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芬
有些父母,沒頭沒腦地天天給孩子當加油隊,認為孩子就是最棒、最好的。這些孩子長大以后,會特別討厭挫敗、挫折、打擊,容易罹患抑郁癥,別人不理解,還覺得:你父母對你都這么好、這么支持你了,你怎么會得抑郁癥呢?其實,那些滿口贊美、不斷捧高孩子的父母,就是在告訴孩子:你不可以輸,不可以平庸,也不可以比別人差。
怎樣適度地贊美孩子呢?你可以和他一同享受成功的喜悅、優(yōu)秀的成果,但是,要贊美的是他的努力、付出、過程,而不是贊美他的天賦、表現(xiàn)。讓他的認知焦點放在“我是有不錯的天賦,但是練習、努力和機運更重要”,非常實在地讓孩子了解自己所處的地方和位置,不要對自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和幻想。
9歲的小伊參加她喜歡的體操比賽,幾個項目都表現(xiàn)不錯,但是其他參賽者也非常有實力,最后總決賽的時候,小伊沒有贏得任何獎牌。如果你是小伊的父母,你會怎么做?
1.告訴她,你認為她是表現(xiàn)最好的一個。
2.告訴她,她被奪走了應當贏得的獎牌。
3.告訴她,體操其實不是那么重要。
4.告訴她,她有能力,下次再接再厲就能勝出。
5.告訴她,她的表現(xiàn)確實沒有資格勝出。
孩子挫敗了,一定覺得難受,她的情緒是需要你去認同、撫慰的,但是,任何不適當?shù)难哉Z處置,可能在長期效應來說,是有害的。
選1,其實你在說謊,對孩子沒有任何幫助。
選2,這是歸咎其他人,這個習慣可千萬別讓孩子養(yǎng)成。孩子需要自我負責,她的表現(xiàn)不錯,但不足以贏得獎牌是事實,不能養(yǎng)成把自己的不足歸咎于他人的習慣。
選3,這是在教導她,當沒有立即把一件事情做好時,就貶低這件事,或是放棄,你覺得這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幫助嗎?
選4,這是最可怕的一個反應。你在鼓勵她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圍能控制的事,高估了自己,對自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和幻想,終其一生,她都會在和這個期望較勁、奮斗。你想讓孩子這樣嗎?除非你自己就是“需要”孩子出人頭地為你爭光,這樣你是不是太自私了?
選5,似乎這樣說有點殘酷,但是你可以委婉一點表達。
正確的方式是:“親愛的,我知道你的感受,你抱了很大的希望,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又做出了最佳的表現(xiàn),但沒能得獎,當然會非常失望。但你知道嗎,你其實還沒到可以得獎的火候,其他人訓練的時間比你長,先天條件也可能比你好,遠比你努力。如果這是你非常喜歡的事,就盡力去做,享受這個過程,再多努力一些,但是不用執(zhí)著在結(jié)果上。”
意思就是,如果是為了興趣,勝負就不重要;如果想要得獎,那么,她需要更加努力。
這是在教導孩子如何務實地去面對現(xiàn)實,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腳踏實地地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
最后,小伊盡更大的努力,在下一次的比賽中拿了多面獎牌。最重要的是,她的心理素質(zhì)獲得了提升。
你真的愛你的孩子嗎?還是只把他當成為你自己加分的工具?或是把你的恐懼投射在他身上,給他增加心理負擔?
請做個明智的父母吧!
(摘自湖南文藝出版社《情緒自由·人生更輕盈》一書)(責任編輯 王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