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禮斌
2017年1月~2018年11月,我科對行單髁置換術的20例膝關節(jié)骨關節(jié)炎患者采用不同的脈沖沖洗液沖洗關節(jié)腔控制術后出血量,報道如下。
1.1 病例資料本組20例,男9例,女11例。經X線、CT及MRI檢查,均符合單髁置換術標準。按脈沖沖洗液是否添加氨甲環(huán)酸將膝關節(jié)骨關節(jié)炎患者分為觀察組(采用氨甲環(huán)酸2 g+生理鹽水2 L沖洗關節(jié)腔,10例)和對照組(生理鹽水2 L沖洗關節(jié)腔,10例)。① 觀察組:男4例,女6例,年齡59~66(62.54±5.71)歲;右膝6例,左膝4例。② 對照組:男5例,女5例,年齡61~68(65.54±7.71)歲;右膝7例,左膝3例。兩組術前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腰硬聯合麻醉下手術?;颊哐雠P位。完成脛骨及股骨截骨,兩組以不同的脈沖沖洗液沖洗關節(jié)腔后置入假體,放置引流管,關閉切口。術后均予以抬高患膝及冰敷。兩組術后12 h均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預防深靜脈血栓,術后48 h拔除引流管?;颊咝g后第1天行踝泵鍛煉,術后第2天屈膝和直腿抬高練習,術后第3天在助行器輔助下下地行走。術后第2天復查血常規(guī),血紅蛋白低于70 g/L者予以輸血治療。
術后第2天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紅細胞比容:觀察組分別為3.31~3.88(3.50±0.26)×1012/L、99~132(113.90±10.43)g/L、32%~38%(34.10%±2.13%);對照組分別為2.88~3.78(3.14±0.25)×1012/L、98~124(104.80±8.23)g/L,28.4%~34.0%(31.80%±2.01%); 3項指標觀察組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術后1 d引流量及總引流量:觀察組分別為120~200(157.00±31.29)、260~350(289.00±25.14) ml;對照組分別為130~230(174.00±36.88)、280~380(319.50±31.31) ml;2項指標觀察組均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術后1周兩組均未見深靜脈血栓形成。
與采用生理鹽水沖洗關節(jié)腔相比,采用氨甲環(huán)酸脈沖沖洗關節(jié)腔具有以下優(yōu)勢:① 水霧狀的氨甲環(huán)酸作用于關節(jié)腔,更利于出血部位吸收氨甲環(huán)酸,降低纖維蛋白溶解,減少出血量;② 脈沖沖洗可產生較高的水壓,該壓力可以抵抗血管壁的波動,從而減少出血,且不會增加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