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構建開放條件下中國天然氣安全保障體系的路徑

        2021-12-22 11:47:06彭盈盈
        天然氣工業(yè) 2021年11期
        關鍵詞:天然氣進口能源

        梁 萌 張 奇 彭盈盈

        1.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2. 中國石油經(jīng)濟技術研究院

        0 引言

        能源安全是關系國家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全局性、戰(zhàn)略性問題,關乎國家繁榮發(fā)展、人民生活改善、社會長治久安,堅持系統(tǒng)思維、構建大安全格局是做好能源安全保障工作的基本出發(fā)點??傮w國家安全觀要求“保障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所需的資源能源持續(xù)、可靠和有效供給”;《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征求意見稿)》中對能源保障與應急能力提出了“增強能源供給保障和應急調節(jié)能力,應對能源供應嚴重短缺、供應中斷以及其他能源突發(fā)事件”的重點要求?!笆舜蟆币詠恚袊陌l(fā)展進入新時代,能源發(fā)展也進入新時代。2020年底發(fā)布的《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fā)展》白皮書中進一步指出,貫徹“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zhàn)略,實現(xiàn)開放條件下能源安全。頂層設計決定發(fā)展道路,上述要求成為中國能源安全工作與問題研究的戰(zhàn)略統(tǒng)領,對于構建能源安全保障體系、提高能源應急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1 新時代天然氣安全形勢

        當前中國能源消費結構中仍以煤炭為主,但能源安全的關鍵在油氣進口。在“30·60”雙碳目標指引下,中國能源革命進入加速期,能源轉型步入快車道。近年來,煤炭替代成效顯著,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比重年均降幅超過1%,天然氣比重則大幅提升[1],并有望成為極為重要的過渡能源[2-4]。然而,當前國際形勢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能源轉型提速與外部環(huán)境不確定性陡增產生耦合效應,面臨全新的能源安全形勢[2]。

        1.1 天然氣需求強勁大幅拉升對外依存度

        天然氣作為清潔、低碳能源,是促進經(jīng)濟增長、社會環(huán)境可持續(xù)發(fā)展、實現(xiàn)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物質基礎。中國天然氣需求旺盛,十幾年來年均增幅達15%[5],2019年突破3 000×108m3,為世界第三大天然氣消費國。2020年雖受新冠疫情影響,中國天然氣需求強勁態(tài)勢不減,增至3 280×108m3,漲幅6.9%,與全球天然氣需求總體萎縮2.5%形成鮮明對照。國產氣仍是中國天然氣供應的主力軍,在國家加大國內勘探開發(fā)力度政策指引、油氣行業(yè)增儲上產“七年行動計劃”的直接驅動下,國內天然氣產能建設取得快速發(fā)展。2020年生產天然氣1 888×108m3,連續(xù)4年保持100×108m3以上的增量。然而,國內產量增速仍不及消費量增速,擴大進口成為中國滿足天然氣消費的主要途徑。自2006年成為天然氣凈進口國以來,中國進口氣量年均增速達50%,2018年躍升為全球最大進口國,2020年進口量超過1 400×108m3。隨著進口增加,天然氣對外依存度持續(xù)攀升,自2006年的2%增長至2020年的43.8%[5],年均漲幅近3%,供應壓力劇增。在“雙碳”目標的倒逼機制下,中國將迎來天然氣行業(yè)快速發(fā)展黃金期,預計天然氣需求將保持快速增長,未來峰值將可能達5 500×108~6 500×108m3[6-10]。與此同時,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預計將突破60%,直逼能源安全心理防線。

        1.2 進口氣源供應不穩(wěn)定極大考驗中國應急能力

        中國40%以上的天然氣依賴進口,近年來突發(fā)事件頻發(fā)對中國天然氣應急能力的考驗愈發(fā)嚴峻。2017年冬季,因進口氣短供造成的用氣緊張直接暴露了中國天然氣供應保障能力的不足與應急能力的短板。2019年1月,因供電基礎設施老化而意外停電,土庫曼斯坦突然降低向中國天然氣供應量,國內再現(xiàn)天然氣供不應求恐慌。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中國天然氣需求受到抑制,被迫壓縮了中亞方向的進口,同比減少21%,但冬季的提前到來和預料之外的“寒冬”,導致中國天然氣消費量短時間內大幅上升,保供壓力驟增。2020年12月底,土庫曼斯坦再次因電力設施故障,臨時中斷向中國的出口,中國天然氣供應再次經(jīng)受“寒顫”。面對海外氣源供應不穩(wěn)定性、季節(jié)性矛盾突出等問題,中國天然氣應急保障體系與應急能力問題尤為值得關注和深思。

        1.3 全球供需格局調整增大天然氣保供壓力

        中國天然氣消費量的過快增長導致了可獲得能力的降低[11],尤其是考慮到新冠疫情導致全球油氣上游投資削減約30%,液化天然氣(LNG)市場受缺乏FID、新投產項目推遲等因素影響,未來全球油氣市場很可能出現(xiàn)供不應求的局面[12]。據(jù)Rystad Energy預測[13],2040年全球LNG進口量較2020年將增加98%,但產量僅增加79%,國際天然氣市場供需矛盾將更加突出。近年來為滿足國內天然氣需求的增長,中國加大了LNG的進口,其在天然氣進口總量中的比重從2015年的44%增加至2020年的66%。并且有望在2025年成為全球最大LNG進口國[14]。在此趨勢下,中國天然氣進口劣勢將更加突顯,供應安全面臨較大風險。另外,隨著全球能源消費中心“東移”,亞太地區(qū)天然氣進口市場競爭加劇,各進口國的天然氣供應安全穩(wěn)定性呈現(xiàn)出總體下降的趨勢[15],天然氣再次面臨嚴重短缺的風險持續(xù)攀高[16]。在“30·60”雙碳戰(zhàn)略目標指引下,我國同步推進天然氣與可再生能源深度融合發(fā)展,雖然天然氣大范圍短缺的風險總體可控,但不排除突發(fā)性、短期性、地域性短缺的情況以及由此引發(fā)的系列連鎖問題。尤其對于大力推進能源轉型的歐洲,罕見地陷入能源危機,導致歐洲氣價一路上漲并突破1 000美元/(1 000 m3)、電價暴漲數(shù)倍,嚴重損害了歐洲的能源產業(yè)與經(jīng)濟發(fā)展。其背后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全球天然氣市場供不應求,另一方面則是俄美歐的地緣博弈,導致歐洲天然氣應急能力不足。

        1.4 中美關系成中國能源安全最大影響因素

        國際格局進入大調整時期,地緣沖突與大國博弈日趨加劇,復雜的國際環(huán)境將使能源安全問題被激化并產生放大效應,加劇中國天然氣供應安全形勢的不確定性并帶來嚴峻挑戰(zhàn)。尤其是2021年以來,隨著南海地區(qū)地緣局勢越發(fā)緊張,南海航道作為中國最重要的LNG進口通道,面臨的安全風險和挑戰(zhàn)持續(xù)加大,直接威脅著中國的天然氣供應安全。

        2 進口天然氣供應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世界正經(jīng)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背景下,中國能源安全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能源地緣政治理論認為,資源、通道、市場是組成能源地緣政治的三組分,也是分析能源安全問題的三要素,筆者以此為基礎分析中國進口天然氣供應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天然氣來源穩(wěn)定性風險偏高

        目前中國構建了面向不同資源地的四大能源戰(zhàn)略通道,但主要資源國風險偏高,進口渠道較為單一,存在接替氣源不足風險:①LNG進口受大國博弈影響。中國LNG主要來自澳大利亞,近15年該國貢獻了中國23%的進口氣,中美、中澳關系均影響著該供應鏈的穩(wěn)定性,尤其是2021年4月澳大利亞政府無故取消了兩份與中國簽署的“一帶一路”協(xié)議后,中國宣布無限期暫停中澳戰(zhàn)略經(jīng)濟對話機制下一切活動,中澳經(jīng)貿關系急劇降溫。②中亞管道氣進口受地緣政治影響。管道氣主要依賴西北通道,氣源定位于中亞,占中國進口總量的39%,但該地區(qū)深受俄羅斯、美國、歐盟等戰(zhàn)略力量地緣博弈影響,政治穩(wěn)定性直接影響著中國天然氣進口[17]。③中俄東部管線受氣源不足影響。從氣源的可持續(xù)性看,2020年俄羅斯媒體曾曝出,中俄天然氣管道東線的氣源氣田面臨資源不足問題[18-19],因此,俄方才積極推進氣源為亞馬爾半島的中蒙俄天然氣管道,這一說法不論是對于當前已經(jīng)簽署的380×108m3合同落實還是未來60×108m3增供的前景,都值得重視。④資源國社會現(xiàn)狀影響。一些資源國在政府治理能力與社會環(huán)境方面仍有改善提升空間,部分相關國家的清廉指數(shù)排名全球100位以后,影響中國在資源國的上游合作與氣源穩(wěn)定性。⑤資源國戰(zhàn)略影響。烏茲別克斯坦[20]、緬甸[21]受本國天然氣資源和發(fā)展戰(zhàn)略影響,未來均極有可能從天然氣出口國轉變?yōu)閮暨M口國,而哈薩克斯坦致力于天然氣的國內利用與消費,未來該國向中國的天然氣出口能力同樣面臨降低的風險。

        2.2 天然氣進口通道穩(wěn)定性不高

        目前中國天然氣進口通道普遍存在著過境國或地區(qū)的社會穩(wěn)定性不好、地緣政治矛盾與沖突頻發(fā)等問題。對于西北通道的過境國,2017年的中亞天然氣短供引起的用氣緊張直接原因便是過境國下載中國進口天然氣。未來隨著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天然氣消費量的增加,不排除在冬季用氣高峰再次發(fā)生下載中國進口天然氣的突發(fā)情況。其次,中緬天然氣通道同樣面臨過境運輸安全風險,緬甸北部的民族沖突對于該通道是一種長期的潛在威脅。

        通道的多元化是緩解通道穩(wěn)定性差的重要途徑。雖然近年來中國加快了多元化天然氣進口通道的建設,但實際效果并不理想,仍高度依賴海上通道,天然氣進口通道集中程度不降反升(圖1)。其中,南海是中國進口中東、北美、亞太等地區(qū)LNG的關鍵要道,運輸量的增加與南海地區(qū)地緣政治環(huán)境急劇下滑形成對沖,給南海通道平添了更多的安全壓力[22]。據(jù)IEA估計,未來幾年內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LNG進口國[14],由于LNG來源集中在澳大利亞、卡塔爾等較遠地區(qū),進口方向比較單一。LNG對南海通道依賴性的增加,對中國應對海上突發(fā)事件構成巨大壓力。因此構建安全的、應急能力強的天然氣通道體系任務迫在眉睫。

        圖1 中國進口天然氣的通道來源構成圖

        2.3 中國天然氣市場應急能力的提升空間大

        面對氣源與通道方面的突發(fā)狀況,中國天然氣的應急能力短板主要來自國內與國外兩方面。

        國內主要體現(xiàn)在中國氣田短時間內快速增產的能力和天然氣儲備。由于近年來中國加快了國內天然氣資源的勘探開發(fā)力度,氣田基本處于滿負荷生產狀態(tài),幾乎沒有可用的剩余產能。從國內儲備看,截至2020年底,全國建成地下儲氣庫(群)14座[3],設計儲氣能力達237×108m3,占消費氣量的比例僅為7.0%,與世界平均水平10.7%仍存較大差距,與歐盟(21.0%)、美國(17.5%)、俄羅斯(18.4%)等差距更大。因此,與全球天然氣最大進口國、第三大消費國身份相比,中國儲氣庫規(guī)模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國外應急能力部分主要體現(xiàn)在進口氣源切換與進口通道富余量的調節(jié)能力。整體來看中國的天然氣進口體系,具有通道與資源來源一對一的剛性匹配特征,并沒有實現(xiàn)通道的國際屬性,尤其是對于地緣政治風險較高的資源國、過境國,沒有做好可選擇性、可替代性的研究與規(guī)劃。當某條通道的主要氣源國出現(xiàn)供應風險時,基本無其他可替代的氣源,重要氣源國與跨境通道之間屬“一損俱損”關系,不利于中國的天然氣供應安全。

        3 油權理論視角保障天然氣供應安全的主要路徑

        當前,國際能源格局已發(fā)生深刻變化,國際能源市場的重心開始轉向需求側,進口國的市場優(yōu)勢增加。這一轉變有利于中國的能源安全體系建設,尤其是作為全球最大天然氣進口國、未來天然氣消費量增速最快國,中國注定將成為國際天然氣市場競相爭奪的焦點,在全球天然氣消費市場的影響力將進一步增大。因此,應抓住這一戰(zhàn)略時機,充分合理地利用手中的結構性權力,以能源安全新戰(zhàn)略為指導,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huán)發(fā)展格局為理念,堅持系統(tǒng)思維,增強能源產業(yè)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打造開放條件下天然氣能源安全體系。

        在國際能源體系中,能源地緣政治的核心是以油氣資源要素為重要組成的能源權力[23-24],在當前全球能源消費結構下,能源權力的關鍵為油權。能源安全問題是能源地緣政治在國家利益方面的映射,因此能源權力已經(jīng)成為分析國家能源安全問題的新工具。筆者基于油權理論[25-27],認為天然氣安全的主導權在于對天然氣資源、通道、市場的掌控力與影響力,分別基于資源、跨境通道、市場三個維度提出了構建開放條件下天然氣安全保障體系的主要路徑。

        3.1 天然氣資源

        核心是深化對海外氣源的戰(zhàn)略主導性掌控與可獲得性保障,打造中國對海外油氣的資源權。由于資源國具有源頭主動優(yōu)勢,為提升中國天然氣的供應安全與可靠性,應通過多元化的途徑降低總體風險,避免形成過度依賴,分散安全風險。

        3.1.1 擴大進口氣來源

        考慮到現(xiàn)有可獲得的天然氣不足以滿足中國經(jīng)濟中長期發(fā)展需求,仍需挖潛以獲取更大、更多的供應來源。對于陸上來源,與包括俄羅斯、土庫曼斯坦在內的伙伴國深化天然氣合作,繼續(xù)擴大貿易量的同時進一步挖掘新的陸上供氣來源。對于海上來源,加大北非、拉美、北美等資源地LNG的貿易往來。在做大規(guī)模的同時,還應從結構上優(yōu)化進口來源,降低對政治不穩(wěn)定地區(qū)的天然氣進口比例和依賴度。

        3.1.2 加強與重點資源國的戰(zhàn)略合作

        從資源情況、對華關系等角度,分級別遴選出一批重點資源國,加大投資合作。以俄羅斯、土庫曼斯坦、卡塔爾、伊朗為例(表1),從資源潛力看,四國的天然氣儲量占全球的57.9%,儲采比均高于全球平均值,未來具有很好的天然氣增產前景;從政治關系看,土庫曼斯坦為永久中立國,其他三國均為俄羅斯主導的天然氣出口國論壇(GECF)成員國,因此與中國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礎與發(fā)展前景。具體措施上,一方面應加大與重點資源國的上游合作,助其提升天然氣產量與出口能力,營造供應充足的市場氛圍,合力推進買方市場的形成;另一方面,從供、輸、儲、銷全產業(yè)鏈的角度,加大與重大資源國合作的嵌入深度,提升相互間利益關聯(lián)度,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打造與沿線主要國家的能源合作戰(zhàn)略伙伴關系。

        表1 2020年主要資源國天然氣情況表[1]

        3.2 跨境通道

        關鍵是優(yōu)化天然氣戰(zhàn)略通道格局的結構,旨在提升進口通道體系的多元化程度、可選擇性以及自由切換能力,根本在于通過提高我國的通道權力,實現(xiàn)應急能力的建設。受地理環(huán)境限制,中國的進口天然氣對國際通道依賴嚴重,因此要高度重視進口氣的境外運輸安全保障。對于戰(zhàn)略通道項目,應當更多地從政治、經(jīng)濟和外交等角度全面考慮,而不是僅僅追求經(jīng)濟利益。需要強化與過境國的合作,不斷擴大與哈薩克斯坦、緬甸等關鍵過境國的合作領域、提升合作深度,形成利益紐帶關系,實現(xiàn)安全戰(zhàn)略互保。通道的布局應根據(jù)資源點定位,打造與全球主要天然氣資源國之間多元化的戰(zhàn)略通道布局,以此提升中國與不同地區(qū)間的天然氣基礎設施的互聯(lián)互通程度。

        不斷提升中國的天然氣通道國地位。具體來看,定位俄羅斯(含北極)、中亞(含里海)、中東(含北非)三大天然氣資源地,在保障國內市場前提下,進一步面向東北亞、南亞市場,聯(lián)合規(guī)劃建設跨境管道、LNG轉運站等基礎設施,最終打造成為天然氣過境國、貿易中轉國、市場中樞國,構建中國天然氣大通道格局(圖2)。具體包括:①以西北天然氣通道、中俄陸上天然氣通道、中緬天然氣通道、中巴天然氣通道為代表的陸上天然氣通道;②以南海通道、跨太平洋海上通道、海上北向通道為核心的海上天然氣通道;③以中朝韓日天然氣通道、中緬孟印天然氣通道為代表的過境我國的天然氣跨境運輸通道;④以西氣東輸項目為基本骨架的國產氣轉運通道。

        圖2 中國天然氣大通道的戰(zhàn)略布局及各通道輸送能力示意圖

        3.2.1 做優(yōu)西北天然氣通道

        充分依托“兩個永久”的戰(zhàn)略環(huán)境,即土庫曼斯坦永久中立國身份、中哈永久戰(zhàn)略全面伙伴關系,打造以土庫曼斯坦為穩(wěn)定氣源、以哈薩克斯坦為穩(wěn)定過境國的大西北通道。從來源方面,將土庫曼斯坦列為對中國天然氣安全具有戰(zhàn)略意義的重點資源國,繼續(xù)加大土庫曼斯坦氣源的可獲得性。尤其是在2021年5月6日,中土雙方明確表示要加強天然氣等能源合作,深化互聯(lián)互通合作,為中土能源合作注入新的活力。在新時代背景下,基于中土間已有天然氣管道設施(A/B線、C線年總運輸能力達550×108m3),進一步開拓連接區(qū)域內的其他國家,除了已有的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可探索建設跨里海南北管道,連接里海地區(qū)的海上氣田,包括伊朗北部、阿塞拜疆、土庫曼斯坦濱里海地區(qū)、俄羅斯里海地區(qū)等。

        從通道布局方面,進一步提高西北通道路徑的多元化程度,防止形成對單一過境國的絕對依賴、高度依賴,如已動工的中亞天然氣管道D線(年運輸能力達300×108m3)應盡快推進并探索擴能潛力,深化研究土哈直連的天然氣管道奧卡雷姆—阿拉山口管道建設的可行性等。探索依托土庫曼斯坦與伊朗間的現(xiàn)有管道,將西北通道進一步延伸至中東地區(qū)的可能性。

        3.2.2 打造中俄之間的多元化大通道

        俄羅斯作為天然氣重點資源國、天然氣凈出口大國,對中國天然氣安全具有戰(zhàn)略意義。應以新時代中俄全面戰(zhàn)略協(xié)作伙伴關系為契機,加大與俄羅斯天然氣通道互聯(lián)互通,將其打造成為中國陸上天然氣的關鍵保障國。著力推進中俄天然氣管道東線(含擴能項目)、遠東線、中蒙俄天然氣管道等連接不同俄羅斯氣源地的通道建設,力爭將中俄之間陸上天然氣管道年輸送能力提升到1 000×108m3~1 500×108m3。

        聯(lián)手俄羅斯重點打造我國海上北向通道,以北極航道為代表,提升中國對北極天然氣資源的可獲得力與國際通道主導權。北極地區(qū)的資源開發(fā)與航道建設是未來俄羅斯發(fā)展的戰(zhàn)略重點。該地區(qū)天然氣資源極為豐富,僅俄羅斯掌控的海上天然氣資源量就達到84×1012m3[28],俄羅斯在該地區(qū)已規(guī)劃了數(shù)個大型LNG項目,計劃至2035年北極地區(qū)LNG產量提升至9 100×104t。北極航道將是俄羅斯向亞太地區(qū)出口LNG的核心通道,還可直通歐洲,在天然氣市場逐步全球化的趨勢下,未來歐洲過剩的LNG可通過北極航道直接轉移至亞太市場。因此,與俄羅斯一同開展北極地區(qū)開發(fā)和航道建設,同時推動中國沿海地區(qū)LNG轉運設施的建設,積極構筑我國在北極地區(qū)多個LNG項目的參與度(建議我國年可控權益為2 000×104~3 500×104t)不僅能夠提升中國獲取北極天然氣的能力,還可提高中國在亞太天然氣市場的地位與影響力。

        3.2.3 做大中緬天然氣通道

        緬甸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地緣政治上對于中國具有重要意義,應將其定位為中國重點的天然氣過境國,打造成為中東、北非LNG進入中國的西南戰(zhàn)略前沿,分擔南海通道運輸?shù)陌踩珘毫?。以中緬天然氣管道為基礎,繼續(xù)加大在緬甸LNG接收裝置、儲氣設施、管道等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建成具有一定過境運輸能力的國際通道,一方面滿足中國的用氣需求,另一方面還可進一步將中國建設成為中東、北非LNG出口東北亞的陸上中轉國,通過提前上岸、提前氣化便捷運輸,有效規(guī)避LNG必須船運經(jīng)過馬六甲海峽的安全風險。

        3.2.4 適時推進中巴天然氣通道建設

        巴基斯坦地理位置優(yōu)越,是國際能源通道的十字路口,可視作中國獲得中東、北非能源的前哨。同時巴基斯坦是中國的全天候戰(zhàn)略合作伙伴,積極探索推進中巴天然氣管道的規(guī)劃、建設,有助于直接推動中巴經(jīng)濟走廊建設。

        巴基斯坦高度重視本國天然氣設施建設,已規(guī)劃的項目包括連接土庫曼斯坦的土庫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TAPI)管道、連接伊朗的伊朗—巴基斯坦—印度(IPI)管道等,目前還與俄羅斯開展合作,計劃建設巴國境內南北方向的天然氣管道“巴基斯坦流”,這些為中國擴大新的氣源及通道提供了機會。應主動聯(lián)合巴基斯坦、伊朗、俄羅斯,以巴基斯坦境內管道為基礎,投資建設LNG氣化設施,建設中巴天然氣通道,進一步接入中東地區(qū)的氣源。

        3.2.5 提前布局中緬孟印天然氣通道

        抓住俄羅斯迫切希望打開南亞天然氣市場、俄印能源合作持續(xù)升溫的重要戰(zhàn)略機遇期,聯(lián)合兩國建設貫穿北極、俄羅斯、東北亞、南亞的天然氣運輸大通道。通過融合中緬天然氣管道和熱議中的緬甸—孟加拉國—印度管道[43]的職能,規(guī)劃構建中國—緬甸—孟加拉國—印度天然氣管道,將中國打造成俄羅斯天然氣出口南亞的中轉國,成為中緬孟印經(jīng)濟走廊的重要組成,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在南亞地區(qū)走深走實。屆時,俄羅斯北極地區(qū)的LNG可提前從中國沿海地區(qū)上岸,依托中國陸上管網(wǎng),向南亞地區(qū)輸送天然氣,可有效避免南海、馬六甲海峽的戰(zhàn)略安全風險。

        3.2.6 合力構建聯(lián)動東北亞的中朝日韓天然氣通道

        依托中日韓經(jīng)濟走廊,構建連接中、朝、日、韓的天然氣管網(wǎng),實現(xiàn)東北亞地區(qū)天然氣市場的互聯(lián)互通。以中國為過境國,建設俄羅斯天然氣產地與東北亞間的出口戰(zhàn)略通道,并接駁中朝韓陸上管道、中韓日海上管道等潛在延伸項目,形成跨東北亞地區(qū)的天然氣管網(wǎng)。依托中國的跨境管道,進一步探索成為中亞—里海天然氣出口日韓的貿易中轉國,可研究天然氣串換、國產氣轉外銷等各類模式,提升中國在東北亞地區(qū)的能源樞紐地位。

        3.3 天然氣市場

        重點是推進中國天然氣市場雙循環(huán)格局的形成,實現(xiàn)國內國際市場的深度融合與相互依賴,形成中國在區(qū)域乃至國際市場層面的市場權。對于中國發(fā)展方式,國家層面強調要“注重需求側改革,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chuàng)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tài)平衡”。因此,應將國內消費市場作為發(fā)力點,繼續(xù)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充分激活中國內部市場的活力。抓住后疫情時代國際能源體系主動權向消費側傾斜的有利時機,擴大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間的聯(lián)動,通過吸引外部競爭主體,高質量推進“X+1+X”的市場體系建設,打造機制成熟的、充分競爭的天然氣市場,最終形成以國內大循環(huán)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huán)相互促進的新發(fā)展格局。

        3.3.1 開放中國天然氣銷售市場

        向外國公司開放國內天然氣供銷市場終端,吸引外資、外商在中國設立獨資、合資天然氣銷售公司,參與中國天然氣市場的供應銷售,為國內天然氣產供儲銷大循環(huán)注入活力。發(fā)揮資源國企業(yè)氣源穩(wěn)定、成本低廉的優(yōu)勢,在堅持天然氣價改“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原則基礎上,為資源國及其企業(yè)打開通往出口市場的“最后一公里”,通過將資源國的利益鏈從其本國境內延伸至中國銷售市場,一方面可以提高資源國與中國市場間利益的嵌入深度,調動資源國的積極主動性,形成中國天然氣市場充分競爭的格局;另一方面有助于推進解決當前中國面臨的陸上管道氣進口價格“倒掛”、進口LNG“亞洲溢價”、進口氣定價機制不合理等問題,減少中國因合作機制問題帶來的不必要的經(jīng)濟損失。將中國能源安全保障模式從“走出去”獲取資源,逐步轉變?yōu)閷①Y源“引進來”,形成開放條件下的能源安全新模式。

        3.3.2 開放中國的儲氣庫等基礎設施

        秉承共建、共享的理念,與外國企業(yè)在包括跨境管道、LNG接收站、儲氣庫等的天然氣儲運環(huán)節(jié)開展深度合作,向外國企業(yè)開放中國境內的天然氣基礎設施。通過激發(fā)外國企業(yè)參與中國天然氣基礎設施的積極性,可以為中國內部市場提供更多潛在儲備氣源。

        1)與資源國、消費國聯(lián)合建設上文提到的面向東北亞、南亞的過境中國的天然氣管道,通過靈活的運營模式、優(yōu)惠的運輸費率吸引各國參與。

        2)中國的LNG接收站大多是本國企業(yè)投資建設自行運營,國際化程度不高,利用效果不優(yōu)。考慮到未來中國規(guī)劃的LNG接收站能力達3 000×104t,可在新增LNG接收站的建設與運營方面,利用市場優(yōu)勢吸引資源國尤其是LNG出口大國的企業(yè)加入,采用合資建設、聯(lián)合運營等國際合作管理模式,推動中國沿海地區(qū)LNG氣化站及其相關設施的建設,高質量促進中國LNG進口能力的提升。

        3)提升儲氣庫在中國天然氣調峰保供中的地位。目前儲氣庫在我國調峰中的貢獻率僅為39%。根據(jù)儲氣能力占消費量10%的指標要求,未來至2030年中國的儲氣庫規(guī)模至少應達600×108m3。如果達到美國、俄羅斯、歐盟等主要天然氣消費經(jīng)濟體的水平,則需要提高至950×108m3。因此,未來中國的儲氣庫建設任務仍較為艱巨。應解放思想,借鑒歐洲的經(jīng)驗,通過吸引外國資本、企業(yè),推進中國儲氣庫的建設與利用。對于儲氣庫的運營方式,可將儲氣庫提供給外國天然氣銷售企業(yè)獨自運營,或者為外國企業(yè)提供儲氣服務等。

        3.3.3 將中國打造成本地區(qū)的天然氣貿易樞紐國

        靈活實施國內天然氣市場的發(fā)展戰(zhàn)略,發(fā)揮中國與中亞、俄羅斯接壤的地理優(yōu)勢,依托龐大的過境運輸管網(wǎng),探索實施中國國產天然氣出口、天然氣串換等各類貿易形式,實現(xiàn)天然氣經(jīng)中國的大規(guī)模流動。首先,吸引外資和企業(yè)參與中國國內天然氣上游產業(yè)鏈,加快提升中國非常規(guī)天然氣的勘探開發(fā)力度。其次,推進中國天然氣的出口,依托中國便利的地理位置與近市場優(yōu)勢,探索中國天然氣向東北亞、南亞出口的可能性。再次,加快與俄羅斯、土庫曼斯坦等重點資源國合作,在中國發(fā)展天然氣深加工與利用,發(fā)揮中國在亞太地區(qū)的樞紐地位,進一步出口天然氣化工品、氫氣等各類高附加值產品,提升中國在國際能源產業(yè)鏈中的嵌入度。

        4 結論

        1)解放思想,從國內國際雙循環(huán)的角度,加快推進國際合作,既重視外部安全,又重視內部安全,構建開放條件下的天然氣供應安全保障體系。一方面,通過“走出去”,進一步提高中國對海外天然氣資源的可獲得性;另一方面,通過將資源主體及資源“引進來”,提高國內市場的應急能力。

        2)加快多元化通道建設,提升中國在地區(qū)天然氣貿易中的中樞地位。首先,豐富中國現(xiàn)有的天然氣進口通道,以全球重點資源國為落腳點,打造與俄羅斯、土庫曼斯坦、伊朗、卡塔爾之間的可選擇性高、多元化的天然氣戰(zhàn)略大通道。繼續(xù)做大并豐富現(xiàn)有通道氣源,提前謀劃打通中國獲取伊朗天然氣資源的經(jīng)絡。將中緬天然氣通道、中巴天然氣通道作為中國面向中東、北非氣源的過境運輸通道,減緩南海通道的安全壓力。其次,探索打造中國作為俄羅斯、中亞天然氣出口東北亞、南亞的過境國地位,布局中朝韓日天然氣通道,結合我國沿海的LNG供應與調配體系,構建泛東北亞天然氣供應網(wǎng)絡。再次,推動我國與南亞的聯(lián)動,聯(lián)合構建中緬孟印天然氣通道,打通東亞、南亞的天然氣大動脈。在此過程中實現(xiàn)中國的天然氣總進口能力4 200×108~6 500×108m3,年過境出口能力500×108~800×108m3。最終,構建以中國、日本、韓國、印度等亞太最主要天然氣進口國(含潛在)在內的天然氣安全綜合體,并形成覆蓋俄羅斯、中亞、中東等主要資源地、由多元化國際通道組成的大能源安全供應體系,實現(xiàn)能源合作的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切實維護共同的安全利益與發(fā)展利益。

        3)開放中國國內的天然氣產業(yè)鏈,加大外部資源對國內循環(huán)的參與度。為資源國企業(yè)量身打造適合中國市場特色的“全產業(yè)鏈天然氣合作”,有利于中國與資源國間跨國項目的一體化談判,提升總體效益,推進一批戰(zhàn)略項目的快速實施。一方面重點向資源國企業(yè)開放中國的天然氣銷售市場,將資源國的利益關切引入到中國市場內部,提升中國市場的競爭性與成熟度。另一方面,向外國企業(yè)開放中國的天然氣勘探開發(fā),充分利用外資、技術及管理經(jīng)驗,提升中國國產氣的經(jīng)濟性與競爭力;與外國企業(yè)攜手一道推動中國儲氣庫等天然氣基礎設施的建設,助推多元化市場格局的形成,提高中國的天然氣應急能力。

        猜你喜歡
        天然氣進口能源
        第六章 意外的收獲——石油和天然氣
        第六章意外的收獲
        小學科學(2020年5期)2020-05-25 02:58:24
        石油和天然氣
        用完就沒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家教世界(2019年4期)2019-02-26 13:44:20
        天然氣:LNG價格已經(jīng)開始預熱了么?
        能源(2018年8期)2018-01-15 19:18:24
        福能源 緩慢直銷路
        數(shù)據(jù)進口
        汽車縱橫(2017年3期)2017-03-18 11:21:22
        數(shù)據(jù)—進口
        汽車縱橫(2016年9期)2016-10-27 12:48:07
        數(shù)據(jù) 進口
        汽車縱橫(2016年8期)2016-09-24 15:39:05
        我國天然氣真的供大于求嗎?
        石油知識(2016年2期)2016-02-28 16:19:41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无码95| 国模冰莲极品自慰人体| 2021国产精品国产精华| 9191在线亚洲精品| 亚洲一码二码在线观看| 亚洲色图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乱人激情h在线观看| 国产女人成人精品视频| 区一区一日本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 78成人精品电影在线播放| 国产麻豆放荡av激情演绎| 日本人妖熟女另类二区|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一| 综合网五月| 亚洲综合av一区在线|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清纯| 亚洲av综合av国产av| 一本一道AⅤ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伦理久久一区| 成 人 免 费 黄 色| 好男人视频在线视频| 日本精品人妻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观看不卡| 在线播放免费播放av片| 国产精品九九热| 日韩一区二区av伦理|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无码按摩店 | 亚洲图片日本视频免费| 日本免费不卡一区| 美女被搞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p站| 国产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版| 亚洲日产AV中文字幕无码偷拍| 黄色一区二区三区大全观看| 日韩欧美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色戒| 日本人妻高清免费v片| 欧美成人看片一区二区三区尤物 |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