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協(xié)會 田櫻
我家保存著一個父親留下的保險箱,里面珍藏著父親母親和我的三份入黨志愿書底稿。
1954年10月的一天傍晚,父親回到家中,把當時念中學的哥哥叫到跟前。父親從文件袋里拿出入黨志愿書,又拿出一本黨章,對哥哥說:“這是我的入黨志愿書,我們一起先學習黨章,然后再起草填寫?!蔽以谂赃吙粗⒙犞?,感覺那一刻親切又莊重。
父親家里貧困,幾乎沒念過書。所以,父親的入黨志愿書是由父親口述、哥哥幫助填寫后念給父親聽,最后父親再工工整整地在上面簽上自己的名字。父親在當時的大連柴油機廠工作,1961年,父親被評為遼寧省農(nóng)業(yè)社會主義建設先進生產(chǎn)者,1958年-1964年,連續(xù)4次獲得旅大市勞動模范光榮稱號。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曾專題報道過大連柴油機廠技術革新、技術革命的事跡,上面就有父親的鏡頭。詩人師田手曾寫詩贊頌父親是“甘當革命的老黃?!?。
第二次接觸入黨志愿書是1960年4月。也是—天傍晚,回到家中的母親打開文件袋取出一份用紅紙包著的入黨志愿書,對我說:“這是我的入黨志愿書,我們先學習《中國共產(chǎn)黨章程》后再填寫?!蹦赣H和父親一樣,也沒有念過書。為幫助母親填寫入黨志愿書,我打開了保存在父親保險箱里的母親獲得過的獎狀和證書。我看到,母親做軍鞋結實耐穿受到表揚;擔當街道義務干部宣傳婚姻法、增產(chǎn)節(jié)約、節(jié)水節(jié)電、愛國衛(wèi)生運動等獲得獎勵。1961年7月,大連市遭遇特大暴雨,當時在西崗區(qū)麻繩廠工作的母親頂風冒雨跳進齊腰深的水里打撈麻繩,奮戰(zhàn)一天一夜保住了8個麻繩垛,搶救出500公斤白棕繩、麻線等,母親的這一事跡被登載在當時的《旅大日報》上。聽著母親的講述,我寫了草稿,反復修改直到母親點頭為止。為母親填寫入黨志愿書,讓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
第三次接觸入黨志愿書,是我自己填寫入黨志愿書。1965年,我從遼寧大學畢業(yè),因各方面表現(xiàn)及成績都很好,畢業(yè)時被選送到中共遼寧省委黨校繼續(xù)培養(yǎng)。黨校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是不僅重視理論學習,而且強調理論聯(lián)系實際。由于我認真學習理論、刻苦參加社會實踐,受到校方表揚。最讓我永生難忘的是1966年4月在鄉(xiāng)下參加社會實踐時,我的兩位入黨介紹人拿著一份入黨志愿書找我談話。像當年父親和母親填寫入黨志愿書一樣,他們也是先和我一起共同學習《中國共產(chǎn)黨章程》。當天晚上,坐在農(nóng)家的土炕上,我的心情很激動,一邊重讀黨章,一邊填寫入黨志愿書。那一刻,我回想起了當年父親和母親填寫入黨志愿書的往事。
在慶祝建黨100周年的日子里,重新翻看這三份入黨志愿書底稿,記憶清晰,依然有激情在心底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