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雙媚
越劇《洞君娶妻》取材于民間故事,木訥老實的苦良戀上貌若天仙的鄰家女孩芷蘭,有心求娶,又恐遭拒,于是到桃源洞向傳說中的洞君求助,喝下泉水幻化成俊朗風雅的洞君與芷蘭相會,兩人在卿卿我我中生發(fā)了愛情,許下終身之約。新婚之夜,泉水效應褪去,芷蘭發(fā)現(xiàn)所嫁非人,從此一病不起??嗔疾蝗誊铺m忍受病榻之煎熬,只得一再飲泉,以解她相思之苦。等芷蘭得知真相,穿著親手縫制的百帕嫁衣要嫁給苦良時,他已油盡燈枯,回天乏術(shù)。最終,苦良用生命寫就了浪漫的愛情,芷蘭嫁給了凄美的愛情,兩人成就了人們口中唯美的洞君傳說。
雖然這是一出寓言劇,但是既浪漫又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它像一面鏡子,照出了苦良和芷蘭錯位的愛情影像??此剖擒铺m追求不切實際的浪漫愛情,導致深愛著她的苦良一步一步陷入悲劇的深淵,從某種意義上講,苦良何嘗不是另一個芷蘭?他明知自己和芷蘭的差距,依然不惜借用泉水制造假象,博取芷蘭的芳心,他們并無質(zhì)的區(qū)別,若說苦良是芷蘭的假洞君,芷蘭就是苦良的女洞君。
《洞君娶妻》是小劇場戲曲,主要人物只有兩個,但是意蘊深遠,極具戲曲張力,不同的觀眾有不同的解讀。熱戀者看到浪漫,失戀者看到凄涼;丈母娘看苦良可能會越看越滿意,婆婆看芷蘭也許怎么看都不順心;有人說苦良用生命寫就了浪漫,有人說芷蘭最終嫁給了愛情……是悲???是圓滿?是浪漫?是凄美?細思,不過是每個人心中的執(zhí)念罷了。
愛情往往被貼上唯美浪漫的標簽,雖然現(xiàn)實證明并不是所有的愛情都唯美浪漫,愛情也不僅僅有唯美浪漫,或許是人對美好事物的本能向往吧,即便再茍且再狼狽的日子,即便是落日余暉、曉風殘月,也能發(fā)現(xiàn)它的獨特,并賦之于美。正如人們說起梁祝,記住的通常是他們死后化蝶雙飛的凄美,而忽略了他們生前被迫分離的撕裂和痛苦。在苦良和芷蘭這段愛情里,他們各自在錯位中品嘗著愛情的美妙,而觀眾又在他們的錯位中感動著、浪漫著。
劇中的芷蘭是個孤女,吃百家飯喝百家水長大,但苦難的生活并沒有磨滅她對愛情的向往和追求,芳齡十八的她像所有情竇初開的少女一樣,愛思愛想愛做夢,渴望遇到風度翩翩、文質(zhì)彬彬的解意郎君,與他兩情相悅許終身,和他“執(zhí)手并肩玉頸交”??涩F(xiàn)實是,在桃源村,只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nóng)家生活,只有白天想著耕田種地,天黑想著困覺生崽的農(nóng)夫苦良。超越現(xiàn)實的夢想和追求,導致風流多情的郎君她魂牽夢繞,老實巴交的農(nóng)夫她視而不見,盡管郎君只出現(xiàn)在她的夢幻里,而苦良夏日替她割稻谷,寒月給她送柴火,雨夜為她修屋頂,最終她毫不猶豫選擇了浪漫的愛情,放棄了平淡的婚姻。
難道說是芷蘭好高騖遠,不切實際,錯把農(nóng)家的炊煙看成瑤池的云霧?在這段錯位的愛情里,芷蘭確實不夠坦誠。她沒有坦誠地面對現(xiàn)實,在桃源村,并沒有所謂的風流郎君,有的是踏踏實實過日子的莊稼人。她也沒有坦誠地面對生活,吟詩誦月既不能讓田地長出糧食,也不能把白布繡成花。她更沒有坦誠地面對自己,日日吟詩、夜夜賞月的日子她可以過多久,三頭五天,還是三年五載?那風流郎君除了為她吟詩畫眉,還能為她做什么?
兩情相悅、心有靈犀的浪漫愛情是每個人心中的祈盼,柴米油鹽、針頭線腦的平淡日子是每個人無法逃避的現(xiàn)實,追求愛情沒有錯,逃避現(xiàn)實卻不應該。無論誰,面對愛情,面對生活,都得有足夠的坦誠,才能丈量夢想和現(xiàn)實的差距,才能平衡浪漫和平淡的落差,踏踏實實地走好每一步。而超越現(xiàn)實,一味地迷戀浪漫,在錯位中不能自拔,愛情再美,都只能是鏡中花,水中月,徒留一聲吁嘆而已。
在劇中,苦良并不是一個無辜的愛情犧牲品,可以說他是這段錯位愛情的主宰者,自導自演了這出悲劇,是他傾盡所有在支付他買不起的愛情賬單。苦良和芷蘭是近鄰,從小一起長大,他愛慕芷蘭,卻不敢表白,在深知兩人之間的差距,又對芷蘭的情感追求也有幾分了解的情況下,依然去桃源洞求助洞君,并且喝下泉水幻化成洞君的模樣跟芷蘭相會、表白。在他接受到芷蘭對假洞君的情意后,并沒有因此而醒悟,及時止損,收斂自己的情愫,結(jié)束這場單相思,反而錯誤地把芷蘭對假洞君的感情轉(zhuǎn)移到自己身上,歡天喜地地籌辦著一場本不屬于自己的婚禮。至此,低成本的單相思變成他難以支付的錯位愛情。
新婚之夜,揭開蓋頭,芷蘭如雷轟頂,無法接受事實,亦無法面對苦良,明確表示自己心之所屬非他苦良,欲嫁之郎亦非苦良大哥。如果此時,苦良將真相和盤托出,結(jié)束兩人這段錯位的愛戀,一切也還來得及。但是,苦良沒有勇氣坦白真相,是不敢在心愛的人面前承認自己的欺騙行為?還是對生米已煮成熟飯將錯就錯抱最后一絲僥幸?心愛之人病臥床榻三月之久,苦良在床畔日夜陪伴,細心照料,,既無法贏得她對自己的半分感動,亦無法消減她對假洞君的半分相思。事已至此,情已到頭,總該醒了吧?這個老實的莊稼漢面對這份愛情的巨額賬單,明知超額度透支的情況下,依然拿身體做抵押,再次走進桃源洞。
苦良又一次幻化為假洞君,他欲于洞君的身份勸解芷蘭,讓她明白苦良對她的情意,希望兩人好好過日子??墒擒铺m明確表示對他這個“溫溫熱熱實實在在的知心人”,只有兄妹情,并無男女情分,兩人是鄰里,這段婚姻不過是皮囊。這回如雷轟頂?shù)氖强嗔迹墒敲鎸铺m眼眸里溢出來的對假洞君的愛慕,他再次淪陷,拿生命買下最后的浪漫送給芷蘭——以洞君的身份迎娶她,成就她所向往的愛情,給予她夢幻中的婚姻,哪怕只有一天。錯位的愛情,買不起的單,透支的生命,注定是悲劇一場。
美麗的童話經(jīng)常告訴我們,后來公主和王子結(jié)婚了,從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苦良和芷蘭的結(jié)局如何,是比翼雙飛化仙而去,還是生死相隨共赴黃泉,不得而知。無論哪一種結(jié)局,苦良依然是那個苦良,芷蘭也依然是那個芷蘭,他們不會因為得知真相而變成對方理想的模樣。芷蘭嫁給了洞君,卻不是她愛的那個洞君,該如何面對自己當初許下的誓言:“倘若背棄苦良要受懲罰,芷蘭愿一人承擔;若掙脫皮囊天理不容,芷蘭逆天而行,無怨無悔”,“未嘗片刻情滋味,縱然長壽又如何”。因為感動而接納,因為內(nèi)疚而勉強,這樣的結(jié)局何嘗不是另一個錯位的開始?
假如愛有天意,聚山川精華而成的泉水能再次顯靈,讓苦良不死,芷蘭依然會選擇嫁給他嗎?沒有了泉水的加持,苦良依然是那個手腳勤快的莊稼人,口笨舌拙的木頭人,又倔又犟的老實人,她會喜歡他的老實勤快,會欣賞他的笨嘴拙舌,會為擁有百石糧食、百匹布、百兩黃金的富足生活而幸??鞓穯幔?/p>
曾聽過一個故事,女孩是家境殷實的獨生女,男孩是一無所有的鳳凰男,女孩看中男孩的老實、上進,主動追求,主動求婚,兩人的婚事遭到女孩父母的強烈反對,但她義無反顧,認為愛情不應該拿外在的條件去衡量。她笑著出嫁,他含淚迎娶;她說圖他好,他說感恩她不嫌棄。多年后,女孩成了家庭主婦,男孩做了成功人士,每回應酬的飯局他總是把她帶在身邊,端起的第一杯酒敬她,夾起的第一口菜放她碗里,說的第一句話感謝她,大家都為男人不棄糟糠之妻點贊 ,都羨慕女人有幸嫁對郎。但是他們卻離婚了,女人提出的,她說,原來這不是愛情。
錯位造就階梯,沒有誰能忍受居高臨下的俯視,也沒有誰該梗著脖子仰視。愛情,需要站在同一個臺階,面對面,才看得清模樣,感受到愛的氣息。
作者說
“茶是泡來品的,戲也是演來品的。一出戲搬上舞臺,內(nèi)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有人關(guān)注思想性,有人考究藝術(shù)性。我呢,除了自己寫的幾筆,大多數(shù)時候就是一位觀眾,不妨扯扯可看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