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芳芳
(河南省洛陽市第六人民醫(yī)院普內科 洛陽471003)
重癥急性胰腺炎是一種較為嚴重的急腹癥,主要是由于多種原因導致胰酶異常激活,引起胰腺組織的自身消化、水腫、出血甚至壞死的炎癥反應[1]?;颊咧饕R床表現(xiàn)為中上腹持續(xù)性疼痛、惡心嘔吐、發(fā)熱等,期間還可伴有呼吸異常、皮膚黏膜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全身癥狀[2]。有研究表明,早期腸內營養(yǎng)支持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療尤為重要,可有效改善患者營養(yǎng)狀態(tài),促進腸道屏障功能恢復,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3]。中醫(yī)學認為重癥急性胰腺炎是由肝氣郁結、腑氣不通引發(fā),因此多采用行氣疏肝、清熱通腑法治療[4]。中藥灌腸是臨床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方法之一,已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大黃是常見的中藥材,具有抗炎、抗感染、清熱和促胰腺分泌等多種功效。大黃灌腸主要是將大黃制成灌腸液,通過灌腸的方式將藥液保留在直腸內,可起到促進腸道蠕動和抗感染等作用,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5]?;诖?,本研究主要分析大黃灌腸聯(lián)合早期鼻空腸營養(yǎng)支持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臨床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98例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49例和觀察組49例。對照組年齡20~58歲,平均年齡(36.15±5.42)歲;男36例,女13例;誘因:膽道疾病12例,暴飲暴食16例,過度飲酒21例。觀察組年齡20~58歲,平均年齡(37.25±5.33)歲;男40例,女9例;誘因:膽道疾病15例,暴飲暴食18例,過度飲酒16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1)符合《急性胰腺炎基層診療指南(2019年)》[6]中的相關診斷標準;(2)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嚴重心、肝、肺、腎等疾??;(2)患有自身免疫性疾??;(3)伴有其他急腹重癥;(4)特殊人群(妊娠期、哺乳期女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基礎綜合治療。對照組接受早期鼻空腸營養(yǎng)支持治療:麻醉后,利用內窺鏡將空腸營養(yǎng)管經鼻腔內置入屈式韌帶(Treitz韌帶)以下30 cm空腸處,通過X線攝片確認置管位置,給予營養(yǎng)劑前先將預熱的5%葡萄糖溶液500 ml緩慢加入至空腸內,促進腸道蠕動,觀察無異常后給予腸內營養(yǎng)劑,根據患者胃腸功能受損情況及耐受情況確定劑量及滴注速度,逐漸加量,每日3次。密切觀察患者有無嘔吐、誤吸、惡心等不良反應。待患者情況好轉后,可逐漸灌輸米湯、果汁、牛奶等,直至胃腸功能恢復可經口進食。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大黃灌腸治療:取生大黃30g,加水熬制成200 ml的灌腸液,冷卻至40℃后備用?;颊呷∽髠任唬靡淮涡宰⑸淦鞒槿?00 ml藥液,連接于一次性直腸滴管末端,將滴管插入患者肛門內10~15 cm處,隨后將藥液緩慢推入,藥液保留至直腸內30 min以上。每日2次,早晚灌腸。兩組患者均進行為期1周的治療。
1.3 觀察指標 (1)營養(yǎng)狀況:分別在入院時及治療1周后檢測血清白蛋白(ALB)、轉鐵蛋白(TRF)和前白蛋白(PA)水平。(2)胃腸道功能:記錄患者腹脹緩解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及排便時間。(3)炎癥指標:分別在入院時及治療1周后檢測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C反應蛋白(CRP)、白細胞計數(WBC)以及血清淀粉酶(AMS)水平。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22.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營養(yǎng)狀況對比 入院時兩組營養(yǎng)狀況指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ALB、TRF、PA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營養(yǎng)狀況對比(±s)
表1 兩組營養(yǎng)狀況對比(±s)
PA(mg/L)入院時 治療后觀察組對照組組別 n ALB(g/L)入院時 治療后TRF(g/L)入院時 治療后49 49 t P 20.12±2.10 20.11±1.23 0.029 0.977 35.11±3.49 32.26±3.45 4.065<0.01 1.67±0.51 1.62±0.46 0.510 0.612 2.76±0.36 2.46±0.23 4.916<0.01 175.75±10.33 176.46±10.47 0.338 0.736 278.10±13.10 269.78±13.21 3.130<0.01
2.2 兩組炎癥指標對比 入院時兩組炎癥指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IL-6、CRP、WBC、AMS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炎癥指標對比(±s)
表2 兩組炎癥指標對比(±s)
AMS(U/L)入院時 治療后觀察組對照組組別 n IL-6(ng/ml)入院時 治療后CRP(mg/L)入院時 治療后WBC(×109/L)入院時 治療后49 49 t P 398.34±37.32 396.48±36.41 0.250 0.803 124.41±5.11 134.13±6.42 8.292<0.01 84.15±6.20 85.12±6.15 0.778 0.439 22.11±1.26 28.13±2.10 17.207<0.01 16.64±4.11 17.43±3.10 1.346 0.181 7.96±1.33 9.10±2.03 3.288<0.01 234.31±10.69 236.12±10.23 0.856 0.394 132.40±3.17 141.46±5.43 10.087<0.01
2.3 兩組胃腸道功能對比 治療后觀察組腹脹緩解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及排便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胃腸道功能對比(d,±s)
表3 兩組胃腸道功能對比(d,±s)
組別 n 腹脹緩解時間 腸鳴音恢復時間 排便時間觀察組對照組49 49 t P 3.12±0.45 4.13±0.53 10.169<0.01 4.64±0.11 5.05±0.46 4.420<0.01 4.10±0.13 4.79±0.65 7.286<0.01
重癥急性胰腺炎是臨床上一種病情兇險且并發(fā)癥較多的急腹癥,具有起病急、并發(fā)癥多、病死率較高等特點[7]。臨床研究表明,重癥急性胰腺炎與膽道疾病、暴飲暴食和酗酒等因素相關。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都會發(fā)生不同程度的腸麻痹[8],導致胃腸功能恢復時間較長,所以臨床通常會對患者進行早期鼻空腸營養(yǎng)支持,補充患者所需營養(yǎng),起到恢復胃腸道功能的作用。中醫(yī)學將重癥急性胰腺炎歸為“腹痛、脾心痛”等范疇,認為發(fā)病機制主要為“濕熱”和“瘀血”,因此多采用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法治療。中藥大黃具有瀉火解毒、清瀉濕熱等功效,可用于胃腸實熱積滯、腹脹腹痛等治療,大黃灌腸是臨床上治療重癥胰腺炎患者的有效方法之一,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9]。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營養(yǎng)狀況均高于對照組,說明觀察組聯(lián)合治療方式能夠幫助患者改善營養(yǎng)狀況。分析原因為早期鼻空腸營養(yǎng)支持可以使營養(yǎng)物質直接進入腸道并吸收,而大黃灌腸可以促進腸胃蠕動,減輕腸道菌群紊亂,從而改善營養(yǎng)狀況。本研究結果還發(fā)現(xiàn),觀察組胃腸道功能恢復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說明聯(lián)合治療可有效促進患者胃腸功能恢復,原因在于早期鼻空腸營養(yǎng)支持操作可以很好地保護胃腸黏膜,大黃灌腸中的大黃具有通便、清熱等功效,可對腸道內的水分吸收產生抑制作用,使胃腸功能得到恢復。本研究觀察組炎癥指標均低于對照組,說明聯(lián)合治療可以降低患者體內炎癥介質水平。分析原因為早期鼻空腸營養(yǎng)支持對腸道損傷較小,可降低繼發(fā)胰腺壞死和組織感染的風險,而大黃具有抗感染、抗炎的功效,可快速抗炎,減輕對胰腺的刺激,兩者聯(lián)合可以有效降低患者體內炎癥介質水平。
綜上所述,大黃灌腸聯(lián)合早期鼻空腸營養(yǎng)支持治療不僅可以有效改善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營養(yǎng)狀況,還可促進患者胃腸道功能恢復,降低患者體內炎癥介質水平,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