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婷婷(天津市兒童醫(yī)院,天津 300074)
在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中,“以患者為中心”現(xiàn)代護理模式,隨著醫(yī)學模式的轉變,逐漸取代傳統(tǒng)的護理模式[1]。一些進行日間手術的患兒,因為術前感覺緊張,存在極大的心理壓力,所以通過舒適護理的方式,能夠降低和縮短不愉快程度,在社會、精神、生理、心理上達到最愉快狀態(tài)[2]。舒適護理能夠減輕患者身心痛苦,進行人文關懷和個性化護理。但是在外科手術中,會有各種未知因素的存在,對日間手術患兒的身心產(chǎn)生影響[3]。選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100例日間手術患兒進行對比研究,探討日間手術患兒舒適護理的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日間手術患兒共10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觀察組中男26例、女24例;年齡1~14(7.5±1.3)歲;病程1~5(2.5±0.3)個月。對照組中男28例、女22例;年齡1~13(7.9±1.2)歲;病程1~5(2.7±0.2)個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資料詳細;有良好依從性;具備手術條件;符合日間手術相關疾病診斷標準。經(jīng)倫理審核,患兒家長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免疫功能嚴重低下;合并精神疾?。簧w征不穩(wěn)定;臨床資料不全;耐受能力較差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傳統(tǒng)護理方法。全面了解患兒手術信息,密切監(jiān)測其生命體征等情況。
1.3.2 觀察組 舒適護理方案。(1)術前:叮囑家長避免手術患兒發(fā)生感冒癥狀,提前預約手術時間,準備好所需衣物和相應的工作。護士按照患兒的疾病特點,通過和藹可親的態(tài)度,文明的語言進行交流,針對性的通知禁食時間等術前健康教育。主動介紹病房和手術環(huán)境,消除其緊張情緒。對學齡期的患兒,多多講英雄故事,進行鼓勵,室內護患交流,感受親人般的護理。通過聽兒歌、講童話故事等方式,轉移患兒對疾病的注意力,促使其有愉悅的心情面對自己的疾病,提升臨床護理的舒適度;(1)術中:①保持體位舒適:輕柔地脫去患兒的衣褲,平穩(wěn)的抱到手術床上,避免操作不慎產(chǎn)生不良刺激,注意穩(wěn)、準、輕。在受壓部位加上襯墊,為了提升舒適感,注意雙上肢外展不超出90°。②創(chuàng)造舒適的環(huán)境:控制室溫為24℃~26℃,保持手術室和病房的整潔。播放舒緩的音樂,調節(jié)患兒情緒,緩和交感神經(jīng)過度興奮。③術后:為患兒穿好衣褲,溫水擦拭消毒液和血跡,保證被褥的舒適整潔。術后6h才能進食,先飲溫水,當無嘔吐現(xiàn)象時,進食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像牛奶、稀飯、面條等。注意在大小便后及時更換尿布,避免受涼,保持皮膚清潔干燥,避免皮膚受到刺激,促使腹部傷口敷料保持干燥。在靜脈輸液時,減少反復穿刺帶來的痛苦,保持輸液通暢,防止?jié)B漏,觀察輸液引起的副作用。出院后休息1周,注意在家休息時,避免影響傷口愈合,預防感冒、咳嗽、腹瀉,減少疾病復發(fā),把科室的聯(lián)系方式留在門診病歷上,以便隨時詢問術后護理情況。術后盡可能滿足患兒和家長的正當需求,以最大的努力提升護理舒適度。
1.3 臨床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兒的疼痛評分、護理滿意度、心理狀態(tài)評分等。(1)疼痛評分(VAS)[4]:7~10分:有顯著的疼痛感存在于患者靜息或活動時;4~6分:活動時疼痛癥狀加重,存在輕微疼痛;1~3分:活動時存在輕微疼痛,靜息時無疼痛癥狀;0分:不管在何種情況下均無疼痛產(chǎn)生。相關人員統(tǒng)計和記錄,患者自行判斷疼痛程度。(2)護理滿意度[5]:總滿意度=(一般滿意+非常滿意)/總例數(shù)×100%,其中非常滿意:80~100分,一般滿意:60~79分,不滿意:0~59分,滿分100分,共10個小項。(3)心理狀態(tài)評分[6]:抑郁自評量表(SDS),SDS分界值≥53分;焦慮自評量表(SAS),SAS分界值≥50分;分值愈高患者負性心理越嚴重。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VAS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疼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VAS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VAS評分比較(±s,分)
觀察組對照組t P治療前3.46±0.763.50±0.710.23080.8175治療后1.01±0.261.68±0.784.88940.00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8.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6.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n(%)]
2.3 兩組SDS、SAS評分比較 觀察組焦慮、抑郁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SDS、SAS評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SDS、SAS評分比較(±s,分)
觀察組對照組t P SDS 41.32±9.2149.63±9.962.37250.0177 SAS 40.61±8.8348.36±10.032.24620.0247
在臨床上日間手術是極其常見的類型,日間手術患者的數(shù)量,呈現(xiàn)出逐漸上升的趨勢,便于在當日完成手術能夠順利出院,同時滿足相關要求標準。盡管操作簡單、時間較短,但是一些患者依舊存在不同程度不良負性心理情緒,像緊張、恐懼、焦慮等,不免會增加術后疼痛,對手術的順利實施產(chǎn)生影響,因此加強對日間手術患兒的護理極其重要[7]。舒適護理,促使患者獲得社會、生理和心理上的和諧統(tǒng)一,是綜合性的應用學科,是護理中個體化表現(xiàn),也是較為不錯的有效途徑,其作為一門綜合性應用學科,是極具創(chuàng)造性、有效、個體化的護理措施,整體上的操作性強,易接受,更實際、直觀[8]。因此將其應用于小兒日間手術護理中,提供最佳的從物質到精神層面的服務,滿足特殊情況下的安全和舒適需求,獲得親人般的鼓勵和安慰,堅持“以患者為中心”宗旨,為術后順利恢復和手術順利進行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此次研究中,觀察組和對照組治療前疼痛評分無顯著差異,觀察組在治療后低于對照組;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49例(98.00%)較對照組38例(76.00%)更高;觀察組的焦慮、抑郁的評分均低于對照組。經(jīng)本研究結果顯示出,對日間手術患兒,通過采用舒適護理方案,減輕患兒的焦慮、抑郁等不良負性心理情緒,促使其能夠保持全身心的放松,最大程度在手術中提升患者舒適度。觀察組的舒適護理的方式,較對照組實施的傳統(tǒng)護理的措施,可一定程度上降低治療中的抑郁、焦慮等不良心理,提升日間手術患兒的護理滿意度,同時能夠降低其產(chǎn)生的疼痛程度,顯示出舒適護理在其中產(chǎn)生出的極佳應用價值,為術后順利恢復創(chuàng)造條件,整體上的作用顯著。
綜上所述,對日間手術患兒采用舒適護理方案,能夠提供必要的護理質量保障,降低臨床上手術疼痛,提升護理滿意度,應用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