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
黨的百年奮斗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開辟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展示了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深刻影響了世界歷史進程、鍛造了走在時代前列的中國共產(chǎn)黨。
——第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jīng)驗的決議》,從五個方面總結黨的百年奮斗的歷史意義
我的捐贈,希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引起社會的響應,讓更多的人都來關注、關心、支持科研、教育和科普事業(yè)。
——“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黃旭華院士向中國船舶七一九所捐贈1100 萬元個人所獲獎金,作為科技創(chuàng)新獎勵基金
你在時,如熾烈的陽光;你離開,如燦爛的晚霞。
——消防員楊科璋懷抱女童轉移時墜樓,他放棄自救機會,用雙臂死死護住女童,終至壯烈犧牲。最近,根據(jù)其故事改編的視頻引網(wǎng)友淚崩
消費者要養(yǎng)成“非必要不提供”的良好習慣,建議只在確屬必要的情況下才向經(jīng)營者提供個人信息或者進行授權。小區(qū)、經(jīng)營場所不能強制業(yè)主或者消費者進行人臉識別。
——2021 年11 月1 日,《個人信息保護法》正式實施,中消協(xié)提醒廣大消費者認真學法、主動用法
我覺得復活是不可能的。我是想證明文化是不是影響了大腦,幾百年后,是不是可以從我的大腦里發(fā)現(xiàn)中國文化的殘跡,證明我的積淀理論。如果證明有影響,我覺得比我所有書加起來貢獻都要大。
——近日,著名哲學家、美學家李澤厚逝世,享年91 歲。其著作《美的歷程》《中國美學史》是許多人的美學啟蒙讀物,尤其《美的歷程》以精妙的文字梳理了中國數(shù)千年的文學、藝術文化。他曾設想要將自己的大腦冷凍起來供后人研究
翟志剛:我已出艙,感覺良好!王亞平:我一會兒出艙,感覺良好!葉光富:我下次出艙,感覺良好!
——近日,神舟十三號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執(zhí)行艙外作業(yè),葉光富在艙內配合。三位航天員的“感覺良好”走紅,成為流行語
成功沒有捷徑,想要獲得一張完美的星空照片,決不能偷懶。
——在2021 格林威治年度天文攝影師大賽中,董書暢憑借日環(huán)食照片《The Golden Ring》獲得冠軍
這是我國首次制定專門法律,具體規(guī)定如何管理和守衛(wèi)與14 個國家共享的陸地邊界,目的是為了保障陸地國界及邊境的安全穩(wěn)定,促進我國與陸地鄰國睦鄰友好和交流合作,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該法律自2022 年1 月1 日起施行。
“我是曙光。”“曙光明白!”11 月7 日,在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首次太空出艙活動中,一聲聲來自地面的“曙光”口令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我國于20 世紀60 年代啟動的第一次載人航天計劃,名字就叫“曙光一號”工程,最后由于經(jīng)濟基礎薄弱,被迫下馬。直到1992 年,載人航天工程再次啟動,“曙光”也成為航天員系統(tǒng)的代號。如今,隨著我國載人航天事業(yè)邁入空間站階段,“曙光”的職能也得到拓展,成為航天員出艙活動專項指揮的代號。
指本人的電話號碼與新冠肺炎確診患者號碼在同一時空網(wǎng)格(范圍是800m×800m)共同停留超過10 分鐘,且最近14 天任一方號碼累計停留時長超過30 小時,查出的號碼為時空伴隨號碼。此時,本人的綠色健康碼就會變成黃碼,并被系統(tǒng)標記為時空伴隨者。
近日, 在2021 英雄聯(lián)盟全球總決賽的賽場上,來自中國的EDG 戰(zhàn)隊同來自韓國的衛(wèi)冕冠軍DK 戰(zhàn)隊經(jīng)過五場激烈的角逐,最終以3:2 的戰(zhàn)績贏得冠軍。
日前,淮安成功入選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的“世界美食之都”,成為繼成都、順德、澳門、揚州之后,中國第五個躋身“世界美食之都”行列的城市?;窗彩腔磽P菜的重要發(fā)源地和傳承地, 現(xiàn)存名菜名點1300 余種,有298 道美食入選省級非遺。
杭州亞組委首次公布了2022年杭州亞運會電子競技小項設置,英雄聯(lián)盟、王者榮耀(亞運版)、和平精英(亞運版)、爐石傳說、刀塔2、夢三國2、街霸5和FIFA Online 4等8個項目入選。
在近日結束的EDA(電子設計自動化)領域國際會議ICCAD 2021上,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呂志鵬教授團隊獲得了CAD Contest布局布線算法競賽的第一名,這是中國團隊拿下的首個EDA全球冠軍。EDA被譽為“芯片之母”,是我國“卡脖子”關鍵技術之一,難點主要在于算法。
今年以來,反詐民警已預警勸阻1260萬人免于被騙,累計挽回損失2770億。96110是公安機關反詐勸阻專線,接到96110的電話,說明你或家人正在遭遇電信詐騙,或屬于易受騙高危人群。因此,當96110來電,請務必接聽!
“愛情觀”養(yǎng)成課、海島野外求生訓練課、游戲課……當下,不少大學開發(fā)了新奇課程,有些受到學生的追捧,也有些讓大家覺得“奇葩”。
@光明網(wǎng):新奇課程的走紅,體現(xiàn)了當代年輕人興趣愛好的豐富多元,也反映出高校辦學思維的開放和與時俱進。只不過,從學校的角度來說,課程設置始終是一項嚴謹而專業(yè)的工作,不能一時興起地開設了一門課程,卻沒有足夠的師資支撐和扎實的內容輸出。隨意開設的課程即使能嘩眾取寵于一時,最終也會淪為濫竽充數(shù)的“水課”。
@新華日報:選修課既然是為滿足不同學生的興趣、素質發(fā)展需求而開設,就應該交由學生來評判課程的好壞。如果教師開設的課程內容定位清晰,講述生動,學生學有所獲,那么這門課程就不愁沒有學生選;反之,如果教師一味追求新奇,課程空洞無物,時間一長則會無人問津。這一套優(yōu)勝劣汰的機制在大學里已經(jīng)非常完備,所以最后留下的都是精華課程。開設新奇選修課一方面表明管理者樂于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另一方面,形式創(chuàng)新有利于內容更新。何樂而不為?
立冬前后,一場大范圍強寒潮席卷我國中東部地區(qū)。這樣猛烈的強寒潮是不是在“打臉”全球變暖的判斷?
國家氣候中心專家認為,強寒潮與全球變暖看似對立,其實并不矛盾。全球變暖不像簡單的連線題那樣,直接對應著“暖冬”“冷冬”。全球變暖是指全球年平均氣溫總體呈偏高趨勢,當受氣候事件影響時,個別年份仍會出現(xiàn)冷暖波動,會有強寒潮發(fā)生。事實上,正是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高溫、干旱、洪澇、臺風、寒潮等極端天氣事件頻率增加,強度增強。在我國,冬季極端寒冷事件就時有發(fā)生。根據(jù)國家氣候中心預測,今年冬季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活動頻繁、勢力偏強,中東部地區(qū)氣溫總體以偏冷為主。預計明年1?2月冷空氣活動將明顯轉強,中東部大部地區(qū)氣溫可能比常年同期偏低,發(fā)生階段性極端寒潮事件的可能性較大。
《功勛》
導演/鄭曉龍等
最近,講述8位“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事跡的電視劇《功勛》火了,“淚目”“國士無雙”等彈幕刷屏不斷。“能文能武”的李延年在戰(zhàn)場上舍生忘死;隱姓埋名的于敏,做成“驚天動地事”;把赫赫軍功鎖在箱子里的張富清,一心扎根山里,為大家舍小家;黃旭華畢生“深潛”鉆研核潛艇;嫁入西溝村的申紀蘭,“讓姐妹們活出人樣來”;孫家棟排除萬難,在太空筑出一條中國“天路”;屠呦呦堅持不懈研發(fā)青蒿素;袁隆平用一生奮力追尋“禾下乘涼夢”。全劇如同一本生動鮮活的“功勛簿”,在觀眾面前次第展開。這部劇之所以動人,更重要的在于注重生活的真實。在功勛人物身上,偉大可能出自樸實無華的愿望,勛章的背后也有家人的付出,來之不易的成功更要歸功于團隊的合作。真實的細節(jié)、扎實的臺詞、立體的人物,讓觀眾“愛上了有血有肉的‘功勛”。
每個單元片尾,畫面從過去穿越時空,視角由往事觀照現(xiàn)實,鄭重作出回答:為什么“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其實,先輩的功勛早已密不可分地融入了山河,化進了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