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初戀,發(fā)生在大一:男生在階梯教室以“借筆記”的名義搭訕,之后再假托“一起買書”的方式約會,順理成章在一起。
然而,在視大學(xué)生戀愛為早戀的年代,一位阿姨兼老師和我談心,她的一句話刺痛了我,大致是:其實很多男生談戀愛,就是為了吹牛,可以跟寢室里或班上其他男生炫耀。
我和男生幾個月后就分手了,我痛苦、絕望、萬念俱灰,并反復(fù)想到阿姨的話。
若干年后,我可以同意阿姨的話了,還得加一句:很多女生戀愛,也是為了跟閨密炫耀。
我記得每次下晚自習(xí)之后,我興奮地跟同寢室女孩事無巨細地說與男生的每一句話,因為我是寢室里第一個戀愛的人,而這“第一個”給了我極大的滿足。我原來是一個平平常常的女孩,此刻被挑中,一定是我有什么特別之處。被愛,證明了我值得愛,證明了我的灼灼光華。
她們閃耀的眼神里有隱約的羨慕,從中又倒映著我稚氣的、肥皂泡泡般的快樂。
以這種方式來解讀大學(xué)戀愛,很打破神話,但未嘗沒有真實性。
有時候,需要一個異性,一個追求者,一段足夠華而不實的愛情,來喚起自信。曖昧讓人心急如焚,因為不知道下一步的走向;失戀讓人痛不欲生,因為它像隕石一樣擊中你:你果然還是不夠可愛。
為了證明自我、為了虛榮去愛,是可恥的嗎?
大學(xué)生是從兒童到成年人的一個過渡階段,很多雜蕪的欲求同時涌現(xiàn),每一次意識到都是一次驚慌:我原來是這么不純潔的人。我也愛美,愛金錢,愛虛榮,我怕孤獨,我也會像我罵的那些“綠茶”一樣在張三李四間挑選……但其實,有什么不對?
年輕的身心漸漸成熟,愛是一種客觀需要,想去愛,只證明身心兩健,衣食無憂,亦有煩事在心頭。
許多理由在促使人去愛,許多人就如此陷入了稀里糊涂、不知好壞的戀情。
這是好的,學(xué)會建立親密關(guān)系,是每個人一生的功課,這功課往往要從戀愛開始。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戀愛像世上一切事物一樣,是有價格的,你真的買得起嗎?
你有一生的遠大抱負——考研、出國、創(chuàng)業(yè),你真要把時間浪費在一段可能無疾而終的戀情上嗎?
有一種感情是這樣的:明知道他不夠愛自己,但需要一個能放在嘴邊的“男朋友”,至少能和大家一樣收到禮物。青春空過,難挨的是寂寞,難堪的更是“沒人要”的自卑。于是,不肯放手,這是“愛的虛榮心”,簡稱“虛愛”。
如果你的自我要通過戀愛來證明,那么,每一次失戀,對你是不是滅頂之災(zāi)?要到什么時候,你才能學(xué)會為自己而活?
所以,尊重身體與心意,當(dāng)有正好的人出現(xiàn),不要逃避,去握住他的手,詩酒趁年華。但如果,你明知道對的人還遠在另一個宇宙,也沒必要只為了“想在大學(xué)期間談個戀愛”而戀愛。
席慕蓉有一首詩,稍微改上幾句,大概就能表達我的想法:“愛我,但是不要只因為,這薰香的風(fēng),這五月的陽光。請愛我,因為我將與你為侶,共度人世的滄桑?!?/p>
大學(xué)戀愛很難修成正果,就像絕大多數(shù)創(chuàng)業(yè)都會失敗一樣。但這是否意味著創(chuàng)業(yè)不應(yīng)該考慮贏利,就是玩一場?不言而喻。
她的結(jié)句是:“愛我,趁青春年少?!?/p>
愛,不要只因為青春年少。
(從容摘自“作家葉傾城”微信公眾號,Aine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