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方重工總裝車間,一臺大型設備下有20余名工人正在緊張地做最后階段的調試。不久,這個龐然大物將發(fā)往陽泉煤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施工現場。它也是由北方重工自主研發(fā)的世界首臺主梁中置換步行走式(全適應型)煤礦掘進機。
此臺掘進機直徑5.87m,總長約98m,總重近600t,由多達20 個復雜系統(tǒng)構成,具有開挖、支護、出渣、噴混、瓦斯檢測等多種功能,日掘進可達100m,掘進速度是傳統(tǒng)爆破工法的50倍。
2020年,北方重工接到了來自陽泉煤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一份意向訂單。北方重工決定以此訂單作為一次產品創(chuàng)新的機遇,組成聯合項目小組,多次到陽泉煤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施工現場實地考察,與礦方相關人員溝通交流,了解客戶真正的需求點。與此同時,北方重工調動了所有技術人員力量,積極采用新技術,融入企業(yè)長期沉淀的豐富經驗,從設計、制造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優(yōu)化性能,最終設計出了新產品。此臺即將上崗的掘進機是世界首臺主梁中置換步行走式(全適應型)煤礦掘進機,實現了對主機設計、后配套行走、自動錨桿等數10項重大工藝及技術優(yōu)化提升,可以解決困擾煤礦掘進機施工諸多難題,在煤礦井下復雜的地質條件下實現小轉彎、快支護、零空頂。
近日,由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所屬天瑪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煤科天瑪公司”)自主研制開發(fā)的全國首套“一體移動式”630L/min、40MPa智能集成供液系統(tǒng)在國能集團神東公司進行地面聯調,并落地布爾臺煤礦。
針對目前薄煤層工作面開采難度高、煤炭產出效率低的開采現狀,為實現薄煤層的高效自動化開采,中國煤科天瑪公司潛心開發(fā)出“一體移動式”大流量集成供液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實現了智能集成供液設備與設備列車高度集成,在頂板高度受限的情況下,可適應采煤機的高速運行及綜采液壓支架快速移架的要求,為薄煤層礦井高產高效提供穩(wěn)定可靠的動力保障。
該套系統(tǒng)的研發(fā)應用,不僅大大降低了設備的整體高度,同時為礦方提供了“減少運順巷道掘進量”“提高檢修操作性”“擴大設備適應性”等技術便利,為630L/min、40MPa 大流量智能集成供液系統(tǒng)在薄煤層的應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該系統(tǒng)通過突破“高負載推移支撐結構”和“大扭矩抗震”兩項關鍵技術,實現了成套設備高度降低20%的設計目標。開采應用時無需定制板車和焊接設備,實現落地即聯調、聯調即應用的快速高效模式,縮短了設備“交付-調試-下井”的時間,提高效率50%以上,大大降低了客戶的人力和物料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近日,行業(yè)首套基于5G+UWB 網絡的無人駕駛礦用鋰離子無軌膠輪車在國家能源集團神東上灣煤礦路試成功,開啟井下無人駕駛新紀元。
該車基于5G+UWB 網絡,建成了車輛精準定位導航系統(tǒng)、新型感知系統(tǒng)、車路協(xié)同系統(tǒng)、智能調度管理系統(tǒng)、遠程監(jiān)控和應急接管系統(tǒng)。其中,車輛精準定位導航系統(tǒng)憑借UWB 精準定位網絡、層級地圖,配合新型感知系統(tǒng)中的多線激光雷達、4D 光場相機、高性能車載計算平臺等器件,實現了精準定位與自適應導航;車路協(xié)同系統(tǒng)采用5G 通信技術與車端管控中心數據實時共享,為無人駕駛提供了超視距感知,有效解決了車輛在井下巷道交叉口、上下坡及硐室處的感知盲區(qū);智能調度管理系統(tǒng)是無人駕駛的控制中心、數據中心和決策中心,具備自動調度車輛、控制交通、規(guī)劃路徑、下發(fā)指令、報障預警等功能。
此外,當無人駕駛過程中出現任何異常,地面工作人員可立即通過遠程監(jiān)控和應急接管系統(tǒng)緊急接管車輛控制權限,在地面遠程控制中心駕駛車輛,極大地提升了無人駕駛的安全系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