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粉珍
(新疆吉木乃縣青年牧場,新疆 吉木乃 836800)
吉木乃縣位于新疆自治區(qū)北部,地處準噶爾盆地北段,具有較為獨特的天然優(yōu)勢,是小麥的主要產區(qū)之一。吉木乃縣較早推進了小麥品種改良以及機械化種植技術,近年來成功打造了小麥品種繁殖基地,每年小麥種植規(guī)模在1.5 萬畝以上。吉木乃縣小麥種植成功經驗以及先進的小麥培養(yǎng)理念,對于其他地區(qū)提高小麥的綜合收益具有借鑒作用。本文對吉木乃縣小麥種植技術要點進行整合,有助于小麥種植地區(qū)種植水平的提升。
吉木乃縣具有較為豐富的小麥種植經驗,不僅機械化種植推廣效益顯著,同時在小麥品種改良、先進種植技術和生態(tài)病蟲害防治方面也具有較為成熟的應用模式。
2013 年以前,吉木乃縣春小麥種植面積5 萬畝左右,小麥種植效益較低。為進一步提高春小麥單產,增加農牧民人均收入,吉木乃縣近年來廣泛開展了有機小麥品種引進工作,并建立了多個有機小麥優(yōu)良品種的示范工作點。
2014 年,吉木乃縣與有機小麥作物研究中心簽訂了為期3 年的聘任指導合同,以有機小麥生產技術指導為核心,與小麥高產作物研究中心展開了深度合作。研究中心派多位專家深入吉木乃縣小麥種植基地,為小麥種植農戶提供了科學系統(tǒng)的指導。同時,引進了11 號和39 號有機小麥品種,分別實現了畝產685 kg 和728 kg。
2015 年,吉木乃縣為推進有機小麥種植收益的提高,在全縣范圍內,篩選了10 名有機小麥種植大戶,開展39 號小麥種植試驗,選取了2540 畝地進行有機小麥的種植培育。
2016 年,39 號有機小麥的種植面積從2540 畝增長為1 萬畝,利用3 年時間將吉木乃縣打造成阿勒泰地區(qū)春小麥良種繁育基地。
2020 年,吉木乃縣有機小麥種植面積進一步增長,與2016年相比增加了3.2 萬畝,比2019 年相比增加了2.4 萬畝,2020年小麥平均畝產量比2019 年增加90 kg。
有機小麥優(yōu)良品種的選擇是有機小麥提升種植效益的最關鍵環(huán)節(jié),也是確保有機小麥品質優(yōu)良的前提。吉木乃縣近年來在有機小麥種植中取得了較好的收益,關鍵在于選擇了較為優(yōu)質的有機小麥品種。2014 年,吉木乃縣與有機小麥作物研究中心開展深度合作,引進11 號和39 號有機小麥品種,第2 年就實現了685 kg 和728 kg 的畝產量,充分說明了有機小麥品種選擇的重要性。
在對有機小麥品種進行選擇時,應依據現有的小麥種植經驗,同時與小麥種植科研機構合作,進行小麥品種搜集,才能選擇既適合當地小麥生長環(huán)境、又能提高產量和品質的優(yōu)良有機小麥品種[1]。
種植環(huán)節(jié)直接影響著有機小麥的生長狀況,必須采取科學的小麥種植技術,才能達到提升小麥種植效益的目的。吉木乃縣在近年的小麥種植中,普遍使用了小麥密集種植技術,增強了小麥的抗倒伏性[2]。此外,有效降低了小麥發(fā)生病蟲害的幾率,確保每株小麥能夠得到充足的光照和養(yǎng)分,避免了由于種植密度不合理導致的小麥秸稈細小問題。
有針對性地將有機小麥施肥技術與大面積機械化施肥技術相結合,充分運用物聯網識別技術,科學規(guī)劃小麥的肥料選擇與施肥方法,避免施肥不合理導致的植株生長受損。
機械化施肥是有機小麥科學種植的常見方法,可以有效控制有機小麥化肥的揮發(fā)時間,并對土壤中的微量元素進行適當調整。結合使用分離式施肥以及錯位施肥技術,不僅可以提高有機小麥施肥的效率,同時可以解決農戶無法精準掌握有機小麥施肥標準的問題。
小麥的生長周期需水量較多,不同生長階段需水量不同,需根據當地的氣候情況以及土壤情況綜合確定灌溉方法。出苗時,小麥需水量不大,此階段最好采取滴灌方式進行灌溉。小麥孕穗期需水量較大,此時小麥的葉面蒸騰作用較強,需逐步增加灌水量。
有機小麥種植成本控制,可從控制種子、耕種、農藥、肥料和灌溉等環(huán)節(jié)的成本入手[3]。以降低小麥種植成本為目的,引入先進的小麥種植技術,在提升小麥種植技術水平的同時,完善有機小麥種植的基礎設施建設,達到構建良性小麥種植模式的目的。
吉木乃縣在有機小麥的產量以及質量的提升當中取得了較大進步,但小麥的種植效益依然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應重視小麥的深度加工以及小麥附加值創(chuàng)造。
不同品種的小麥,產品特性各異。隨著市場需求的增加,對小麥的品質有了更高要求,對有各種特性的小麥需求不同。如加工面包等需要高筋小麥;生產蛋糕則需要低筋小麥;此外餃子粉等專用產品需求量不斷擴大。為了實現有機小麥的深度加工以及更多經濟價值的挖掘,需將小麥品種納入到小麥種植規(guī)劃中,從而為有機小麥的加工提供不同特性的小麥產品,不斷增加有機小麥在市場中的競爭能力,進而提升農戶的收益水平。
目前,小麥的深度加工與先進國家相比,依然處于較落后階段。針對此問題,吉木乃縣以政府部門為抓手,通過基層組織以及農業(yè)合作社,與科研機構和農業(yè)生產企業(yè)展開深度合作,探究適合吉木乃縣的有機小麥深度加工模式,學習先進地區(qū)的小麥產品深度加工技術,有效提升有機小麥產品的附加值。
有機小麥種植是系統(tǒng)性較強的農業(yè)生產過程,需從各個環(huán)節(jié)對有機小麥的種植進行把控,合理規(guī)劃,才能有效提升有機小麥種植的種植收益。本文整理了吉木乃縣有機小麥種植的有效經驗,提出了提升有機小麥種植效益的有效路徑,希望為有機小麥種植收益的提高提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