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婷
摘 ? ?要:在所有造林樹種中,落葉松具有諸多獨特優(yōu)勢,這些優(yōu)勢促使其應用情況較為廣泛,雖然落葉松對于育苗栽培的標準要求不高,但仍不可忽視育苗與栽培過程中的相關事項。通過對落葉松的育苗技術與栽培技術展開分析,提出后期對落葉松進行全面管理的相關要點。
關鍵詞:落葉松;育苗技術;栽培要點
文章編號:1005-2690(2021)19-0113-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791.22 ? ? ? 文獻標志碼:B
目前,在木材加工領域落葉松屬于一種常見品種,具備抗腐蝕、抗嚴寒等特性,也是禁止采伐的主要木材品種之一。落葉松適宜的育苗時間和栽培技術,是直接影響我國落葉松幼苗生長環(huán)境質量和產量的關鍵因素,因此在種植栽培落葉松時,相關人員必須掌握落葉松的育苗技術與栽培技術。
1 ? 落葉松的育苗技術
1.1 ? 挖苗
在選擇栽植幼樹時,應首先充分考慮苗高的質量指標。樹苗高度一般控制在1~2 m。盆栽樹苗離地面80 cm的距離向北的方向要涂上粉紅色反光漆作為主要標記,以調整盆栽方向。在萌芽階段,一棵小樹應配備一個土球。球莖邊緣的大小和寬度應根據(jù)樹苗的高度來確定,但芽的直徑或球莖邊緣的長度不應小于60 cm,深度不應小于50 cm。挖苗時應注意保護整個土球,避免出現(xiàn)土球松散的狀況。拔出整株幼苗時,應秉持輕拿輕放原則,以保證幼苗的完整性。樹苗取出后,應立即拆開捆扎然后打包,從而有效提高幼苗的生長率[1]。
1.2 ? 運輸
在完成挖苗操作后,需要將所有幼苗運往栽培地點,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對所有幼苗進行捆扎保護,可保證整棵幼苗的完整性。整個過程嚴禁使用手部抓起幼苗,避免對幼苗枝葉部位造成損壞,也可防止整棵幼樹根部的土球遭到破壞或幼苗根莖受損。為有效減少冬季育苗凍害,在第二年春季解凍后,應及時對正在種植的冬肥育苗采取預防措施,以有效提高冬肥育苗成活率。
1.3 ? 管理
在完成種植后應連續(xù)5年對落葉松進行松土、除草以及修剪管理,以提高當?shù)赜讟涑苫盥?,促進幼樹健康生長。若森林處于郁閉度狀態(tài),通常松土能夠改善苗木生長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除草可以有效促進幼林的健康生長,修剪可以改善光照條件,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同時還能有效解決實地植樹時間難的問題。待15年后,通過后續(xù)管理操作,森林密度便可調整到適當?shù)纳挚撤ッ芏?,一方面可以促進整體苗木的健康生長,另一方面能夠調節(jié)當?shù)貧夂?、保護環(huán)境。
2 ? 落葉松的栽培技術
2.1 ? 挑選地點
落葉松具有較強的耐寒性,是耐寒、耐光的陸生樹種。因此,在冬季選擇林地種植時,需要優(yōu)先考慮并選擇坡度較小、陰涼處多、雨水較少的低坡[2-3],還應在確定種植地點前先測量土壤中的pH值,最佳pH值應為7~8。落葉松最初傾向于在有白色落葉菌絲的干燥山區(qū)森林和潮濕的棕色土壤條件下生長。此外,由于需要充足的室外日照,戶外種植不能與其他闊葉林植物混種,以免直接暴露在日照不足的室外,影響落葉松的正常生長。
2.2 ? 地面翻耕
在確定苗木栽培地點后,應針對地面展開深入翻耕,翻耕操作通常在10月左右進行。在這段時間進行翻耕能夠確保雜物與雜草深入土壤,雜物與雜草變成落葉松生長過程中的養(yǎng)分,促進其更加快速、健康地生長。在進行地面翻耕的同時,可以對地面展開灌溉操作,通過地面灌溉改善苗木種植土壤的整體質量。除此之外,當?shù)孛娣僮魍瓿珊?,尤其是在越冬階段進行地面翻耕后,隱藏在土壤中的害蟲蟲卵可得到有效治理,從根本上降低落葉松生長階段遭到蟲害侵襲的可能性,為幼苗生長提供更多保障[4-5]。
2.3 ? 處理種子
(1)播種前1 d將種子全部消毒,通常使用少量高錳酸鉀溶液溫水浸泡0.5 d并洗凈,再用少量溫水浸泡1 d。其他種子則在40 ℃的溫水中清洗并烘干。
(2)用河沙將種子拌勻,種子與河沙比例應為1∶3?;旌暇鶆虮憧傻却N子發(fā)芽,發(fā)芽后要提前挖坑,坑的大小可根據(jù)每顆種子的萌發(fā)數(shù)來確定,之后放入坑內消毒攪拌。
(3)把種子、河沙和水混合,放在坑里,用塑料薄膜蓋上。為了保證種子發(fā)芽的溫度適宜,需要在天黑后對土壤進行統(tǒng)一覆蓋。
(4)當落葉松幼苗開始萌芽后,應當增加對種子的關注,當種子撕裂率已達30%左右,即可開始播種。
2.4 ? 適時播種
落葉松最適宜在早春或晚秋播種,可有效提高當?shù)貥淠緦ν寥览匣奶烊豢剐?,延長其生長期。在高溫、高濕條件下,溫度應盡量保持在29 ℃左右,否則會使幼苗根系腐爛,這些腐爛的植株細菌會影響正常生長環(huán)境的質量和整個開花植物的抗病性。因此,落葉松幼苗適宜春播。具體方法如下。
(1)在播種之前,噴淋松苗的底部和松苗床表面,確保其底部充分濕潤。
(2)將破碎的種子撒在其他種植的木材表面,用短木棍挑碎一些種子,將破碎的種子與正常的種子再次混合,然后均勻地撒在農田上,確保種子水分降落到田地的低洼處,壓碎的種子能迅速使幼苗萌發(fā)良好,之后踏實土壤,使種子和土壤受到壓力的作用,使土壤與種子之間密切接觸。
3 ? 落葉松的管理要點
3.1 ? 除草管理
落葉松生長到一定程度后,需要后期管理。首先是除草管理,整個除草管理需要分3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播種后出苗前,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為每隔25 d拔除雜草一次。通常打3劑除草劑,第一劑是1.5~2 g,噴施完第一劑得到改善后可減少1/2用量。如果天氣干燥,可以不使用第3次除草劑。幼苗一生根就應該疏松土壤。
土壤松動前要適度澆水,松動后要大量澆水。施肥可以在土壤松動和除草的同時進行。一方面,可以降低雜草對幼苗生長的影響。另一方面,可增加土壤滲透性,促進幼苗根系生長發(fā)育。
3.2 ? 水肥管理
在種子開始發(fā)芽之前,還需要特別注意保持土壤濕潤,以促進快速發(fā)芽。落葉松幼苗生長速度隨著整個生長季節(jié)綠化速度的加快而加快,室內和室外的需水量也在增加。因此,需要定期澆水和施肥,以有效促落葉松幼苗的持續(xù)健康生長。特別是在夏季,天氣炎熱使土壤水分蒸發(fā)快,表層土壤水分變得稀少,必須盡快開始澆水工作。在夏季葉片需要開始重復澆水,一般是在傍晚或太陽逐漸落山后。在追肥完成后,幼苗的生長發(fā)育和分化速度加快,對肥料的需求也在增加,需要及時補充營養(yǎng)、及時追肥。但此時應特別注意,在整個植株生長初期,植株側根和主根萌發(fā)及生長前后不宜長期連續(xù)澆水或追肥。由于幼苗植物根部的代謝速度快,與土壤中各種營養(yǎng)物質化學反應速率變慢,大量施肥澆水后,會導致土壤中的養(yǎng)分過剩,直接或間接導致各種各樣的土壤細菌大量繁殖和各類病蟲害暴發(fā)。
3.3 ? 病蟲管理
落葉松病蟲害發(fā)生和傳播主要是由于當?shù)氐臍夂颉囟?、濕度、土壤條件和其他因素的變化,落葉松有很強的抵抗疾病能力,因此病蟲害感染較少,但也需要提前做好預防[6-9]。如果林分過密,可將病木和壓碎的木材移走,并適當砍掉枝條,有助于減少病源。落葉松生長中最常見的病害有萎蔫、落葉松褐銹病等。在5—6月份落葉松褐銹病發(fā)病前,可采用小劑量百菌腈噴霧劑和波爾多液噴霧劑進行防治。害蟲可以通過殺蟲劑、物理和手工處理等措施加以控制。用40%樂果乳劑1 500倍液、50%馬拉硫磷乳劑800倍液和50%敵百蟲乳劑1 000倍液防治成蟲[10]。
4 ? 結語
近年來,落葉松種栽培技術的發(fā)展要求越來越高,所以需要不斷加強落葉松種種植技術在我國的推廣。為了有效提高落葉松栽培成活率,保證我國落葉松栽培產量的不斷提高,在開展落葉松種養(yǎng)技術的研究工作中,需要及時根據(jù)當?shù)厍闆r和幼苗生長情況進行研究,對栽培技術要求進行相應的調整。
參考文獻:
[ 1 ] 楊揚,趙高鑫,吳凌子.落葉松育苗造林技術要點分析研究[J].農家參謀,2019(2):86.
[ 2 ] 孟軍貴,鐵牛,氣溫.降水對興安落葉松生長的影響研究[J].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2019(18):143-144.
[ 3 ] 張辰旭,張亞楠,趙眉芳.黑龍江落葉松栽培管理關鍵技術分析[J].林業(yè)勘查設計,2019(1):99-101.
[ 4 ] 張辰旭,張亞楠,趙芳.Analysison key techniques of cultivation management of larchin Heilongjiang province[J].林業(yè)勘查設計,2019(1):95-97.
[ 5 ] 邱新宇,張含國,黎家俊.基于ISSR-PCR的長白落葉松種子園單株遺傳多樣性分析[J].林業(yè)科技,2019,44(2):23-25.
[ 6 ] 方圓圓.落葉松育苗造林技術要點分析[J].現(xiàn)代園藝,2019(6):36-37.
[ 7 ] 薛文靜,杜娟,劉玲,等.落葉松育苗造林技術[J].吉林農業(yè),2018(18):94.
[ 8 ] 周華.華北落葉松育苗造林技術[J].山西林業(yè),2014(2):37-38.
[ 9 ] 邴鑫.落葉松的林學特性及其育苗造林技術分析[J].種子科技,2020,38(5):50,53.
[ 10 ] 李明.落葉松育苗造林技術要點探析[J].農技服務,2017,34(2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