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蕊
如果一個人是歡快的,心的分量就很輕
錢鍾書在散文《論快樂》中寫道:“洗一個澡,看一朵花,吃一頓飯,假使你覺得快活,并非全因?yàn)樵柘吹酶蓛?,花開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yàn)槟阈纳蠜]有掛礙,輕松的靈魂可以專注肉體的感覺,來欣賞,來審定?!痹枋敲咳斩伎梢韵吹模ㄊ菚r(shí)??梢钥吹降?,飯更是人類所必需,可以說,這些都是生活中微不足道的細(xì)節(jié)。能在平凡的日常中收獲快樂與美好,需要做的,只是心無掛礙。
經(jīng)常遇到一個賣菜的阿姨,沒有固定的攤位,只是推著一輛小三輪車,車上的菜并不多,都是自家種的。阿姨沒有秤,東西也不論斤賣,茴香論捆,油菜論堆。我買了一個苤藍(lán),阿姨說3塊錢一個,然后給我挑了一個大的。
我問她這樣賣菜會不會虧,阿姨并不在意,她說原來也有秤的,后來覺得麻煩。而且菜是自家種的,不指著它賺錢,只圖有個營生,便不再斤斤計(jì)較。在我印象里,阿姨總是一副樂呵呵的模樣,從來沒有不順心的事,而她的快樂也為她招攬了不少顧客。
阿姨賣菜不用秤,但她心里有桿秤,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知道如何讓自己獲取最大的快樂。畢淑敏在《心輕上天堂》中說:“如果一個人是歡快的,心的分量就很輕?!蔽蚁?,這話反過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一個人心的分量輕了,心情自然就歡快起來。
2004年,袁隆平院士被授予世界農(nóng)業(yè)領(lǐng)域的最高獎——世界糧食獎。然而從國外領(lǐng)獎回來后,卻發(fā)現(xiàn)獎杯不見了,直到海關(guān)打來電話,才知道是落在海關(guān)了。對此,袁隆平幽默地表示:“我說怎么感到那么輕松呢!”無論是獎杯本身,還是它所代表的榮譽(yù),都是沉甸甸的,但在袁隆平看來,獎杯固然重要,卻并不能成為掛礙,所以他說:“我要的是稻米,不是獎杯。沒有獎杯的負(fù)重,感到更輕松,活得更自在,工作更有奔頭。”
生活中,常常有人因?yàn)槲⑿〉膿p失而耿耿于懷。后悔也好,氣憤也罷,一切負(fù)面情緒的宣泄都不能挽回任何損失,反倒浪費(fèi)了更多的時(shí)間與精力,得不償失。我們很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凡事都該有個限度??梢匝a(bǔ)救的,就付出行動;無法挽回的,也不必強(qiáng)求。心無掛礙才不至于因過往影響未來,你才能更好地走完剩下的路。
朋友每每投出一篇稿子,總在心里記掛著,編輯看了沒有,稿子能不能過,排期是多久……大半的心思花在這些問題上,便很難靜下心來繼續(xù)之后的創(chuàng)作,甚至?xí)鸾箲]情緒。我也曾有過這個階段,但很快我便覺得這樣很是浪費(fèi)精力。明明可以花更多的心思寫下一篇新作品,偏偏在無謂的事情上糾結(jié),最終的結(jié)果與你惦不惦記并沒有任何關(guān)系。在這件事上,念念不忘未必有回響,反而會令人止步不前。已經(jīng)完成的,就灑脫地放下它,讓自己輕裝前行。如此,才能不斷成長。
心無掛礙不是萬事不關(guān)心,不是麻木無情,而是遵循本心,憑本心而行。問心無愧,自然沒有什么可擔(dān)心的了。正如王陽明所說:“此心光明,亦復(fù)何言?!?/p>
(責(zé)任編輯/劉大偉 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