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永良
案例:1997年9月1日,夏某轉入某市第三中學就讀。1998年1月5日上午,夏某在課堂上因低頭看課外書,未認真聽講,被授課教師劉某當場體罰。寒假結束后,夏某便棄學在家。1999年4月,夏某因存在少語、沖動等失常行為,被父母送往市精神病醫(yī)院接受治療。病歷中關于病程和可能發(fā)病原因的記載為:病員性格內向,曾經轉學一次,無法適應新環(huán)境,影響了學習成績,進而導致部分科任教師對其不夠關注,甚至有個別科任教師因其上課不認真聽講,對其進行了體罰;病員的父母希望病員能夠成才。1999年8月,夏某的父母找到市第三中學,要求學校承擔全部侵權賠償責任,卻未能如愿。1999年9月,夏某的父母將市第三中學起訴到區(qū)人民法院,請求區(qū)人民法院判決學校承擔全部侵權賠償責任。起訴前,夏某的父母委托B鑒定中心對夏某的病因進行鑒定,鑒定結論為:夏某是在被體罰后,患上精神分裂癥,至今仍處于精神病態(tài)中。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市第三中學申請對夏某的病因重新進行鑒定。雙方當事人共同委托C鑒定中心對夏某的病因進行鑒定,鑒定結論為:夏某患上精神分裂癥,病情遷延不愈,其所患疾病與被體罰之間不具有必然的因果關系。區(qū)人民法院采信了B鑒定中心作出的鑒定結論,判決市第三中學承擔全部侵權賠償責任。因不服一審判決,市第三中學向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在對案件審理后,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B、C兩家鑒定中心作出的鑒定結論不全面、不客觀,不予采信;劉某的體罰行為是導致夏某患上精神分裂癥的一個重要原因,兩者之間具有因果關系,故劉某應當承擔一定的民事侵權責任;劉某的體罰行為應被認定為職務行為,依法應由市第三中學對外承擔侵權賠償責任。市中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市第三中學承擔40%的侵權賠償責任。
分析:本案中,有幾個法律問題,需要加以分析:
1.市中級人民法院沒有采信B鑒定中心作出的鑒定結論,是認為該鑒定結論的判定是不全面的。本案中,區(qū)人民法院采信了B鑒定中心作出的鑒定結論,判決市第三中學承擔全部侵權賠償責任,表明區(qū)人民法院認為,劉某的體罰行為是導致夏某患上精神分裂癥的唯一原因。實際上,盡管被體罰當天,夏某的身體健康沒有受到損害,但從夏某的病例來看,被體罰確實對夏某造成了心理傷害。受性格內向、部分科任教師不關注、父母期望值較高等因素影響,夏某產生了自卑心理,加之夏某因被體罰而陷入了抑郁情緒中,進而患上了精神分裂癥。由此可見,性格內向、部分科任教師不關注、父母期望值較高等共同作用導致夏某患上了精神分裂癥。區(qū)人民法院采信了B鑒定中心作出的鑒定結論。區(qū)人民法院認為,劉某的體罰行為是導致夏某患上精神分裂癥的唯一原因,而沒有將性格內向、部分科任教師不關注、父母期望值較高等作為導致夏某患上精神分裂癥的誘因,是不全面的。市中級人民法院沒有采信B鑒定中心作出的鑒定結論,且認為區(qū)人民法院采信了B鑒定中心作出的鑒定結論,判決市第三中學承擔全部侵權賠償責任是錯誤的。因此,市中級人民法院終審對一審判決進行了改判。
2.市中級人民法院沒有采信C鑒定中心作出的鑒定結論,是認為該鑒定結論的判定是不客觀的。本案中,C鑒定中心作出的鑒定結論為:夏某患上精神分裂癥,病情遷延不愈,其所患疾病與被體罰之間不具有必然的因果關系。也就是說,C鑒定中心認定夏某患上精神分裂癥與被體罰之間不具有法律上的因果關系。事實上,夏某患上精神分裂癥呈現(xiàn)兩大特征。一是時間長。夏某從飽受精神折磨到患上精神分裂癥,經過了較長的時間。二是原因多。夏某受性格內向、部分科任教師不關注、父母期望值較高等影響,患上了精神分裂癥。C鑒定中心作出的鑒定結論,雖然明確了夏某患上精神分裂癥需要經過較長的時間,但是忽視了多個原因共同作用,才導致夏某患上了精神分裂癥。C鑒定中心在否定被體罰這一原因時,也沒有考慮其他原因。體罰是對學生身體健康權的侵犯,在沒有直接對學生身體健康造成傷害時,一般不會造成嚴重后果。而在課堂上,教師體罰學生不僅會侵犯學生的身體健康權,還會對學生造成心理傷害,使學生的自尊心受到打擊,極有可能讓學生陷入抑郁情緒中,進而導致學生患上精神分裂癥。本案中,夏某患上精神分裂癥,就屬于這種情況。因此,市中級人民法院沒有采信C鑒定中心作出的鑒定結論,且認為該鑒定結論的判定是不客觀的。
3.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劉某的體罰行為是導致夏某患上精神分裂癥的一個重要原因,兩者之間具有因果關系,是符合客觀實際的。本案中,劉某的體罰行為對夏某造成了心理傷害。一是寒假結束后,夏某便棄學在家,不愿去學校。二是夏某存在少語、沖動等失常行為。由此可見,由于夏某的心理負擔較重,以致其患上精神分裂癥,并被B、C兩家鑒定中心作出的鑒定結論給予認定。從夏某被體罰到夏某棄學在家,再到夏某患上精神分裂癥,是由多個原因共同作用導致的。這些原因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自身原因,即夏某性格內向,在被體罰后,表現(xiàn)得更為明顯;另一類是其他原因,即部分科任教師不關注、父母期望值較高等。在這些原因中,自身原因是內因,其他原因是外因。夏某患上精神分裂癥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內因是夏某患上精神分裂癥的根據,它決定著夏某患上精神分裂癥的基本趨向。外因是夏某患上精神分裂癥的條件,它對夏某患上精神分裂癥起到加速作用。外因必須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劉某的體罰行為是導致夏某患上精神分裂癥的一個重要原因。然而,仍然有多個原因共同作用導致夏某患上精神分裂癥,如部分科任教師不關注、父母期望值較高等。按照原因對結果產生的作用力大小來說,劉某的體罰行為這一原因的作用力要小于部分科任教師不關注、父母期望值較高等多個原因共同產生的作用力。為此,劉某應當承擔一定的民事侵權責任。劉某的體罰行為是其履行職務行為造成的后果。市第三中學應當代替劉某對外承擔侵權賠償責任。因此,市中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市第三中學承擔40%的侵權賠償責任,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