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 淼
濟生春茶源家庭農場位于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洙邊鎮(zhèn)環(huán)河崖村,成立于2014年5月,主要從事茶葉種植、加工、研發(fā)、銷售,已建成標準化有機茶園210畝。農場主劉景欣是一名高級評茶師,從事茶葉經營20余年。農場生產的有機茶銷往全國各地,年銷售額接近上千萬,帶動30多戶貧困戶脫貧,是當?shù)赜忻挠袡C茶園。
打造良好外部環(huán)境。洙邊鎮(zhèn)位于魯蘇兩省交界處,是國家級生態(tài)鄉(xiāng)鎮(zhèn)、中國茶葉之鄉(xiāng)、山東省森林鄉(xiāng)鎮(zhèn),森林覆蓋率高達56.5%,水域資源豐富,自然條件非常適合茶樹的生長。為從源頭上實現(xiàn)產品的優(yōu)質、安全,農場利用當?shù)氐锰飒毢竦沫h(huán)境資源優(yōu)勢,積極實施有機產品發(fā)展計劃,投入800多萬元進行土壤改良,并修整田間道路和排灌溝渠4.4公里,栽植防護林、隔離帶、綠化苗木1.2萬株,經檢測,茶園周邊環(huán)境的大氣、水土符合有機生產標準,打造了一個具有良好生態(tài)條件的有機茶園基地。目前,農場產業(yè)布局合理,資源循環(huán)利用,整個生產過程沒有廢水排放、沒有大氣污染,達到了生態(tài)循環(huán)農場的標準。
實行生態(tài)有機種植。農場堅持自然生態(tài)種植理念,減少對茶樹生長的人工干預。一是堅持不用化肥、不用農藥。農場選擇使用日本進口的益生菌原液腐熟稻殼和牛糞,用小型旋耕機將其攪拌到土壤中,讓稻殼和牛糞在益生菌的作用下生成大量有益菌,當有益菌多于有害菌,就會減少蟲害的發(fā)生。開始使用的前3年,農場的茶園還掛了些粘蟲板,3年以后,茶園里的害蟲就少到連粘蟲板也不用掛了。同時腐熟后的牛糞也是肥料,顯著提高了土壤中有機質含量,增厚了地表的腐殖質,最早的茶園腐殖質已經達到半米深。經過多年的土壤改良,目前土壤PH值為6.9,已達到茶樹生長的最佳環(huán)境。二是不用大棚覆蓋。一方面是因為將栽茶行距增加到2米,通光透風好,茶樹長得強壯;另一方面是因為厚厚的腐殖質,在白天能很好地吸收陽光中的熱量,使茶園土壤溫度比當?shù)馗呷廖宥?。三是不灌溉。這是因為土壤里全是腐殖質,它像海綿一樣,吸飽水后,即使四五個月不下雨,茶樹也不會缺水。近幾年,農場從未澆過茶園,剛建園時打的機井也一次未用到。
經過檢測,農場茶園的土壤以及采摘的鮮茶葉、制作出來的茶葉,都達到了有機標準,并獲得了相關認證。雖然茶園產量只有當?shù)剞r民茶園的一半,可因為是有機茶、品質好,供不應求。
開拓線上銷售渠道。農場已實現(xiàn)種植、采摘、加工、研發(fā)新品、茶室文化一體化,產品系列有“濟生春牌綠茶”老青茶、金騏緣牌紅茶、沂蒙神女牌紅茶、有機老白茶等,每年生產加工有機茶約一萬斤。2020年以前有機茶的銷售渠道主要是茶園基地和兩個實體店,每年都有不少外地客戶親自到現(xiàn)場品鑒體驗有機茶,由于口味獨特深受客戶歡迎,每年合同銷售額在500萬元以上,純收入200多萬元。2020年以后受疫情影響,農場又在快手小店新開拓了線上銷售渠道。2020年農場經營收入非但沒有受到疫情影響,反而銷售額大幅增長,年銷售額達到上千萬元,純收入達到360多萬元,共帶動30名貧困戶脫貧,人均增收5000元,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