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媛(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特色農產品檢驗檢測中心 新疆 昌吉 831100)
抽樣人員在抽樣工作開始前,應該對特色農產品安全監(jiān)督檢測工作相關內容進行科學解讀,確保在實際工作中能夠按照相關規(guī)范執(zhí)行。
抽樣工作開始前,工作人員所需要的物品主要包括抽樣單、抽樣工具、特色農產品質量安全樣品檢測文件、樣品抽取工作單以及抽樣記錄本等,保證工作中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能按照相關標準開展[1]。
抽樣工作人員不少于2 名,由專業(yè)知識較強的人員擔任,并且嚴格執(zhí)證上崗,杜絕隨意使用兼職工作人員頂替崗位的現象,確保在實際工作中,每個工作步驟都能夠按照標準開展,且能夠有效應對工作中的突發(fā)情況,最大程度保證抽樣工作的規(guī)范性[2]。
需要根據檢測單位的相關要求開展檢測,如果檢測單位沒有明確給予相應的標準,那么需要主動與其進行協商,方可執(zhí)行相關的抽樣標準。如在蔬菜抽樣檢測過程中,需要根據國家標準及行業(yè)標準GB/T8855、NY/T789-2004 及NY/T762-2004 規(guī)定的相關內容開展抽樣工作;而在水果檢測過程中,則需要根據NY/T789-2004 規(guī)定的相關內容開展相應的抽樣工作。
2.3.1 特色農產品市場抽樣銷售市場主要涵蓋特色農產品所在城市的批發(fā)市場、農貿市場以及特色農產品零售超市等。一般而言,批發(fā)市場特色農產品存儲過程中,多采用散裝或者包裝形式,而在樣品抽取過程中,應該在散裝或者包裝產品中采用分層形式,以上中下分別抽取,每層以中心為基點在四周隨機抽樣。農貿市場或者超市樣品抽取過程中,也可以采用類似的方式,從而真正發(fā)揮出抽取樣品的代表功能。
2.3.2 特色農產品基地抽樣種植基地主要指的是被檢測特色農產品所在城市的生產基地。在樣品采取過程中,可根據產品種植基地的面積、地形等采用隨機法、對角法以及五點法等方式進行樣品的抽取工作。
2.4.1 蔬菜特色農產品抽樣過程中,抽樣量控制在1~3kg,特色農產品的個體質量相對較大時,如馬鈴薯、新疆西紅柿等,應該保證抽取的樣品個體數在8~10 個。抽取的蔬菜樣品不應有明顯的瘀傷、腐爛或者人為損傷等,盡量選擇成熟度一致的樣品。對于葉莖類的蔬菜,應該除去外幫;對于根莖類或者薯類蔬菜,應該選取可食用的部分,并做好相應的根莖部清潔工作。
2.4.2 水果特色農產品抽樣過程中,樣品量一般為1~3kg,抽取的水果樣品大小和成熟度一般要保持一致,而對于單個個體較大的,如庫爾勒香梨、新疆哈密瓜等,抽取樣品量應不少于5 個。
在抽取樣品過程中,樣品抽取的比例要適中、樣品抽取操作需規(guī)范、樣品需要重點監(jiān)督的品種和數量要合乎標準[2]。需要嚴格按照要求對于抽樣流程進行編號、封樣,并做好相應的留樣處理工作。特色農產品樣品抽取完畢,在貼取封條之前,抽取人員與受檢單位對于抽取的樣品需要做好最后的確認工作,確認無誤后,任何人都不能進行再次更換,也不能無故進行樣品開封,如果相關單位或個人違反了相關規(guī)定,那么選取的樣品則視為無效,不能作為檢測樣品使用[3]。
特色農產品監(jiān)督樣品抽取檔案管理工作同樣是一項重要的內容,這主要是由于特色農產品在生產或者交易過程中,往往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在每年進行抽取樣品工作中,都需要利用檔案進行合理調配。在實際抽樣工作中,由于很多工作人員疏于管理,失去了檔案的重要參考作用。因此,作為檢測部門應該將檔案管理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對待,真正認識到檔案管理工作的實質意義,在工作中不斷完善檔案管理相關制度,為抽樣工作人員與實驗部門提供良好的溝通渠道[3]。
總而言之,特色農產品監(jiān)督抽樣工作是一項重要的內容,不僅關系到特色農產品市場的長期發(fā)展,而且關系到人們的飲食健康安全,相關部門應該加大重視力度。伴隨特色農產品市場質量要求的不斷提升,對特色農產品監(jiān)督抽樣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僅要求工作人員充分肩負起自身的職責,把控質量關,還需要加強自身專業(yè)知識的學習,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保證特色農產品監(jiān)督抽樣工作能夠沿著正確的軌道開展[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