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娟
(臨夏州科學技術局,甘肅臨夏 731100)
蘋果梨的種植質量和產量在很大程度上與栽培種植技術有關,為確保蘋果梨的生產效率和質量,相關人員需根據(jù)蘋果梨的生長條件和優(yōu)勢并結合地理位置等因素進行技術優(yōu)化。蘋果梨的種植土壤一般以厚度較大的土層為主,這種土壤通常在肥力方面比較突出,并具有一定的有機質和營養(yǎng)成分,非常適合蘋果梨的種植和生長,相關人員可在此基礎上開展種植作業(yè),包括預先優(yōu)選苗木種子、田間作業(yè)、病害治理等方面的綜合管理技術。
甘肅省的蘋果梨是在1965 年從延吉引進并發(fā)展至今,其種植規(guī)模逐年擴大,并形成蘋果梨產業(yè)鏈,培育了屬于甘肅省的蘋果梨特有品種,如平樂蘋果梨。在甘肅民樂地帶,蘋果梨生長于沙質土壤環(huán)境中,此地區(qū)能產生一定溫差,這種溫差是形成蘋果梨獨特風味的重要因素。同時,蘋果梨具有一定的層次感,口感豐富,并具有潤喉、降燥的功效。果園建設的質量是蘋果梨種植經(jīng)濟效益的重要影響因素,也使得平樂蘋果梨不論在果體的色澤、質量還是口感等方面都有著非常突出的食用價值和經(jīng)濟價值。蘋果梨與其他梨類品種在儲存方面有著更加明顯的優(yōu)勢,在我國梨果品質排行中非??壳埃小袄嫱酢敝Q。通常來看,蘋果梨適合種植在坡度較為緩和的地帶,且要求交通狀況良好,以便于相關機械進入和開展人工作業(yè)。因此,結合蘋果梨的生長特點對作物的具體栽培方式進行闡述。
在建設蘋果梨果園過程中,相關技術人員應結合果園的位置對相關區(qū)域的地理、地形、坡度、周邊交通、土壤條件等進行全面的勘測,確保此地適合蘋果梨的正常生長,這也是確保蘋果梨經(jīng)濟效益能夠達到相應水平的必要保障。在技術人員反饋勘測結果后,可對此進行分析,并以此制定相應的選苗方案。一般來說,蘋果梨比較適合在微酸性土壤中生長,在選地期間也需充分結合此特點進行土壤酸堿值的測驗,同時,周邊也要具有便捷的水利設施或條件,確保能夠開展后續(xù)的田間管理工作,提高蘋果梨的種植效率。苗木建園階段,蘋果梨苗木的選擇需通過其生長態(tài)勢和該苗木的根系發(fā)育情況來定,根系發(fā)達對于蘋果梨的生長情況而言非常關鍵,根部是吸收、傳輸營養(yǎng)成分的重要部分,也是作物正常生長、提高病蟲害抵抗力的必要保障。具體到蘋果梨苗木的建園密度,相關人員需考慮到產量、經(jīng)濟效益、實際的種植情況3 個方面,均衡考慮這3 個方面產生的各種影響,以及相互之間的影響,避免因部分影響而造成蘋果梨無法達到優(yōu)質優(yōu)產目標而影響到該作物種植的長遠發(fā)展??紤]到蘋果梨在成長期、結果期的占地面積較大的問題,需為其營造一個較為合適的種植密度,通常設置為每667 m2種植37 株左右。同時,由于蘋果梨在樹種類型方面歸屬于異花授粉,在樹種的選擇方面需優(yōu)選2 種不同類型的樹種,為授粉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和條件。通常將雪花梨與鴨梨作為授粉樹種,以4 ∶1 的比例進行樹種數(shù)量的設置,并用中心配置法栽植[1]。
蘋果梨的苗木種植時間通常選在春季前后,土壤正處在解凍期間是比較適合栽植的時間。例如甘肅地區(qū),溫差較大,此區(qū)域生長的果樹產出的果實含糖量較高,營養(yǎng)成分非常豐富。若出現(xiàn)極端天氣造成局部區(qū)域出現(xiàn)災害,則不便種植,可另選在秋季進行種植(十月下旬)。每棵蘋果梨苗木的栽植面積可控制在0.8 m2左右,同時,作業(yè)人員需將種植區(qū)域的表土和心土進行劃分,為后續(xù)用土提供便利。具體到栽植過程中,技術人員需確保苗木的根須盡可能地舒展,避免出現(xiàn)根須糾纏,不利于后續(xù)在土壤內生根,這種情況下不論在營養(yǎng)成分還是水分、氧氣等運輸方面都會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為確保蘋果梨的栽植苗木能夠正常生長,在下苗深度方面,相關技術人員需對此進行全面控制和協(xié)調,避免造成苗木在栽植后出現(xiàn)存活率不高的問題,為后續(xù)的蘋果梨產量和質量造成不良影響,不利于以蘋果梨種植為中心的農業(yè)產業(yè)鏈的可持續(xù)長遠發(fā)展。
蘋果梨苗木完成栽植后,相關技術人員需通過澆水進行苗木與土壤之間的固定作用,增強蘋果梨苗木與土壤之間的粘結力,避免出現(xiàn)倒伏情況。同時,對苗木的生長周期進行全面記錄,并確保蘋果梨苗木在生長過程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其需水量能夠得到有效保障。苗木完成栽植后的10 d 左右,需要對全園進行澆水作業(yè)。同時,科學開展田間管理作業(yè)能夠有效促使蘋果梨的生長狀態(tài)始終保持在一個良好的區(qū)間,技術人員需定期深入田間,仔細查看苗木的生長情況及土壤情況,以便發(fā)現(xiàn)問題后第一時間進行處理。在蘋果梨苗木的生長過程中,施工人員需對土壤進行松土作業(yè),為蘋果梨的根須吸收營養(yǎng)成分和氧氣提供充分的條件。及時清除雜草,避免雜草與蘋果梨苗木爭奪養(yǎng)分,進而造成蘋果梨減產[2]。
在施肥方面,蘋果梨在定植階段需保障底肥的充足,在保證底肥的施加量后,相關人員需對種植區(qū)域進行翻挖處理,保持一定的開挖深度,以有效保障土壤的疏松度,有利于肥料能夠被苗木根系吸收。同時,為確保苗木內部能夠達到正常的營養(yǎng)標準與循環(huán)平衡,相關人員需確保苗木生長期間的肥料、水分供應。蘋果梨施肥量的最低值需控制在每個種植穴30 kg 的有機農家肥,同時注意開展中耕除草作業(yè),加強田間管理[3]。
蘋果梨苗木生長一段時間后,會長出相應的枝杈,若不及時進行修剪,會造成果樹主體的營養(yǎng)成分流失?,F(xiàn)階段我國在蘋果梨果樹方面的修剪技術主要有疏散分層式、小冠分層式和紡錘式3 種,相關技術可根據(jù)種植現(xiàn)場的實際情況,選擇最為合適的修剪方式。不同的修剪類型應用于不同的蘋果梨生長規(guī)模及產量、質量要求。例如,小冠分層式修剪技術主要適合于長有5 個左右的主要樹枝的蘋果梨果樹,同時,果樹的整體高度要保持在2.5 m 以內,否則不適合開展此技術方式;紡錘式修剪方式通常適合密集類型的果園。栽植過程中開展修剪的主要目的是促使新的主要枝條形成,避免其他枝條爭奪主要枝條營養(yǎng)成分。在蘋果梨果樹成長至結果階段,果樹在體積大小方面變化不明顯,果樹生長主要體現(xiàn)在開花結果方面,為確保蘋果梨能夠達到高質高產,需對蘋果梨的生長進行抑制,科學減慢果樹的生長速度,實現(xiàn)增產[4]。
為進一步提升蘋果梨的產量,加強其花果管理是一項極為必要的工作。
1)為提升蘋果梨花朵的授粉率,技術人員應當在蘋果梨全樹花朵盛開量約占總花朵量1/3 時,對其進行第1次人工授粉;當盛開花朵量占全樹花朵量約2/3 時,進行第2次人工授粉;在蘋果梨樹進入盛花期后進行第3次人工授粉。具體的人工授粉步驟為:在無風無雨的環(huán)境下,技術人員可以在每天9:00—17:00間進行授粉操作;授粉時,技術人員可以先將授粉器在授粉瓶中蘸一下,然后選擇前一天或當天開放的花朵,用授粉器在花朵的柱頭上輕點,保證花粉能夠有效粘在柱頭上。為保證授粉操作的效果,技術人員需要保證每個花序授粉的花朵數(shù)量在2~3 朵;若授粉操作后24 h 內出現(xiàn)降雨,則技術人員需要在降雨后進行重新授粉。
2)為避免外界因素影響蘋果梨的品質,技術人員應對蘋果梨進行果實套袋處理。在套袋之前,技術人員應根據(jù)蘋果梨樹齡、樹冠大小、土壤肥力等因素,確定樹木的留果情況:一般情況下,技術人員可以通過30~36 片葉子留一個果、5~6 個短枝留一個果或間距15~20 cm 留一個果的方式,進行果實單果的留存。然后,在花后40~50 d 定果后,用長16.5 cm、寬13.5 cm 的內層防菌紙、外層防潮紙的紙袋,對蘋果梨果實進行套袋處理。在果實采收前30~40 d 對果實進行除袋處理。一般情況下,除袋操作選擇在晴朗天氣,操作時間為10:00 前或16:00 以后,在除袋的過程中,技術人員應先除去外層的防潮紙袋,在3~4 d 后,除去內層的防菌袋。
3)為切實保證蘋果梨果實的銷售效益,加強蘋果梨的采收與分級包裝管理成為一項極為必要的工作。在蘋果梨果實采摘過程中,應盡量避免生拉硬拽情況,采摘的果實也應當盡可能地輕拿輕放,避免果實間的碰撞擠壓,并且在果實采摘過程中,技術人員就應當對其進行分級,并用干凈的油光紙或麻紙將蘋果梨果實包好裝箱。
蘋果梨栽培過程中,若沒有在各個時期針對性展開科學的病蟲害治理,則會生成大規(guī)模的病蟲害,一旦形成規(guī)模后,會對蘋果梨的生長情況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嚴重影響蘋果梨的產量。常見的病蟲害有白粉病、紅蜘蛛等,技術人員應在果園休整期間,將果樹的落葉、其他雜物進行集中燒毀,避免生蟲。病蟲害的防治可分階段進行,例如在果樹的發(fā)芽前階段,相關人員可結合無污染的有機硫合劑進行大范圍噴施,有效避免病蟲害;若果樹已經(jīng)處于發(fā)病中期,并呈現(xiàn)相應的受害狀態(tài),那么技術人員可選擇50%的托布津溶液500~800 倍液進行噴灑。紅蜘蛛作為一種較為常見的病蟲害,在治理方面與其他類型病蟲害存在很大的差異。紅蜘蛛的預防需控制在休眠期,并將樹干的粗皮刮掉,減少紅蜘蛛的生存空間,然后相關人員可利用波美硫合劑,針對紅蜘蛛的蚜螨進行集中殺滅,通常在蘋果梨果樹生長至開花前階段進行。若想最大程度地提高病蟲害的防治效果,應科學使用各類藥品,對癥下藥,減少藥品對土壤、空氣等的污染,同時科學用量和配比,避免藥物濃度過高造成人員中毒或果樹及周邊土壤大量殘留藥物[5]。
在確保蘋果梨的栽培技術能夠順利開展和進行后,需加強對栽培流程中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質量管理,促使整個技術在應用過程中能夠達到相應的科學性和綜合性,提高蘋果梨的質量和產量。在栽培過程中相關人員需對果園的建設方面、具體的種植方法、修剪及病蟲害治理等方面進行全面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