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紫月
宇宙是由什么構成的?千百年來科學家一直在尋找答案。行星、恒星、星系等為人們所熟悉, 然而, 宇宙中還有許多罕見且令人嘆為觀止的結構。近日,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利用宇宙三維地圖,發(fā)現(xiàn)了迄今為止最大的宇宙結構之一——“南極墻”。
“南極墻”位于南天的天頂方向,包含了數(shù)十萬個星系,長達14 億光年?!邦愃朴凇蠘O墻的宇宙大尺度結構,是宇宙中一些密度較高的區(qū)域?!睋?jù)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陳學雷介紹,這些區(qū)域的星系密度要比其他區(qū)域更高,且呈絲狀連接結構,比我們目前觀測到的最大星系團結構還要大得多。
像“南極墻”這樣的巨大宇宙結構,雖然罕見卻并非個例。2003 年,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一個被稱為“史隆長城”的巨大絲狀結構, 長度可達13.7 億光年。2013 年,天文學家在尋找伽馬射線暴時,意外發(fā)現(xiàn)了一個巨大的結構,其長度可達100 億光年,相當于目前可觀測宇宙半徑的20%,這就是迄今發(fā)現(xiàn)的最大宇宙結構:武仙—北冕座長城。
這些宇宙中的“龐然大物”從何而來?“根據(jù)目前的觀測,人們推測宇宙早期的分布是比較均勻的,但也有一些微小的不均勻性,被稱為原初擾動。”陳學雷表示,由于萬有引力,密度較高的區(qū)域會產生較強的引力,將周圍物質吸引過來,逐漸形成了星系以及更大尺度的結構。這些大尺度結構相互吸引、相互聚集,引力作用讓它們克服了宇宙的膨脹效應,從而形成了一個松散的結構系統(tǒng)。
現(xiàn)代宇宙學表明,宇宙是由暗物質、暗能量主導的,但暗物質究竟是什么,目前不得而知。而在“南極墻”等宇宙大尺度結構中,很可能藏匿著大量的暗物質,是研究宇宙演化歷史的重要探針。正因如此,對于“南極墻”的研究既關乎銀河系,也可能為我們尋找暗物質指路。這項研究還需科學家進一步努力。
(摘自 2020 年8 月7 日《科技日報》,Bonnie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