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亮,張 磊,張 偉,朱煥杰,張瑞琪,白雪瑞
(1.常州大學 華羅庚學院,江蘇 常州 213164;2.常州大學 石油化工學院,江蘇 常州 213164)
ZSM-22沸石是美國Mobile公司開發(fā)的一種高硅、微孔催化材料,具有TON拓撲結(jié)構(gòu)框架,其主孔道結(jié)構(gòu)是一維直線型十元環(huán)孔道,無交叉孔道,孔口尺寸為0.44 nm×0.55 nm,孔口直徑略小于ZSM-5沸石(0.53 nm×0.56 nm)。由于ZSM-22沸石獨特的孔道結(jié)構(gòu)和適宜的孔口尺寸,其負載Pt構(gòu)成的雙功能催化劑在長鏈烷烴的加氫異構(gòu)化反應中呈現(xiàn)較高的異構(gòu)化選擇性[1-2]。因此,其作為催化劑載體被廣泛用于高質(zhì)量的潤滑油基礎(chǔ)油生產(chǎn)過程中[3-5]。
一般地,傳統(tǒng)的硅鋁沸石材料,例如ZSM-22沸石具有較強的酸中心。在加氫異構(gòu)反應過程中,ZSM-22沸石載體較強的酸中心容易引起裂化反應,導致異構(gòu)產(chǎn)品收率降低[6]。為調(diào)變ZSM-22沸石的酸性質(zhì),研究人員做了大量的探索性研究工作,例如,利用同晶取代的方法,將Fe、Ga或B等引入到ZSM-22沸石骨架[7-8]。Liu等[7]成功合成Fe原子摻雜的ZSM-22沸石,其沸石表面的強酸中心Si—OH—Al 被Si—OH—Fe代替,表面的強酸中心大大減少,提高了異構(gòu)體產(chǎn)物的選擇性。最近,Niu等[8]合成非金屬B物種摻雜的ZSM-22沸石,僅具有弱酸中心,對中間位置取代的異構(gòu)烷烴具有很好的選擇性;另一方面,在ZSM-22沸石合成過程中引入介孔分子篩如MCM-41等,成功合成了ZSM-22@MCM-41復合催化材料,不僅能夠調(diào)變沸石酸性質(zhì),而且引入了介孔結(jié)構(gòu),促進了反應分子的擴散,提高其加氫異構(gòu)化性能[9]。此外,研究者還采用后處理的方法調(diào)變ZSM-22沸石的酸性質(zhì),比如利用堿-酸溶液混合處理的方法、堿金屬Mg2+或Ba2+等離子交換、氟硅酸銨脫鋁補硅以及高溫水蒸氣處理的方法[10-12]。
為改善ZSM-22沸石的催化性能,筆者所在課題組成功制備了z軸取向縮短的納米ZSM-22沸石,暴露更多的十元環(huán)孔口數(shù)量和強酸中心,對模型化合物正十二烷具有較高的催化性能[13]。但是,合成的納米ZSM-22沸石含有較多的強酸位點,而在真實油品加氫異構(gòu)化過程中,油品組成復雜,往往需要較高的反應溫度(330~360 ℃),沸石中的強酸中心會引起長鏈烷烴分子的過度裂化,降低產(chǎn)品收率。為調(diào)變納米ZSM-22沸石表面酸性質(zhì),筆者采用銨鹽交換、硝酸溶液處理相結(jié)合的方法,消除納米ZSM-22沸石表面的強酸中心,負載Pt催化劑后,研究其在正十二烷的加氫異構(gòu)反應中的催化性能。
氫氧化鉀(KOH),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產(chǎn)品;十八水硫酸鋁(Al2(SO4)3·18H2O),分析純,江蘇強盛功能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產(chǎn)品;硅溶膠(SiO2,質(zhì)量分數(shù)30.0%),浙江宇達化工有限公司產(chǎn)品;1,6-己二胺(C6H16N2,1,6-DHA),分析純,無錫市展望化工試劑有限公司產(chǎn)品;氯鉑酸(H2PtCl6·6H2O),分析純,薩恩化學技術(shù)(上海)有限公司產(chǎn)品;正十二烷(C12H26),分析純,上海邁瑞爾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產(chǎn)品;自制高分子季銨鹽聚合物,參考文獻[14]制備方法。
采用文獻[13]中水熱合成的方法制備納米ZSM-22沸石,在50 L晶化釜中完成水熱晶化,形成的初始溶膠反應混合物中各物質(zhì)摩爾比例如下:n(Al2O3)∶n(K2O)∶n(1,6-DAH)∶n(SiO2)∶n(H2O)=1.0∶16.5∶41.4∶109∶4584。具體過程如下:準確稱取219 g Al2(SO4)3·18H2O和61 g KOH溶于19.8 L蒸餾水中,室溫下快速攪拌,待其完全溶解后,加入1588 g結(jié)構(gòu)模板劑1,6-DHA,室溫下快速攪拌30 min,然后加入高分子季銨鹽聚合物2160 g,最后加入7193 g硅溶膠,以及晶粒尺寸在150 μm以下的適量ZSM-22沸石作為晶種。室溫下,繼續(xù)攪拌30 min,然后升溫至 160 ℃,動態(tài)晶化72 h,轉(zhuǎn)速150 r/min。晶化完成后,將得到的沸石原粉經(jīng)過洗滌、過濾、100 ℃烘箱干燥12 h,然后在空氣氣氛中550 ℃焙燒10 h,最后得到納米ZSM-22沸石原粉,記為ZSM-22-NA。
將上述沸石原粉在1.0 mol/L的硝酸銨溶液中80 ℃下交換4 h,其固/液質(zhì)量比為1∶10,然后過濾、100 ℃干燥12 h、500 ℃焙燒3 h,重復2次。然后將得到的樣品在1.0 mol/L的硝酸溶液中100 ℃ 下處理4 h,其固/液質(zhì)量比為1∶20。完成酸處理后,將過濾洗滌的樣品在pH=3的稀硝酸溶液中洗滌24 h,經(jīng)過濾、100 ℃干燥12 h、500 ℃焙燒3 h后,即得脫鋁納米ZSM-22沸石樣品,記為De-HZSM-22-NA。
作為比較,按照上述方法,在合成原料中不加入高分子季銨鹽聚合物,合成傳統(tǒng)的針狀形貌的ZSM-22沸石樣品,然后經(jīng)過1.0 mol/L硝酸銨溶液中80 ℃下交換4 h,重復2次,即得H型ZSM-22沸石樣品,記為HZSM-22。進一步,采用上述相同步驟對HZSM-22樣品進行稀硝酸處理,得到脫鋁ZSM-22沸石樣品,記為De-HZSM-22。
采用等體積浸漬的方法制備Pt催化劑。具體過程如下:首先,稱取適量的H2PtCl6·6H2O,將其溶于一定量的蒸餾水中,待其溶解后,逐滴加入到已稱好的ZSM-22沸石載體上,在室溫下放置12 h以上、100 ℃烘箱干燥12 h,Pt催化劑中Pt的負載量(質(zhì)量分數(shù),下同)為0.5%。將干燥過的催化劑樣品經(jīng)過壓片成型、打碎過篩,取250~380 μm尺寸的顆粒,在空氣氣氛中450 ℃焙燒4 h,其中升溫速率為1 ℃/min。分別以De-HZSM-22-NA、HZSM-22、De-HZSM-22 為載體制備的催化劑樣品標記為Pt/De-HZSM-22-NA、Pt/HZSM-22和Pt/De-HZSM-22。
X射線粉末衍射(XRD)測試是在RIGAKU Ultima Ⅳ型設(shè)備上完成,Cu靶Kα射線,管電流100 mA,管電壓40 kV,掃描范圍為5°~50°。采用Micromeritics公司的Tristar 3020設(shè)備對樣品的比表面積、孔體積和孔徑分布進行分析,吸附質(zhì)為N2。測試前,樣品在200 ℃下抽真空脫氣處理6 h。采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fā)射光譜儀(Avio 200)測定樣品中的Si/Al摩爾比。采用德國蔡司公司的場發(fā)射SUPRA55型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對樣品表觀形貌的進行分析,加速電壓5 kV,測試前對樣品進行噴金處理。采用日本電子公司的JEM-2100型透射電子顯微鏡(TEM)對催化劑顆粒微觀形貌進行觀察,加速電壓200 kV,樣品測試前利用環(huán)己烷超聲分散后,滴加到銅網(wǎng)上。在Micromeritics公司的AutoChem Ⅱ 2920全自動化學吸附儀上對樣品的NH3程序升溫脫附(NH3-TPD)和H2程序升溫還原(H2-TPR)進行分析。對于NH3-TPD分析過程,稱0.2 g樣品裝在U形樣品管中,在He氣氛下(30 mL/min)升溫至550 ℃,升速10 ℃/min,保持60 min,然后降至120 ℃,切換體積流量為30 mL/min的10%NH3-He(10%為體積分數(shù),下同)混合氣,處理樣品30 min。然后在He氣氛下吹掃120 min,除去物理吸附的NH3分子,最后,在He氣氛中,程序升溫至580 ℃,熱導池檢測器記錄脫附的NH3信號。對于H2-TPR分析過程,稱取60 mg高溫煅燒的催化劑樣品裝于U形樣品管中,在體積流量為50 mL/min的10% H2-Ar混合氣中,將樣品從室溫加熱至650 ℃,升溫速率為15 ℃/min,通過熱導池檢測器記錄消耗的H2信號。金屬的顆粒大小通過CO脈沖化學吸附測得,在AutoChem Ⅱ 2920全自動化學吸附儀上完成。準確稱取一定量煅燒過的催化劑樣品,在H2氣氛下400 ℃還原2 h,待其降溫至45 ℃時,利用定量環(huán)脈沖注入5%CO-He混合氣體,直到吸附飽和,其中CO與Pt的吸附摩爾比為1∶1。
負載Pt催化劑的反應性能測試在固定床微反應裝置上進行,微反應器的內(nèi)徑為8.0 mm,長度為600 mm。首先,稱取1.2 g焙燒過的催化劑與1.5 g 的石英砂(250~380 μm)充分混合均勻后,裝填到反應器恒溫區(qū)內(nèi)。然后,在H2的氣氛中以1 ℃/min 速率升溫至400 ℃,并在此溫度下保持4 h,完成催化劑的活化。最后降至反應溫度,完成反應活性測試。具體的反應條件:反應溫度為270~330 ℃,氫氣壓力為2.0 MPa,H2體積流量為40 mL/min,質(zhì)量空速(MHSV)2.5 h-1,反應液為正十二烷,采用微量柱塞泵注入,反應后產(chǎn)物經(jīng)過冷凝罐冷卻并進入樣品罐收集,每間隔1 h取1次樣品,并在配有氫火焰離子檢測器的Agilent 7890B氣相色譜儀上對產(chǎn)物進行分析。正十二烷轉(zhuǎn)化率(x,%)、十二烷異構(gòu)體選擇性(s,%)和收率(y,%)按式(1)~(3)計算。
(1)
(2)
y=x×s
(3)
其中,w0和w1分別為反應前和反應后反應液中正十二烷的質(zhì)量分數(shù)(%),wiso為反應液中十二烷異構(gòu)體的質(zhì)量分數(shù)(%)。
圖1是針狀形貌HZSM-22、經(jīng)過銨交換-稀硝酸脫鋁處理的De-HZSM-22和De-HZSM-22-NA沸石及其負載Pt催化劑的XRD圖譜。從圖1可以看出,未負載Pt的載體和催化劑中,在衍射角2θ為8.0°、20.3°、24.2°和25.8°均觀察到明顯的X射線衍射峰,與標準TON(PDF#50-1675)拓撲結(jié)構(gòu)的衍射譜圖相一致[15],證明合成的沸石材料為ZSM-22沸石,且經(jīng)過100 ℃下、稀硝酸處理后其骨架結(jié)構(gòu)沒有發(fā)生改變,說明ZSM-22沸石具有很好的耐酸穩(wěn)定性。通過ICP分析沸石樣品中的硅/鋁摩爾比,結(jié)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De-HZSM-22-NA樣品的SiO2/Al2O3摩爾比為136.0,而納米ZSM-22 沸石原粉中的SiO2/Al2O3摩爾比93.6[13]??梢酝茰y,處理過程中納米ZSM-22沸石骨架中部分Al物種被脫除。類似地,酸處理前后的De-HZSM-22 樣品,其SiO2/Al2O3摩爾比由78.4增加至131.7。沸石樣品中硅/鋁比的改變必然影響De-HZSM-22-NA和De-HZSM-22的酸性質(zhì)。沸石負載Pt催化劑并還原后,其XRD圖譜在2θ=8.0°、20.3°、24.2°和25.8°處可以檢測到ZSM-22沸石的特征衍射峰(圖1(b)),卻未檢測到與Pt物種相關(guān)的衍射峰,表明Pt物種很好地分散在ZSM-22沸石載體上。
圖1 HZSM-22、De-HZSM-22和De-HZSM-22-NA沸石載體及負載Pt催化劑的XRD譜圖Fig.1 XRD patterns of HZSM-22,De-HZSM-22 and De-HZSM-22 zerolite carriers and supported Pt catalysts(a)Zerolite carrier;(b)Supported Pt catalyst
圖2是銨交換-稀硝酸脫鋁處理過的De-HZSM-22和De-HZSM-22-NA沸石的SEM照片。由圖2可知,相對于未處理的HZSM-22和HZSM-22-NA[13],經(jīng)過酸處理后所得到的De-HZSM-22和De-HZSM-22-NA脫鋁樣品,其形貌未發(fā)生明顯的改變。De-HZSM-22沸石樣品仍具有長棒狀形貌,其在z軸的取向長度一般為2~8 μm[9,13]。而納米De-HZSM-22-NA沸石樣品是由z軸取向縮短的納米棒積聚而成,其長度主要集中在200~600 nm。與De-HZSM-22相比,De-HZSM-22-NA能夠暴露更多的十元環(huán)孔口數(shù)目。根據(jù)孔口模型催化機理,十元環(huán)孔口數(shù)目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催化劑的異構(gòu)化選擇性[10,16]。同時,N2吸附分析結(jié)果表明(表1),z軸取向縮短的De-HZSM-22-NA 沸石具有較高的介孔表面積(103 m2/g)和介孔體積(0.32 cm3/g),這對改善反應分子擴散效率、提高催化劑的催化活性是非常重要的。而De-HZSM-22沸石的介孔表面積和介孔孔體積僅為42 m2/g和0.10 cm3/g。此外,由表1可知,Pt物種的引入對其織構(gòu)性質(zhì)參數(shù)幾乎沒有影響,進一步表明Pt物種高度分散在沸石載體表面,這與XRD結(jié)果相一致。
圖2 De-HZSM-22和De-HZSM-22-NA樣品的SEM照片F(xiàn)ig.2 SEM images of De-HZSM-22 and De-HZSM-22-NA samples(a)De-HZSM-22;(b)De-HZSM-22-NA
表1 沸石載體及負載Pt催化劑的織構(gòu)性質(zhì)參數(shù)和硅/鋁摩爾比Table 1 Textural parameters and Si/Al molar ratio of zeolite carriers and supported Pt catalysts
圖3是HZSM-22、De-HZSM-22和De-HZSM-22-NA沸石樣品的NH3-TPD結(jié)果。一般地,根據(jù)NH3分子的脫附溫度和峰面積區(qū)分樣品表面的酸強度和酸量[7]。從圖3可以看出,HZSM-22沸石樣品表面同時具有弱酸和強酸中心分布,其中弱酸中心的脫附峰在220 ℃附近,強酸中心的脫附峰在409 ℃。而經(jīng)過酸處理的De-HZSM-22的NH3脫附峰主要集中在210~270 ℃區(qū)間,表明樣品表面主要是以弱酸和中強酸中心為主。De-HZSM-22-NA樣品的NH3分子的脫附峰主要集中在270 ℃附近,表明其表面主要是中強酸中心,在200 ℃附近出現(xiàn)的肩峰表明存在少量的弱酸中心。與HZSM-22沸石相比,De-HZSM-22 和De-HZSM-22-NA沸石的酸強度較弱,較弱的酸中心能夠減少長鏈烷烴異構(gòu)化反應過程中的裂化選擇性,從而提高異構(gòu)體產(chǎn)品收率[17]。
圖3 HZSM-22、De-HZSM-22和De-HZSM-22-NA樣品的NH3-TPD譜圖Fig.3 NH3-TPD profiles of HZSM-22,De-HZSM-22 and De-HZSM-22-NA samples
圖4是煅燒過的催化劑Pt/De-HZSM-22-NA、Pt/De-HZSM-22和Pt/HZSM-22的H2-TPR結(jié)果。由圖4可知,在3個催化劑樣品上均觀察到2個還原峰:1個明顯的還原峰位于30~50 ℃的低溫區(qū),另一個較弱的還原峰位于340~360 ℃的高溫區(qū)。根據(jù)相關(guān)文獻報道,Pt氧化物種的還原溫度與其在載體上的位置或氧化物種的存在狀態(tài)有關(guān)系[13,18]。一般地,低溫區(qū)的還原峰歸屬于位于十元環(huán)孔口附近的Pt氧化物種的還原,高溫區(qū)較弱的還原峰歸屬于比較隱蔽位置的Pt氧化物種的還原,在催化劑的焙燒過程中,少量的Pt物種可能會進入到ZSM-22沸石微孔深處[13,18]。比較催化劑的還原曲線,可以發(fā)現(xiàn),在Pt/De-HZSM-22和Pt/De-HZSM-22-NA催化劑上,Pt氧化物的還原向低溫方向偏移,表明金屬-載體之間的作用力相對較弱,這可能與沸石載體表面酸性質(zhì)有關(guān)。與HZSM-22相比,經(jīng)過酸處理的De-HZSM-22和De-HZSM-22-NA,其表面的鋁物種部分脫除,鋁、硅之間酸性羥基(Al—OH—Si)數(shù)目減小,減弱了載體與Pt氧化物種之間的相互作用。進一步,對還原后的Pt/HZSM-22、Pt/De-HZSM-22和Pt/De-HZSM-22-NA 催化劑進行TEM分析,結(jié)果如圖5所示。由圖5可以看出,還原后的Pt顆粒相對較均勻分散在載體表面上,且在Pt/De-HZSM-22-NA催化劑上Pt的顆粒尺寸略小于Pt/HZSM-22和Pt/De-HZSM-22 催化劑。根據(jù)CO的化學吸附量,并假設(shè)Pt物種為球形顆粒,獲得其在催化劑上的平均顆粒尺寸,結(jié)果表明,Pt物種在Pt/De-HZSM-22-NA催化劑的平均顆粒尺寸最小,其為2.5 nm,而在Pt/HZSM-22 和Pt/De-HZSM-22催化劑上的平均顆粒尺寸為2.8 nm和3.4 nm。這可能是因為De-HZSM-22-NA 沸石載體具有較高介孔表面積以及暴露更多的十元環(huán)孔口,有利于Pt物種更好地分散或鉚釘在十元環(huán)孔口附近的位置,即使金屬Pt與De-HZSM-22-NA載體之間的相互作用較弱。
圖4 催化劑Pt/HZSM-22、Pt/De-HZSM-22和Pt/De-HZSM-22-NA的H2-TPR譜圖Fig.4 H2-TPR profiles of Pt/HZSM-22,Pt/De-HZSM-22 and Pt/De-HZSM-22-NA catalysts
圖5 催化劑樣品Pt/HZSM-22、Pt/De-HZSM-22和Pt/De-HZSM-22-NA的TEM照片F(xiàn)ig.5 TEM images of Pt/HZSM-22,Pt/De-HZSM-22 and Pt/De-HZSM-22-NA catalysts(a)Pt/HZSM-22;(b)Pt/De-HZSM-22;(c)Pt/De-HZSM-22-NA
以長鏈烷烴正十二烷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Pt/De-HZSM-22-NA、Pt/HZSM-22和Pt/De-HZSM-22催化劑的加氫異構(gòu)化性能,反應條件為:反應壓力2.0 MPa,H2體積流量40 mL/min,質(zhì)量空速2.5 h-1。在不同反應溫度下,3個催化劑的催化性能如圖6所示。由圖6可知:在3個催化劑上,正十二烷的轉(zhuǎn)化率均隨著反應溫度的升高而逐漸增大。當正十二烷轉(zhuǎn)化率達到90%附近時,繼續(xù)升高反應溫度,在3個催化劑上的轉(zhuǎn)化率均略有提升,這可能與異構(gòu)化反應的熱力學限制有關(guān)[19-20]。與Pt/De-HZSM-22-NA 和Pt/De-HZSM-22催化劑相比,Pt/HZSM-22催化劑對正十二烷分子有更高的催化活性。例如,在反應溫度為300 ℃時,正十二烷在Pt/HZSM-22催化劑上的轉(zhuǎn)化率達到了89.6%,而在Pt/De-HZSM-22-NA和Pt/De-HZSM-22催化劑上僅為59.0%和48.2%,若要達到相近的轉(zhuǎn)化率,必須將反應溫度提高到320 ℃。這主要與沸石載體的酸性有關(guān),提高載體的酸性能夠改善金屬催化劑的加氫性能[21]。與De-HZSM-22-NA和De-HZSM-22 相比,HZSM-22載體具有更強的酸中心,以及較多的酸中心數(shù)目,使得臨近的Pt原子具有缺電子特性,更加有利于烷烴分子與Pt發(fā)生化學吸附,促進其反應活性的提高[21]。
另一方面,根據(jù)加氫異構(gòu)化的反應機理,在金屬中心脫氫形成的烯烴中間體,在沸石載體酸中心上形成碳正離子以及完成骨架的異構(gòu)[22]。但是過強的酸中心會導致異構(gòu)分子進一步發(fā)生裂化,降低異構(gòu)體的選擇性及其收率[22]。由圖6可知,Pt/De-HZSM-22-NA催化劑具有較高的異構(gòu)體選擇性,而且Pt/De-HZSM-22-NA催化劑上異構(gòu)十二烷的最佳收率為80.0%,高于Pt/HZSM-22催化劑(70.2%)和Pt/De-HZSM-22催化劑(71.6%)。表2給出了Pt/De-HZSM-22-NA、Pt/De-HZSM-22和Pt/HZSM-22催化劑對長鏈烷烴正十二烷的加氫異構(gòu)產(chǎn)物選擇性分布。由表2可知,十二烷異構(gòu)體占反應產(chǎn)物主要組成部分,意味著ZSM-22沸石載體在長鏈烷烴異構(gòu)化反應中具有很好的擇形選擇性[15-16]。需要注意的是,Pt/De-HZSM-22-NA催化劑的裂化選擇性為10.8%,遠低于Pt/HZSM-22催化劑(21.6%)和Pt/De-HZSM-22(21.1%),這是因為De-HZSM-22-NA載體上具有適量的中強酸中心,降低了裂化選擇性,而HZSM-22具有更多的強酸中心,而且較小的表面積和介孔體積(45 m2/g和0.10 cm3/g),限制了反應分子的擴散,使得異構(gòu)烷烴分子在反應過程中進一步發(fā)生裂化,降低異構(gòu)體的產(chǎn)品收率;另外,雖然De-HZSM-22載體上以弱酸和中強酸中心為主,但是其介孔表面積和介孔體積較小(42 m2/g和0.10 cm3/g),不利于反應分子的擴散,增加了反應分子與酸性中心接觸的機會,且較高的反應溫度也促進反應分子的裂化。此外,Pt/De-HZSM-22-NA催化劑,其具有較高的介孔表面積(101 m2/g)和較大的介孔體積(0.31 cm3/g),大大促進了反應分子的擴散,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裂化反應的發(fā)生。而且,z軸取向縮短的De-HZSM-22-NA載體暴露更多的可利用的十元環(huán)孔口數(shù)目,提高了異構(gòu)體選擇性(Pt/De-HZSM-22-NA,89.2%;Pt/HZSM-22,78.4%;Pt/De-HZSM-22,82.8%)。
圖6 不同反應溫度下Pt/HZSM-22、Pt/De-HZSM-22和Pt/De-HZSM-22-NA催化劑對正十二烷的加氫異構(gòu)化性能Fig.6 Hydroisomerization performance of Pt/HZSM-22,Pt/De-HZSM-22 and Pt/De-HZSM-22-NA catalysts for n-dodecane at different reaction temperatures(a)Pt/HZSM-22;(b)Pt/De-HZSM-22;(c)Pt/De-HZSM-22-NAReaction conditions:T=270-330 ℃;p(H2)=2.0 MPa;qv(H2)=40 mL/min;MHSV=2.5 h-1
表2 正十二烷加氫異構(gòu)化在不同沸石載體負載Pt催化劑上的產(chǎn)物選擇性Table 2 Product selectivity of different zeolite supported Pt catalysts for hydroisomerization of n-dodecane
(1)對納米ZSM-22沸石進行用銨鹽交換、硝酸處理相結(jié)合的方法調(diào)節(jié)沸石的酸性質(zhì)。經(jīng)過處理后,沸石表面的部分鋁物種被脫除,具有適量的中強酸中心。
(2)在對正十二烷的加氫異構(gòu)反應中,Pt/De-HZSM-22-NA 催化劑對正十二烷的轉(zhuǎn)化活性低于Pt/HZSM-22催化劑,與酸處理的De-HZSM-22負載的Pt催化劑活性相近,但其具有最高的異構(gòu)體選擇性。在相同的正十二烷轉(zhuǎn)化率下,Pt/De-HZSM-22-NA 具有更高的異構(gòu)體產(chǎn)品收率。這與沸石載體的織構(gòu)性質(zhì)參數(shù)和酸性質(zhì)密切相關(guān),較高的介孔表面積和適量的中強酸中心,加快分子擴散,減少了裂化反應的發(fā)生;同時,暴露較多可利用的十元環(huán)孔口數(shù)目,提高其異構(gòu)化選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