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友人發(fā)來電子邀請函,說是華東首家海水稻線下體驗店要在無錫落戶,海水稻是耐鹽堿水稻的形象化稱呼,開業(yè)時來湊個熱鬧?我說實體店開了一時半會兒也關不了,下次去無錫時再體驗唄,沒必要趕這趟。
1986 年廣東陳日勝在湛江海邊蘆葦蕩中發(fā)現(xiàn)了第一株比人還高、看似蘆葦?shù)Y穗、穗頂長著長芒、米粒為紅色的野生海水稻。它完全自然生長,在數(shù)億年大自然的甄選和優(yōu)勝劣汰中,在波濤肆虐的海岸灘涂,生生不息。30 年后袁隆平院士團隊與其合作,設立青島30 畝海水稻科研育種基地。2017 年一代代海水稻在這里生產繁衍,寸草不生的鹽堿灘凃變成了稻香飄蕩的沃土良田。為了更加客觀直接地了解海水稻,驅車來到了江蘇唯一的海水稻試驗示范種植基地。
某一塊稻田田埂上,白花花的鹽堿,明顯水稻田的含鹽量高了,這就要在秧苗移栽6-7 天后每天上午將淡水灌到秧苗根部以上,下午再把水排掉,這樣才能將鹽分降低到2‰,海水稻分蘗期時耐受鹽分2‰,這樣才能保證分蘗期能夠健康生長。這塊基地去年試種第一批海水稻現(xiàn)場測產,畝產1600 多斤,這樣的產量不多見,去年我國海水稻平均畝產才800 斤。專門機器打出來的海水米,出廠3 元一斤左右,比普通大米賣的貴,熟人快言快語,走的就是高端路線,大城市的人們喜歡嘗個鮮,總感覺粘性、糯性稍遜于粳稻?,F(xiàn)場農技人員也坦言,海水稻種植成本要高于常規(guī)水稻,稍作思考也就明白了,種子價格高、田間管理繁、種植面積少,成本怎么能降得下來呢?
我國大約有15 億畝鹽堿地,據(jù)稱2 億畝有種植潛力,對于端牢我們自己的飯碗多了信心和保障,海水稻在這些方面給了我們底氣。2020 年6 月,海水稻在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試種植。2020 年11 月,海水稻在北緯40 度到42 度間種植成功,平均畝產600 斤以上,意味著海水稻在北方廣闊的鹽堿地上初步具備了推廣意義和價值。東南沿海地區(qū)一片灘涂,含鹽量12‰,這樣的重度鹽堿地同樣引進了海水稻。最讓我大吃一驚耳目一新的是,這里用上了激光平地機,利用激光發(fā)射、衛(wèi)星定位,精準平整土地,說是農田平整中的戰(zhàn)斗機也不過譽;這里用上了無人機,無人機根據(jù)設定好的路徑飛行,一粒粒稻種均勻地落到農田里,一分鐘搞定一畝田的水稻播種;這里用上了智慧農業(yè)系統(tǒng),水肥管理實時監(jiān)測,病蟲草害多光譜系統(tǒng)監(jiān)測,我感覺這樣的智慧系統(tǒng)可以為海水稻種植提供可靠些真實些的大數(shù)據(jù),當予以鼓勵與扶持。
也許不少人感覺鹽堿地種出來的大米口感稍弱些,廣東2000 多公里河海交界處的鹽堿地表示“嚴重不服”。漲潮時節(jié),海水拍打著稻田,稻田被淹了,存活的蟲害和病菌被沖走了,退潮時吸收日月精華,潮起潮落間一粒粒海水稻胚米盡情享受著海水的滋潤,這樣的非轉基因米一年產兩季,當?shù)厝苏f新米成熟時,風一吹都能聞到一股股芋頭香味。富含硒、膳食纖維、葡萄糖轉化率遠遠低于普通米的海紅香米,是不是你也有了嘗鮮的欲望?
一提到面朝大海、背靠荒漠的迪拜,有錢是最直接的想法,政府想搞沙漠地農業(yè)種植,好幾個國家的科研團隊前往考察試驗,全部鎩羽而歸,而我們的海水稻團隊在迪拜成功種植出水稻,產量也超出世界平均水平。人類第一次在熱帶沙漠上成功種水稻,這是長志氣的事兒。我們還將對沿海國家,特別是沿海地區(qū)“一帶一路”國家,深受海水倒灌影響的國家,提供耐鹽堿水稻品種,這是為糧食生產和安全作貢獻的事兒。
稻花香里說豐年,尤其在鹽堿地的稻花香里,更是開心與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