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 良 陸永良 李 玥 趙 嬌 徐 勰
紕裂是指經(jīng)縫合的織物受到垂直縫口的拉力作用時,一個方向的紗線在另一個方向的紗線上產(chǎn)生滑移,所呈現(xiàn)的脫縫或裂口。紕裂的出現(xiàn)不僅會影響服裝的美觀,更重要的是會嚴(yán)重降低服裝的服用性能。在日常工作中,我們發(fā)現(xiàn)毛紡服裝產(chǎn)品和毛紡面料脫縫測試方法存在顯著差異,因此有必要分析這兩種測試方法的差異性。為了評估和驗證兩種脫縫方法導(dǎo)致的測試差異,本文組織相關(guān)驗證試驗,評估不同測試方法對毛紡產(chǎn)品脫縫性能的影響。
表1所示為目前毛紡機織產(chǎn)品標(biāo)準(zhǔn)脫縫性能測試方法匯總。
從表1可知:(1)毛紡機織面料脫縫性能引用FZ/T 20019—2006《毛機織物脫縫程度試驗方法》,毛紡機織服裝產(chǎn)品脫縫性能引用GB/T 21294—2014《服裝理化性能的檢驗方法》的“9.2.1 縫子紕裂”。(2)毛紡機織面料脫縫性能優(yōu)等品和一等品指標(biāo)與服裝產(chǎn)品脫縫性能要求基本一致,小于6mm。毛紡機織面料合格品(二等品)脫縫要求低于服裝產(chǎn)品,小于8mm,對于休閑類服裝面料甚至放寬至10mm。
表2所示為兩種不同脫縫性能測試方法差異分析。
表2 兩種不同脫縫性能測試方法差異分析
從表2可知,兩種不同脫縫性能測試方法在試樣夾距、縫紉條件、負荷值、預(yù)加張力等方面存在一定差異,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不同克重面料對應(yīng)的定負荷值差異,會導(dǎo)致兩種不同脫縫性能測試方法脫縫測試結(jié)果的差異。
本文選取不同克重、不同混紡比的毛機織物樣品23批次,包括:低克重面料(≤140g/m2),3批次;中克重面料(≤220g/m2,140g/m2),13批次;高克重面料(>220g/m2),7批次。
對于每種毛紡機織面料,分別按照FZ/T 20019—2006和GB/T 21294—2014 “9.2.1”測試脫縫性能,其中“9.2.1”的縫紉條件按照FZ/T 20019—2006執(zhí)行,主要分析兩種不同脫縫性能測試方法中,不同克重面料對應(yīng)的不同定負荷值對毛機織物脫縫性能的影響。表3所示為23批次不同克重的毛紡機織面料脫縫性能測試匯總。
表3 毛紡機織面料脫縫性能測試匯總(23批次)
從表3中可知,不同克重的毛紡機織面料,分別按FZ/T 20019—2006和GB/T 21294—2014 “9.2.1”測試脫縫性能,測試負荷存在較大差異:(1)對于低克重面料(≤140g/m2),F(xiàn)Z/T 20019負荷值59N,低于GB/T 21294—2014 “9.2.1”的負荷值80N;(2)對于中克重面料(≤220g/m2,140g/m2),F(xiàn)Z/T 20019負荷值78N,低于GB/T 21294—2014 “9.2.1”的負荷值100N;(3)對于高克重面料(>220g/m2),F(xiàn)Z/T 20019負荷值118N,高于GB/T 21294—2014 “9.2.1”負荷值100N。
圖1所示為毛紡機織面料,分別按FZ/T 20019—2006和GB/T 21294—2014“9.2.1”測試脫縫性能,經(jīng)向脫縫差異情況。
圖1 毛紡機織面料不同脫縫測試方法經(jīng)向脫縫差異
從圖1中可知:(1)對于低克重面料(≤140g/m2)和中克重面料(≤220g/m2,140g/m2),F(xiàn)Z/T 20019—2006測試負荷(59N/78N)小于GB/T 21294—2014“9.2.1”(80N/100N),造成FZ/T 20019經(jīng)向脫縫性能小于GB/T 21294,差異在0.5mm~1mm。(2)對于高克重面料(>220g/m2),F(xiàn)Z/T 20019測試負荷值(118N)高于GB/T 21294—2014 9.2.1(100N),造成FZ/T 20019經(jīng)向脫縫性能大于GB/T 21294,差異在0.5mm~1.5mm。
圖2所示為毛紡機織面料,分別按FZ/T 20019—2006和GB/T 21294—2014 “9.2.1”測試脫縫性能,緯向脫縫差異情況。
圖2 毛紡機織面料不同脫縫測試方法緯向脫縫差異
從圖2中可知:(1)對于低克重面料(≤140g/m2)和中克重面料(≤220g/m2,140g/m2),F(xiàn)Z/T 20019—2006測試負荷(59N/78N)小于GB/T 21294—2014 9.2.1(80N/100N),造成FZ/T 20019緯向脫縫性能小于GB/T 21294,差異在0.5mm~1.5mm;(2)對于高克重面料(>220g/m2),F(xiàn)Z/T 20019測試負荷值(118N)高于GB/T 21294—2014 9.2.1(100N),造成FZ/T 20019緯向脫縫性能大于GB/T 21294,差異在0.5mm~1.0mm。
通過上述數(shù)據(jù)匯總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jié)論:
(1)毛紡機織面料產(chǎn)品脫縫性能測試方法(FZ/T 20019)和毛紡機織服裝產(chǎn)品(GB/T 21294)不同,且兩種測試方法在試樣夾距、縫紉條件、負荷值、預(yù)加張力等方面存在差異。
(2)對于低克重面料(≤140g/m2)和中克重面料(≤220g/m2,140g/m2),F(xiàn)Z/T 20019—2006測試負荷(59N/78N)小于GB/T 21294—2014“9.2.1”(80N/100N),造成FZ/T 20019緯向脫縫性能小于GB/T 21294,差異在0.5mm~1.5mm。
(3)對于高克重面料(>220g/m2),F(xiàn)Z/T 20019測試負荷值(118N)高于GB/T 21294—2014 “9.2.1”(100N),造成FZ/T 20019緯向脫縫性能大于GB/T 21294,差異在0.5mm~1.0mm。
(4)對于脫縫性能在臨界值6mm的毛紡機織面料,不同脫縫性能測試方法會造成不同的合格程度判定,毛紡企業(yè)在面臨這種狀況時會無所適從。
綜上所述,面對毛紡面料和服裝產(chǎn)品脫縫性能不同測試方法的實際情況,國內(nèi)毛紡面料生產(chǎn)企業(yè)在對毛紡機織面料脫縫性能進行內(nèi)部質(zhì)控時,需要關(guān)注不同克重面料測試的差異,尤其需要警惕脫縫性能在臨界值6mm的毛紡機織面料;有必要的話,需要修訂行業(yè)標(biāo)準(zhǔn)FZ/T 20019—2006《毛機織物脫縫試驗方法》,將其測試細節(jié),尤其是脫縫測試負荷與GB/T 21294保持一致,以減少測試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