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巖,康艷生,延學學,楊志琴#,黨東
1榆林市第一醫(yī)院藥劑科,陜西 榆林 719000
榆林市中醫(yī)醫(yī)院2藥劑科,3腫瘤科,陜西 榆林 719000
乳腺癌發(fā)病率位居中國女性惡性腫瘤的首位,每年新發(fā)約28萬例,病死率居第五位,嚴重威脅中國女性的生命健康。而三陰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因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孕激素受體(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雌激素受體(estrogen receptor,ER)均表達陰性,故缺乏治療的特異性靶點。TNBC具有進展迅速、復發(fā)較早、發(fā)病年齡小的特點,5年生存率不足20%,在眾多類型的乳腺癌中預后最差。目前,化療和放療仍然是治療TNBC的主要治療手段,但療效并不理想,且不良反應較大,因此臨床上迫切需要尋找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和藥物。研究發(fā)現(xiàn),阿帕替尼是一種新型口服抗血管生成靶向藥物,在多種腫瘤治療中均有良好的療效??ㄅ嗨麨I可轉化為胸苷磷酸化酶在腫瘤組織富集,且無毒性累積,適合腫瘤患者長期服用,可作為治療轉移性乳腺癌聯(lián)合用藥方案中的一部分或單一藥物方案。本研究旨在探討阿帕替尼聯(lián)合卡培他濱對三陰性乳腺癌患者臨床療效、無進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及不良反應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P
>0.05)(表1),具有可比性。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特征
聯(lián)合組患者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500 mg,每天1次,以28 d為1個療程;同時口服卡培他濱1250 mg/m,每天2次,持續(xù)治療14 d后停止使用7 d,以21 d為1個療程,直至疾病進展停止。對照組患者僅口服卡培他濱,使用方法同聯(lián)合組。若患者治療期間出現(xiàn)血常規(guī)、心電圖、肝腎功能異常,則需積極對癥處理,兩組患者均治療2個及以上療程。
PFS為TNBC患者治療開始至腫瘤進展或死亡的時間,本研究以PFS作為主要終點,客觀緩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不良反應、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作為次要終點。依據(jù)常見不良反應評價標準(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CTCAE)3.0標準對治療2個療程后患者的不良反應分級進行評估,每項癥狀分為0~4級,0級表示無癥狀,1~2級表示輕微癥狀,3~4級表示癥狀最嚴重,主要不良反應包括高血壓、中性粒細胞減少、白細胞減少、疲乏、貧血、惡心嘔吐、手足綜合征。根據(jù)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RECIST)1.0對患者治療2個療程后的療效進行評估,包括完全緩解(complete remission,CR):腫瘤完全消退,乳房局部外觀沒有異常,周圍組織有彈性,且持續(xù)時間≥1個月;部分緩解(partial remission,PR)乳房周圍組織彈性差,腫瘤體積較治療前縮小≥50%,且持續(xù)時間≥1個月;病情穩(wěn)定(stable disease,SD):乳房組織沒有變化,腫瘤體積較治療前縮?。?0%或增大<25%;疾病進展(progressive disease,PD):腫瘤體積增大≥25%,或出現(xiàn)新病灶及轉移。ORR=(CR+PR)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DCR=(CR+PR+SD)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對所有患者進行隨訪,采用門診復查、電話、上門調查等方式,隨訪時間為1~12個月,記錄患者疾病進展情況。
χ
=8.993、12.828,P
<0.01)。(表2)表2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情況[ n(%)]
P
>0.05)。(表3)表3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n(%)]
χ
=8.358,P
=0.004)。(圖1)圖1 對照組和聯(lián)合組晚期轉移性TNBC患者PFS曲線
臨床上TNBC復發(fā)轉移風險高達75%左右,具有易出現(xiàn)內臟轉移、預后差等特點,且近年發(fā)病人群呈年輕化的趨勢。TNBC患者的高度異質性和耐藥性是臨床治療乳腺癌的巨大挑戰(zhàn),因此在臨床治療中需納入新的治療方案。
研究發(fā)現(xiàn),轉移性Ⅰ~Ⅲ期乳腺癌多給予卡培他濱治療,療效較好,且其是晚期TNBC患者一線、二線或三線治療的選擇。阿帕替尼可抑制HER2酪氨酸激酶,降低其活性,阻斷受體結合血管內皮生長因子,避免腫瘤血管生成。王曉蕊等研究發(fā)現(xiàn),阿帕替尼用于晚期難治性TNBC患者具有一定療效,可延長患者的PFS,且不良反應少,安全性高,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潛力。本研究發(fā)現(xiàn),聯(lián)合組TNBC患者的PFS明顯長于對照組,說明阿帕替尼聯(lián)合卡培他濱可提高TNBC患者的生存狀況。龔子永等研究發(fā)現(xiàn),阿帕替尼聯(lián)合化療治療晚期乳腺癌患者的3年總生存率高于單獨化療者,且安全性好。李義慧等研究發(fā)現(xiàn),阿帕替尼與卡培他濱聯(lián)合可用于治療晚期TNBC,不良反應較少。本研究發(fā)現(xiàn),聯(lián)合組和對照組患者中均無CR,但聯(lián)合組患者的ORR和DCR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相比于單獨卡培他濱治療,阿帕替尼聯(lián)合卡培他濱治療可明顯緩解TNBC患者的癥狀,療效顯著。安全性研究表明,阿帕替尼治療轉移性乳腺癌具有較高的療效和安全性。本研究發(fā)現(xiàn),兩組患者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無差異,說明加入阿帕替尼的治療方案并不增加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安全性較高。綜上所述,阿帕替尼聯(lián)合卡培他濱治療TNBC,可改善患者的PFS,療效較好,且不增加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患者耐受性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