務,才能為社會培養(yǎng)出德才兼?zhèn)涞男聲r代人才。第二,無法實現與信息技術的結合。以往的生物課堂以教師講、學生被動聽為主,雖然教師也采用觀察法和實驗法開展教學,但次數有限。在這樣的教學課堂中,學生全程不能參與其中,最終只會降低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第三,忽視學生生物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以往的生物課堂以單向灌輸為主,學生在框定的框架內開展學習,不僅無法取得既定的教學效果還會抑制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另外,在生物學習課堂中,教師很少開展拓展和延伸,進而形成了知識閉環(huán),以高中生自己的能力打破是無法實現的,進而抑制了學生的發(fā)展。
現代化教學理念明確了培養(yǎng)高中生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教師只有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善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才能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才能喚醒學生的探究欲望,才能助力學生科學探究素養(yǎng)的發(fā)展[1]。基于此,文章從如下幾個方面論述了信息化背景下培養(yǎng)高中生科學探究素養(yǎng)的策略:
CAI是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簡稱,是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學的一種有效方式。首先,多媒體課件具有圖文、音視頻優(yōu)勢,可以為學生構建輕松、自由的探究環(huán)境。比如在音樂的配合下,展現生物學家的探究歷程,他們夜以繼日、不怕困難度的探究經歷深深感染、打動著學生,可以讓學生產生心靈的共鳴,可以為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CAI軟件在展現生物情境的時候可以突破靜態(tài)模式的限制,可以喚醒學生的探究欲望。比如在“細胞器—系統(tǒng)內的分工合作”這一知識點教學中,通過運用多媒體展示,可以將細胞與細胞器結構清晰的展現出來,可以最大限度的調動起學生的探究欲望,進而為學生科學探究素養(yǎng)的形成奠定堅實的基礎。
①對生命發(fā)生過程的探究
利用生物實驗觀察生命過程和狀態(tài)存在時間短、觀察不能持續(xù)的缺點。而利用網絡教室則可以彌補傳統(tǒng)教學的不足,可以將生理變化的整個過程顯示出來,而且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比如在探究光合作用、減數分裂、動植物細胞的過程中,如若要想讓學生真正的把握住這部分知識,教師就要利用多媒體將其生理變化動態(tài)的展現出來,以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實現學生靈活應用知識的最終目的。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可以實現文字信息的圖片化,可以實現靜態(tài)知識的動態(tài)化發(fā)展,可以有效提升高中生物教學效率,以推動高中生物教學的有序開展[2]。
②開展創(chuàng)造性的探究
21世紀是信息化時代,同樣是知識經濟時代。當前國際競爭的源頭在人才,創(chuàng)新能力是一個人綜合素養(yǎng)的體現。鼓舞學生開展探究,可以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以往的生物實驗教學,受到多方因素的限制無法有序的開展,而網絡教室通過仿真生物實驗平臺可以為學生構建客觀存在的世界,大大提升了實驗的靈活性。比如在“鹽酸的作用”的生物實驗探究中,教師可以在生物實驗平臺為學生推薦燒杯、溫度計、滴管、鐵架臺、火柴、石棉網等實驗器材,學生會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器材,并開展自主實驗設計。通過這樣的實驗探究,提升了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互聯網具有知識豐富、交互方便的優(yōu)點,當前互聯網正在以迅猛之勢滲透于社會的各個行業(yè)和領域?;谶@一現實背景,教師要善用互聯網開展生物教學,通過組織生物教學活動,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比如在學習“現代生物進化論”這一章節(jié)知識點的時候,教師便可以利用互聯網開展教學,首先引導學生在課前收集生物進化的素材和實例,然后在教學課堂讓學生結合自己找到的資料談一談達爾文進化論發(fā)展的過程,最后讓學生通過交流與合作用生物進化論分析其他事物的發(fā)展。在這一教學過程中,不僅提升了學生的信息整合能力,而且發(fā)散了學生的思維,并達到了培養(yǎng)高中生科學探究能力的要求。在信息技術不斷發(fā)展的今天,教學方式也呈現多樣化的發(fā)展趨勢,教師只有有效利用,才能推動生物教學的有序開展,才能讓學生取得更大的進步。
綜上所述,新時代的教育并非單純的開展知識教學,更要注重人各項能力的發(fā)展,這才是教育的本質。在信息技術引領下的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只有明確“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目標,積極探尋信息技術和教學的契合點,才能在教師的不斷引導下提升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才能為國家和社會輸出更多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