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學華
(云南省永德縣林業(yè)和草原局,云南 永德 677600)
澳洲堅果芽苗砧嫁接,即是利用當年培育的100日以內的幼苗作為砧木來嫁接成熟枝條或嫩枝的方法。澳洲堅果傳統(tǒng)方法育苗需600多天才能出圃,在滇西南的氣候條件下,采用芽苗砧嫁接快速育苗技術只需300多天即可出圃,提前一年供苗,管理成本低。但由于技術掌握不到位,往往造成育苗失敗。筆者經多年實踐,總結出幾個關鍵技術要點,以供參考和借鑒。
選擇購置高8-10cm、長53.5cm、寬27.5cm、每盤32穴(4×8)的育苗穴盤。并用草炭(或煤爐渣)做育苗基質。
芽苗嫁接用砧木苗培育,要在8月(陽歷)下旬前采種并及時播種。此時,澳洲堅果種子剛剛成熟,或即將完全成熟,內含物質豐富,氣溫較高,有足夠的幼苗分化及生長時間。
采收H2、OC、344、A4、A16等良種果實均可用于育苗,當天采種即撥去外果殼,并用1000倍液的多菌靈浸泡30分鐘,除去病果弱果,選擇粒大飽滿的種子,每千克(濕重)在120粒以下的種子,進行播種。
育苗穴盤裝入事先潑透水的基質,稍壓實,后點播飽滿充實的堅果種子,每穴一粒,壓至與穴口平齊,點完種后把苗盤排放在育苗沙床上,再用細沙填充盤間空隙,穴盤上(種子上)再均勻覆蓋一層細沙(厚3-5cm)。澆透水后用地膜覆蓋,壓實地膜四周保濕,上面搭蓋遮陽網防止地膜內溫度過高。
播種后,隨時監(jiān)控地膜內溫度和濕度,白天下午四點左右膜內溫度最高不能超過38℃。濕度保持在80%以上。溫度過高需要在中午灑水降溫。10-15天后開始出苗,25-30天后基本出齊,并可揭去地膜,澆透水。10-15天后即可揭去遮陽網煉苗,適當減少澆水次數,曬足陽光,增加發(fā)根量。如此管理,到10月下旬,盤穴中須根已經完全包裹了營養(yǎng)土,地徑達5mm以上,苗高達15cm以上,達到了芽苗嫁接的標準。
經多年實踐經驗,澳洲堅果芽苗砧嫁接最好時期應掌握在10月20號至11月10號之間的20天時間內,此時氣溫開始轉涼,芽苗砧也達到嫁接標準,是最好的芽苗嫁接時期。過早則氣溫高,嫁接后前期處于高溫期,溫濕度難控制,導致接穗凋萎,影響成活率;過遲則嫁接后氣溫低,嫁接口愈合慢,至次年2月份還沒趕上揭膜煉苗,成活率不保障。
確定適宜嫁接時期的方法:觀測蓋膜苗床內溫濕度的變化情況,在雙層蔗陽網的情況下,當蓋膜苗床內(高濕及密封狀態(tài)下)中午溫度不高于32℃,最低濕度不低于90%的情況下,可以確定為適宜嫁接的時期。當達到嫁接適宜期應立即組織人力及時進行嫁接。
選擇當地高產穩(wěn)產、果型好的優(yōu)良品種作為采穗母樹,選擇中上部當年生枝采穗,最好是栽后3-4年、正準備進入初產期的樹體為好。于早上太陽出升前砍下枝條。采下后選擇4-8mm粗細、米湯色、半木質化的枝條,每片葉片剪去半葉(剪去1/3-1/2的葉尖部),分品種約1kg包扎一捆,裝入紙箱或簍筐,濕麻袋包裹,標明品種標簽,及時運輸到目的地,途中要防止振蕩損傷枝條。運輸到目的地后及時拿出枝條嫁接,最好不要過夜。如要過夜時,用濕麻袋包裹,在陰涼暗淡處過夜,第二天要全部嫁接完成,以保證接穗的活力。
培訓好嫁接工人,做到刀快,削力準,削面光滑,所有切口要保持干凈光滑,沒有多余的水分。
嫁接場地保持濕度75%以上,溫度25℃以下的嫁接環(huán)境。于苗床上取出育苗穴盤,在嫁接室對育苗穴盤中達到嫁接標準的芽苗砧進行嫁接,達不到標準的小苗提出到空盤中,其它的嫁接苗補上空穴。
嫁接后的育苗穴盤重新排回經過高勐酸鉀消毒并潑透水的苗床,不同的品種分開排苗。用小拱棚蓋膜覆蓋,雙層覆蓋更佳。目的是為了保溫保濕及保持拱棚內的溫濕度變化相對平緩,有利于嫁接保活。上榙70%的遮陽網降溫。
芽苗嫁接后至完成成活為保活期,是芽苗嫁接能否成功的關鍵時期。澳洲堅果芽苗嫁接?;钇谙鄬^長,從11月上旬嫁接排苗結束至次年1月下旬,共約80-90天。在這期間主要管理任務是控制小拱棚內的溫濕度,在適量陽光的照射下,使嫁接口得到良好地愈合。
嫁接排苗后20天內,是澳洲堅果芽苗嫁最關鍵的時期。因剛剛嫁接,接穗容易凋萎。管理要點:一是苗床上要潑透水,保證拱棚膜內濕度90-95%;二是中午監(jiān)測好膜內溫度,溫度控制在32℃以下,當高于32℃,要立即采取降溫措施,否則膜內高溫造成剛嫁接的接穗萎凋,導致嫁接失敗。
嫁接20后至50天內的30天時間里,接穗已基本穩(wěn)定,此時可適當減少澆水,拱棚膜內濕度保持在85-90%為好,膜內溫度控制在32℃以下。期間由于小拱棚內溫濕度高,容易滋生病害,期間開膜打藥2-3次,方法是于早晨太陽未出前(7-9點鐘),揭開蓋膜噴施1000倍液的多菌靈,預防病害。同時可換換氣,噴好藥后又把薄膜蓋回。
嫁接后50-90天內的一個多月時間里,拱棚膜內濕度保持在80-85%為好,膜內溫度控制在32℃以下。期間萌芽開始大量萌發(fā),每7-10天除萌芽一次,萌芽用小剪刀剪除為好,不要用手扭捏。無論什么作業(yè),均要在早晨7-9點鐘太陽未出前完成,作業(yè)完成后都要再蓋回薄膜。但后期為了適當降低膜內濕度,蓋回的薄膜可不必壓實四周,可保留適當的底部縫隙用于少量通風。
嫁接后,經過近3個月冬季低溫期的管理,嫁接口已經愈合,嫁接芽開始發(fā)芽。安全揭膜是關鍵。方法是用7天左右的時間,先結合澆水兩頭少量通風,后逐步擴大通風口,或早上揭膜,下午蓋膜,如此反復幾天后一次性揭膜。揭膜的關鍵是要結合澆水。
每年的2月份是嫁接小苗移栽的最佳時期,此時嫁接芽已發(fā)至5-10cm高,氣溫已逐步回升,此時不及時移栽將會耽誤后期生長,影響出圃,揭網煉苗約7-10天后即可進行移栽。事先裝排好營養(yǎng)袋,營養(yǎng)袋采用20×23的可降解無紡布袋為好(因為是子芽苗移植,出圃時間短,又是無紡布袋穿根易,所以規(guī)格選擇與常規(guī)育苗用袋小一點)。
澳洲堅果芽苗嫁接失敗的例子很多,究其原因是沒有掌握好幾個關鍵的技術要點?,F分析如下:
在陽歷8月中下旬及時采種,選擇種子飽滿粒大,新鮮時及時下種。因為澳洲堅果越新鮮種子發(fā)芽勢越強,有利于齊苗壯苗。同時,8月中下旬下種,氣溫高,發(fā)芽率高,成苗快,可保證砧木苗在最適宜嫁接的10月下旬達到嫁接標準。
采用育苗穴盤,草炭(或煤爐渣)做育苗基質,8月底下種,結合地膜覆蓋。這樣培育出的芽苗砧出苗齊,發(fā)芽率高。經過煉苗曬苗,嫁接時根系已與基質土包合,嫁接不損傷根系,方便操作,嫁接成活率高,嫁接成活后方便移植,提高移植成活率,一舉多得。
進入10月份后確定適宜嫁接期及早進行嫁接, 越早越好,最遲也要在11月10日前完成嫁接。這樣嫁接后溫度可以控制在32℃以內,且有足夠的嫁接?;钇?,并保證2月份內煉苗移栽完成,可以避讓春季升溫后的高溫危害,是芽苗砧嫁接獲得成功的關鍵。
澳洲堅果芽苗嫁接最關鍵的一步是?;钇诘臏貪穸裙芾?。采用小拱棚雙層蓋膜效果較好,可以相對保持膜內溫濕度變化平緩,必要時使用雙層遮陽網用于控制嫁接20天內膜內溫度不超過32℃。采用雙膜雙層遮陽網解決嫁接?;钇诘臏貪穸刃枨?,是澳洲堅果芽苗嫁接成功的關鍵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