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爍標
摘要:本文簡要分析了巖土勘察的應用價值,從工程地質測繪、勘探方式、原位測試、室內(nèi)實驗、現(xiàn)場檢驗等方面對技術應用流程加以說明,以具體工程為例,詳細分析了勘察技術的具體運用。
關鍵詞:巖土工程;巖土勘察
1.引言
巖土勘察屬于巖土工程建設過程重要技術之一,對工程設計和施工均有影響,對技術運用要求較高。從業(yè)人員需要掌握勘察技術的應用流程,為獲得精準的勘測數(shù)據(jù)提供支持。
2.巖土勘察的價值
第一,與巖土和勘察和巖土工程相關的技術不但種類多,而且技術復雜,影響技術應用質量的因素眾多,各種技術都存在難以替代價值。其中巖土勘察處于核心地位,屬于所有工程技術運用過程的基礎,其他技術的運用需要以勘查技術為準才能順利進行。
第二,巖土勘察和巖土工程二者聯(lián)系緊密,勘察的目的為獲取工程區(qū)域地下的水文信息和土質結構信息等,運用勘查技術,可獲得精準的勘測數(shù)據(jù)。相關人員以其數(shù)據(jù)為基礎展開其他工作,指導巖土工程順利進行??辈爝^程按照勘察場地巖土特點,可劃分為三個等級。具體如表1所示:
3.巖土工程技術中巖土勘察的應用
3.1工程的地質測繪
地質測繪通常發(fā)生在初步勘察以及可行性研究等階段,之后在詳細勘察環(huán)節(jié)就具體問題加以補充,探測過程需要利用遙感影像相關資料。初步勘察使用1∶2000~1∶10000的測繪比例尺,可行性研究階段選擇1∶5000~1∶50000的測繪比例尺。同時,針對巖土工程可能產(chǎn)生巨大影響的地質條件,比如斷層、洞穴或者軟弱夾層等,可適當擴大比例尺。在觀測點的選擇方面要具有代表性,并在地層分界處、標準層、地質構造線、地下水露頭以及地層分界線位置均需設置觀測點。最大限度利用天然露頭或者人工露頭,若數(shù)量不多,可適當設置探坑以及探槽等。定位觀測點階段,可利用目測法或者儀器法,在巖性分界線、不良地質、巖性分界、地下水露頭等特殊觀測點必須用儀器定位[1]。
3.2勘探方式
(1)鉆探方式。利用鉆探方式,要充分結合巖土項目勘察要求,常選擇回轉巖芯這一鉆探方式。孔徑大小、取樣需求以及抽水實驗各項需求高度相符,鉆孔深度應深入目的層下方距離3m~5m,測量過程精度不超過±5cm。在巖樣采樣率方面,需要保證巖體相對完整,粉土和粘性土含量高于80%,各類破碎巖體、石土和砂土高于65%,針對軟弱夾層以及滑動帶等特殊位置,可利用雙層巖心管實現(xiàn)連續(xù)取芯。使用雙層巖心管,巖心管口徑為75mm。鉆探過程嚴格按照要求,對所取巖樣、土樣和水樣原位測試。針對受力層的取樣,需要和原位測試之間間距1m~2m。單點巖土取樣,測試數(shù)據(jù)應大于等于6組。由專業(yè)人員對巖芯數(shù)據(jù)及時編錄。
(2)井探和槽探。巖土勘探過程,如果使用鉆探方式難以查明地下隧道、斷層和滑坡等情況,可利用井探或者槽探等方式完成勘探。需注意,探井深度的設置須按照工程要求,如地下水位或者豎井長度等綜合確定。
(3)物探方式。利用物探方式展開巖土勘測時,需要按照勘測巖土的規(guī)模、埋深和周圍介質存在的物性差異,結合勘察規(guī)范,選擇綜合探測方法,判斷巖土性質,并進行鉆孔驗證。巖土工程的勘察環(huán)節(jié),物探技術屬于勘探手段之一,同時也是原位測試的方法之一,能夠對巖土彈性模量、電阻率、腐蝕性、波速和放射參數(shù)進行測定。
第一,多道瞬態(tài)面波技術的應用,利用這種技術能提升采集信息的水平。面波主要在介質的表面?zhèn)鞑?,不同的介質條件下,傳播速度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利用這種技術能提升勘察的效率。如果地面受到一定的沖擊,那么能利用多道瞬態(tài)面波進行檢測,而后結合傳感器收集必要的信息,這樣能獲得關鍵的數(shù)據(jù)。根據(jù)相關的條件分析信息,明確巖土土質結構和數(shù)據(jù)的關系,分析曲線的變化,了解巖土的具體情況,明確地質條件。第二,高密度電阻率技術的應用。在勘察過程中,高密度電阻率技術能發(fā)揮良好的作用。利用這種技術的過程中,首先針對勘察地點施加電場,而后檢測傳導電流的實際分布情況,結合數(shù)據(jù)分析巖土的性質。地下部分的電流分布情況各不相同,受到了高密度電阻率技術的影響,在野外收集數(shù)據(jù)的過程中,應準確測量地表電阻率。第三,橫波反射技術的應用。利用橫波反射技術檢查勘察的效果。不同地質的區(qū)域,震波的傳播特點各不相同,進而能判斷巖土的性質。在應用這個技術的過程中,地震波的傳播速度存在差異,進而出現(xiàn)明顯的反射。同時,通過計算反射波的速度、相位和振幅等數(shù)據(jù),了解地質結構,利用相關的數(shù)據(jù)進行準確判斷。利用橫波反射技術能顯著提升巖土勘察的精度。
3.3原位測試
原位測試環(huán)節(jié),需要結合工程巖土條件以及設計要求,選擇合適的測試方法。按照測試類型區(qū)分,可劃分為荷載、旁壓、靜力觸探、十字板剪切、圓錐觸探、標準貫入、現(xiàn)場剪切、波速測試等類型測試方法。當前,標準貫入屬于應用范圍較廣的測試方法,利用此方法可對巖石風化度、粉土和黏性土發(fā)生液化可能性加以判斷,最終對巖土變形參數(shù)進行確認,確認地基承載力。標準貫入這一方法是利用落錘能量,在巖土當中打入特定尺寸貫入器,并按照貫入擊數(shù),確定巖土性質,判斷黏土密度和狀態(tài),對砂土承載力以及單樁承載力進行確認,還可對巖土變形參數(shù)以及砂土和粉土液化情況全方面判斷,可應用在粘性土、沙土以及粉土勘察當中。
3.4室內(nèi)實驗
室內(nèi)實驗主要是對巖土物理性質展開試驗,同時對土固結、抗剪強度、動力性質、水質和巖石等展開分析,結合實驗結果,判斷巖石的力學指標。力學指標應用如表2所示:
3.5現(xiàn)場的檢驗和監(jiān)測
巖土工程的現(xiàn)場檢驗伴隨施工過程進行,重點內(nèi)容如下:第一,機槽檢驗;第二,地基檢驗,主要是利用超聲波、荷載等實驗方式進行檢驗;第三,地基處理質量檢驗,主要利用波速測試、觸探以及旁壓實驗完成;第四,監(jiān)測地基變形以及建筑沉降;第五,監(jiān)測不良地質以及地質災害;第六,監(jiān)測地下水動態(tài)需注意監(jiān)測時間應大于1個水文年[2]。
4.巖土勘察技術的實踐運用
4.1項目概況
某巖土工程的建筑面積4670m2,項目所在區(qū)域水文地質條件復雜,為確保建筑施工環(huán)節(jié)安全,需要勘查人員在施工之前對該區(qū)域水文和地質信息展開勘察,測繪地質信息,制訂取樣勘測方案,以獲取高度精準的地質學數(shù)據(jù)參數(shù),為工程施工質量和安全奠定基礎。
4.2勘察技術應用
(1)測繪地質。地質測繪屬于巖土勘察首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基礎環(huán)節(jié),對于項目設計與可行性研究等工作影響較大。該項目結合建筑建設需求,利用地質觀察,并融合地質分析相關理論,對于不同地質信息逐一觀測,并展開描述和分析,保證取樣勘測環(huán)節(jié)順利進行。
(2)勘察取樣。探測過程取樣勘察屬于常用技術之一,主要利用鉆探坑探系列方式,定量分析工程所處巖土環(huán)境、巖土分布和性質等,保證勘測結果準確度。應用鉆探、坑探相關技術之前,可先利用物探技術,了解巖土內(nèi)部土層變化、土層分布和地下水類型、埋深等信息,為鉆探提供依據(jù)。之后編制鉆探方案。因為該項目水文情況復雜,需要對探井單獨挖設,并且探槽的外設難度也相對較高。結合具體情況,該項目選擇鉆孔取土器,取樣過程從鉆口中心完成??紤]到項目施工對于土樣等級的要求相對較高,故此,選擇標準敞口并帶自由活塞直徑108mm的薄壁取土器。按照地下水位分布,選取不同的鉆進方式。在水位上方區(qū)域,以干鉆法鉆入,防止取土器當中進入水分。對于水位以下位置,可利用活塞式薄壁取土器,并在其中安裝通氣螺旋鉆頭,還可使用巖芯鉆頭。
取樣結束之后,使用斷續(xù)壓入方法,開設孔徑,尺寸需要比取土器的外徑稍大一等級。利用斷續(xù)壓入方法,在取土器深入土層過程,展開超過2次以上的間隙壓入。應特別注意,項目地質復雜,如果遇到粉土、粘性土、砂土等,則需使用泥漿護臂。先鉆入,之后跟進套管。確保套管下方和取樣區(qū)距離大于3倍管徑。持續(xù)壓入期間,需避免上提鉆桿,也不能進入沖洗液,隨取土器下放,對其進行清理,控制浮土的殘留厚度小于5.0cm,以保障土樣獲取完整性。
取樣目的為利用不同實驗室,對于巖土特性展開檢驗。通常巖土項目的取樣,如果存在卵石擾動,需要對土樣質量等級進行設定。該項目的土樣等級屬于輕微擾動,因此需要對原土取樣20cm,并對土類定名,對其密度與含水量進行試驗。針對特殊情況,可先取2份土樣,確保原狀土的穩(wěn)定性。
4.3檢測檢驗
該項目的土樣檢測期間,由地質勘查員深入巖土項目現(xiàn)場,觀察土樣完整性,明確其殘缺情況。確認取樣管、襯管等是否存在彎曲、折斷或者壓扁等問題?;厥章视嬎氵^程,需要按照取樣毛長、取樣器伸入孔底深度二者之比作為依據(jù),保證回收率98%。利用上述方式計算,該項目巖土勘察的回收率98.6%,回收率達標,并為理想狀態(tài)[3]。
按照實驗室操作,使用x射線對土樣進行檢測,依照土樣存在的曲線特點以及應變關系,分析實驗結果。該項目利用上述方法,分析巖土現(xiàn)場的土質類型主要是瘀泥土、素填土和風化麻巖。其中淤泥土穩(wěn)定差、強度低;素填土具有較大的壓縮性,穩(wěn)定性不足;風化麻巖的壓縮性大,強度高。
除此之外,工作人員還使用了橫波反射這一探測技術,分析不同介質之下地震波存在的差異,對反射波相位、速度和振幅等因素考慮其中,并結合地質巖性特點,判斷巖土特性,保障探測結果的精準性。
5.結語
總之,巖土工程中,巖土勘探的應用是工程順利建設的基礎。因此,施工企業(yè)以及從業(yè)人員應對此技術的運用高度重視,嚴格按照規(guī)范要求展開技術操作,保證勘測數(shù)據(jù)真實、精準,為工程建設提供有力支持。
參考文獻:
[1]王寧.淺析巖土勘察在巖土工程技術中的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8,(1):107.
[2]楊文.芻議巖土勘察在巖土工程技術之中的處理方法[J].西部資源, 2018,(2):91-92.
[3]白永德,楊旸,高振平.巖土勘察在巖土工程技術中的應用分析[J].建筑建材裝飾, 2019,(2):6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