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樂勇,張建剛,任寬,孫伯樂
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201114
在車身設計階段,對沖壓件進行計算機成形模擬仿真,根據仿真結果,判斷產品的沖壓工藝可行性,對產品提出優(yōu)化建議。成形模擬仿真分析目前在解決產品沖壓開裂、起皺等問題上應用廣泛。本文介紹了成形模擬仿真分析,在陜汽重卡某車型側圍上加強梁沖壓成形分析及產品優(yōu)化上的應用。
陜汽重卡某車型側圍上加強梁(見圖1)為左右對稱件,材料初定DC04,板厚為1.2mm。拉延采用左右件合模的方案,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模具制造成本及沖壓件生產成本。由于規(guī)劃模具按50萬臺份開發(fā),初定沖壓工藝流程為5道工序:拉深→修邊沖孔→修邊沖孔側修邊側沖孔翻邊→側翻邊側翻孔沖孔分離→翻邊整形。
圖1 側圍上加強梁方案數據
按此工藝方案該產品端頭的翻邊豁口展開后不宜修邊,需要加大豁口便于修邊,如圖2所示。左右件的拼接方式及工藝補充面如圖3所示。
圖2 端頭翻邊優(yōu)化
圖3 工藝補充面
料片采用梯形料,尺寸為1870mm×490mm,料片在壓邊圈上布置如圖4所示。拉延深度為110mm,壓邊圈行程110mm,如圖5所示。壓邊力設定為1200kN,摩擦系數設定為0.15。
圖4 料片在壓邊圈上布置
圖5 壓邊圈行程設置
拉延模擬分析結果如圖6所示,a處拉延有開裂風險。原因分析如圖7左圖所示,拉延補充面圓角過小,造成拉延時板材經過該圓角造成嚴重減薄。修改建議如圖7右圖紅線所示,加大豁口尺寸,從而加大拉延補充面的圓角半徑,解決開裂。
圖6 拉延模擬分析結果
圖7 a處原因分析及修改建議
b、d處拉延開裂。開裂原因如圖8所示,是由于下部法蘭面有臺肩局部變形造成進料阻力大,同時凸模圓角半徑R只有4mm過小,側壁過渡過于急劇,拉延時拉應變超出成形極限造成。c、e處拉延開裂。開裂原因如圖8所示,由于局部變形加劇,拉延時材料補充困難,造成的脹型開裂。法蘭面的臺肩在車身結構上主要是避讓作用,為解決開裂,取消法蘭面臺肩,同時修改側壁,滿足避讓要求。具體修改建議如圖9所示。
圖8 b處缺陷
圖9 b處修改建議
h處開裂,開裂原因同b處,屬于拉延開裂。g、i處開裂,開裂原因同c處,屬于脹型開裂。f處有開裂的風險,主要是法蘭面局部變形加劇,進料阻力大,造成該處拉延應變接近成形極限。該法蘭面臺階同樣是避讓作用,修改方案同樣是取消法蘭面臺肩,同時修改側壁,滿足避讓要求。
經過幾輪產品優(yōu)化,取消了法蘭面臺肩,凸模圓角由R4mm增加到R9mm,最終的型面如圖10所示。同時為滿足輕量化指標,將料厚由1.2mm改為1.0mm,材料牌號改為屈服極限稍高的B210P1,最終產品的成形分析結果,如圖11所示。開裂已經得到有效的控制。
圖10 缺陷處最終的型面
圖11 最終產品的成形分析結果
最終產品的沖壓工序排布如圖12所示。
圖12 最終產品的成形分析結果
通過側圍上加強梁的沖壓工藝分析及產品優(yōu)化,總結以下幾點:
1)產品的圓角半徑不宜過小,作為拉延凸模圓角時,要盡可能大,一般>6mm。
2)在設計臺階面時,要注意成形性,臺階面過渡急劇時會造成材料流入困難引起拉延開裂。
3)在做翻邊豁口設計時,考慮展開后的修邊可行性。
4)B210P1拉延成形性與DC04接近,屈服極限高于DC04。它是在產品型面和拉延工藝不變的前提現下,較好的DC04輕量化替代材料。
通過有限元軟件進行沖壓成形模擬分析,可以早期發(fā)現產品缺欠,及時優(yōu)化產品結構??煽s短工裝調試周期,降低工裝開發(fā)風險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