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明
中國共產(chǎn)黨的百年歷史不僅是一本生動的教科書,更是取之不竭的思想寶庫。深入學習黨史,是每位黨員砥礪初心使命、錘煉黨性修養(yǎng)的絕佳機會。我們要發(fā)揚黨的光榮傳統(tǒng)、賡續(xù)紅色血脈,用偉大建黨精神滋養(yǎng)黨性修養(yǎng),始終用黨性原則修身律己,切實以堅強黨性取信于民、引領群眾。
學史明理,從思想上錘煉黨性修養(yǎng)。學習黨史,首先要弄明白三個基本問題:中國共產(chǎn)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中國共產(chǎn)黨的百年征程是我們黨踐行初心使命,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與改革的歷史,是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是不斷推進理論創(chuàng)新、進行理論創(chuàng)造的歷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要我們深入了解中國近代史、中國現(xiàn)代史、中國革命史,就不難發(fā)現(xiàn),如果沒有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不可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深入學習黨史,就是要樹立正確的黨史觀,自覺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夯實踐行初心和使命的思想基礎,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
學史增信,從政治上錘煉黨性修養(yǎng)。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共產(chǎn)黨人的根本,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共產(chǎn)主義和社會主義的信念,對黨和人民的忠誠?!币话倌陙?,理想信念始終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之“鈣”,始終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譜系之“魂”。在新時代,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偉大精神,鑄就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筑牢了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信仰之基。增強道路自信,就是要保持政治定力,堅信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實現(xiàn)民族復興、人民幸福;增強理論自信,就是要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用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增強制度自信,就是要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增強文化自信,就是要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學史崇德,從道德上錘煉黨性修養(yǎng)。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錘煉形成了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等一系列偉大精神。學史崇德,就是要從革命先輩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弘揚紅色傳統(tǒng),傳承紅色基因,鼓起踏上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一要明大德,堅定政治立場,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頭腦,始終把對黨忠誠擺在首位。二要守公德,強化宗旨意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堅持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三要嚴私德,強化廉潔自律意識,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提高紀律修養(yǎng)和作風修養(yǎng),樹立黨員干部的新形象。
學史力行,在實踐中錘煉黨性修養(yǎng)。黨史學習貴在知行合一,要將黨史中蘊含的智慧力量轉(zhuǎn)化為解決難題、推動工作、提升本領的力量源泉。廣大黨員干部要把黨史學習教育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帶著問題學,帶著任務學,帶著目的學,在學習中尋找方法,尋找思路,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要注重學用結合,在工作實踐中學會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立場、觀點、方法,提升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面對新形勢、新問題,要積極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在開拓創(chuàng)新中提高工作本領。■
責任編輯/李? ?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