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數據時代,“互聯網+”、智能手機、新媒體均已得到全面發(fā)展,而新媒體的出現,不僅給交通廣播創(chuàng)造了全新的發(fā)展機遇,也帶來了更為嚴峻的挑戰(zhàn)。要想使交通廣播屹立不倒,關鍵要做到與時俱進,結合聽眾需求對播報模式和內容加以調整?;诖耍疚慕榻B廣播路況播報的發(fā)展歷程,并結合大數據時代特點,對廣播路況播報需要遵循的核心原則進行分析,進而圍繞播報要點展開討論,具體內容涉及引入先進技術、突出互動優(yōu)勢、發(fā)掘語言價值等方面。希望能使相關人員受到啟發(fā),為日后路況播報工作的高效開展提供助力。
關鍵詞:路況信息;大數據時代;廣播路況播報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1)19-0146-03
一、前言
新媒體因實時性、便捷性及開放性的巨大優(yōu)勢獲得飛速發(fā)展,對以廣播為代表的傳統(tǒng)媒體造成極大沖擊,同時使其陷入發(fā)展困境。通過調研可知,要想使交通廣播既有優(yōu)勢得到發(fā)揮,關鍵是要對傳統(tǒng)播報理念和方法進行升級。鑒于此,如何將信息技術與廣播路況播報相結合,使路況播報更符合聽眾需求,自然成為相關人員關注的焦點。
二、路況播報發(fā)展背景
在城市建設速度持續(xù)提升、群眾生活條件顯著改善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將汽車作為出行的主要代步工具。隨著汽車持有量的增加,道路擁堵問題變得越發(fā)嚴峻。自1991年創(chuàng)辦至今,中國的交通廣播堅持以服務出行、發(fā)布路況、疏導交通為主要內容及核心優(yōu)勢,通過開設交警直播室等方式,在出行高峰期實時發(fā)布并更新路況信息,以便駕駛者能夠靈活選擇可規(guī)避擁堵路段的全新出行路線。30年間,交通廣播始終以路況播報作為自身發(fā)展的基礎,為緩解交通壓力、服務出行提供有力支持,也正是因為其能夠獲取獨家路況信息,才能夠力壓群雄,成為廣告收入最可觀、聽眾群體最龐大的廣播節(jié)目。
大數據時代的來臨使這一局面被打破,大量智能系統(tǒng)被開發(fā)出來,與傳統(tǒng)媒體相比,以導航APP為代表的新媒體,不僅能夠做到快速采集路況信息并利用先進技術進行高效處理,還可以向指定智能終端傳遞符合群眾需求的特定信息,駕駛者無須在多條路況信息中耗費時間查找自己所需內容。同時,交通廣播在路況信息發(fā)布方面存在的不確定性、滯后性和聽眾需求間的矛盾大眾有目共睹。
2014年,快的打車、滴滴打車橫空出世,給交通廣播帶來了巨大威脅,隨著樂于嘗試、接受新事物的年輕群體紛紛選擇下載打車軟件,出租車駕駛員也逐漸遠離傳統(tǒng)的交通廣播。在路況信息的獲取方面,僅能籠統(tǒng)播報路況信息的交通廣播電臺已無法滿足聽眾需求,無論是基于大數據衍生出的導航APP和交通APP,還是現已小范圍投入使用的車聯網,均可最大限度地滿足聽眾個人的交通信息需求,同時還可為聽眾提供可規(guī)避交通擁堵路段的其他出行方案,聽眾可通過各類APP實時獲取路況信息[1]。此外,車聯網可借助交通管理、堵塞檢測和自動規(guī)劃路徑等功能,使群眾出行效率得到顯著提升,通過為群眾提供社交平臺、餐廳及拼車等信息的方式,實現提高出行質量的最終目標。由此可見,交通廣播壟斷路況播報行業(yè)的模式正被社會淘汰。對于交通廣播而言,要想避免自身被先進科技取代,當務之急是借助信息技術對獲取、整合路況信息的能力進行提升,在對廣播語言的審美價值進行充分發(fā)掘的基礎上,通過強化廣播在互動方面的優(yōu)勢,使自身具有的競爭力、競爭優(yōu)勢得到顯著增強。
三、大數據時代路況播報原則
(一)快速整合相關信息
大數據時代,人們獲取路況信息的速度較過去更快,可供選擇的獲取途徑也更多。對于駕駛者而言,在駕駛車輛的同時還要獲取復雜的路況信息,進而需要對路況信息進行分析,以便選擇最佳出行路線,整個過程對于駕駛者而言比較復雜,難度相對較大,這給負責播報路況信息的人員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其需要在全面整合自身所掌握路況信息的基礎上,利用信息技術對路況熱點和關鍵點進行提取,隨后對路況進行準確且清晰的描述。具體來說,即是先通過路況記者、車友反饋或是連線交警等方式,對路況信息、路況熱點和關鍵點進行獲取,再對相對繁瑣的信息進行轉化,以降低聽眾的理解難度,以此保證交通廣播具有的受眾黏度達到預期。
(二)充分考慮聽眾需求
交通廣播應做到以人為本,根據聽眾提出的需求,為其提供相應的道路、車輛或是行人信息,確保自身打造的播報路況的廣播節(jié)目兼具貼心和專業(yè)的優(yōu)點。例如,在面向方向感較弱的聽眾進行播報時,播報人員應酌情精簡播報語言,利用娛樂場所、購物中心或是辦公大樓等建筑物進行定位,確保聽眾能夠快速提煉出自己所需的路況信息。再例如,遇到較為惡劣的天氣時,播報人員應及時提醒聽眾在出行時保證自身安全。對有高速通行計劃的駕駛者,應提醒其提前對車輛狀況進行檢查。在可見度較低的夜間或霧霾天氣,應提醒駕駛者密切關注前車情況,切記不可疲勞駕駛;在降雨或降雪天氣,應提醒駕駛者減速慢行;在溫度較低的冬季,可為駕駛者播報熱車技巧。
四、大數據時代路況播報要點探究
(一)引入先進信息技術
信息時代的特點之一便是獲取信息的速度極快,鑒于此,交通廣播不應滿足于利用現有的監(jiān)控視頻對特定范圍的路況進行發(fā)布,或是對高速語音信息、周邊電臺信息進行二次加工并播報的工作模式,而是應當做到與時俱進,充分利用現有技術獲取并分析路況信息大數據,在對全新路況獲取平臺進行搭建的基礎上,根據自身情況開發(fā)可對路況信息進行科學分類的全新途徑。
研究表明,符合交通廣播需求的大數據平臺,其核心技術為收集技術、處理技術。上海交通廣播計劃將定位地圖和直播室相連接,保證記者能夠選擇任何一位駕駛員進行通話,充分利用廣播在互動方面具有的優(yōu)勢,使自身所提供的路況信息更具時效性。北京交通廣播早在2012年便已將收集、整理路況相關信息的工作提上日程,與交通委形成合力,將全市數萬臺出租車錄入相應的采集系統(tǒng),借助定位功能、信息回傳功能,對車輛交通信息進行快速采集;與此同時,北京交通廣播還將公交車、地鐵運行狀況納入了監(jiān)測范圍。二次改造工程又新增了列車和民航的相關信息。衢州交通廣播于2016年入駐了交警指揮中心,這樣做可保證交通廣播能第一時間獲取路況相關信息,在此后的幾年中,當地越來越多的駕駛者選擇放棄導航APP,轉而加入交通廣播的陣營[2]。韓國交通廣播要求編輯人員借助電子地圖、監(jiān)控路線,逐一核實志愿者提供的路況信息,在對真實路況信息進行整合的基礎上,通過電視、調頻廣播、數字廣播對路況信息進行立體發(fā)布,直播室內則由導播對發(fā)布內容進行選擇。
對強調利用人力對路況信息進行編輯并發(fā)布的交通廣播而言,上述實例均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只有引入先進技術,對自身存在的信息滯后、數據回傳和處理效率低等問題加以解決,才能使路況信息更加實用且直觀。目前,僅有一部分汽車實現了聯網,憑借服務提供商、導航廠商的力量,無法滿足聽眾獲取在線位置等的需求,要想使車聯網的優(yōu)勢得到發(fā)揮,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在網絡覆蓋不全面、互聯網企業(yè)及廠家未能尋得利益點的當下,交通廣播應盡快對先進技術進行嫁接,引入“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在融合先進技術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由此為自身注入源源不斷的前進動力。
(二)突出廣播互動優(yōu)勢
路況導航系統(tǒng)的發(fā)布模式為一對一發(fā)布,確保聽眾可以借助廣播軟件詳細了解路況,在此基礎上,工作人員可充分利用廣播特有的互動性,從讓聽眾被動接收信息得以向主動開展交通疏導、解答聽眾提出問題進行轉變。作為構建雙向反饋機制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由聽眾提供路況信息,可使聽眾身份由被動接收者向主動管理者轉變,同時,該機制還賦予了聽眾更多的身份:快速出行的受益方、路況信息的提供方、疏導交通的參與方等[3]。僅憑借導航軟件,聽眾無感受到由上述身份所帶來的充實感和滿足感。
通過調研發(fā)現,年輕聽眾往往并不滿足于單純收聽節(jié)目,而是希望自己能夠參與到節(jié)目中,工作人員可將微信打造成聽眾播報路況的平臺,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向曝光非法駕駛行為、相互關懷等領域延伸。例如,“經過剛才的降雨后,主城區(qū)路面積水較為嚴重,建議在開車經過行人時,其他司機朋友能夠減速慢行,以免水花濺到周圍的行人”。再例如,“XX路和XX路的交會處,有一輛綠色的跑車逆行,如果車主能夠聽到這條消息,希望能夠及時更正駕駛行為,同時提醒附近車輛注意避讓”。通過微信語音對路況進行播報,與大數據時代對廣播提出的要求高度契合,受微信語音時長的限制,多數聽眾均能夠將播報路況的語音控制在30秒以內,可充分滿足當前社會對廣播在碎片化播報方面提出的要求。
(三)樹立正確服務意識
熱線平臺始終是連接交通廣播和聽眾的主要載體,對雙方實時溝通和高效互動具有重要意義。由此可見,要想擴大交通廣播的影響力,應拉近自身和聽眾間的距離,通過打造知名度較高的熱線平臺等的方式,確保聽眾在遭遇問題或是困難時,優(yōu)先選擇通過熱線平臺獲取幫助,使交通廣播成長為群眾的智囊。此外,大數據時代還為交通廣播提供了更多可供選擇并利用的交流平臺,例如衢州交通廣播便選擇開通微信公眾號,并通過該公眾號定期向受眾推送相關新聞,同時對當地路況進行實時播報,真正做到將傳統(tǒng)媒體和新媒體充分結合,使自身服務價值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實現。
駕駛者長時間處于狹窄且封閉的空間內,極易出現心情低落或是沉悶的情況。鑒于此,在播報路況信息時,播報人員應對聽眾所處環(huán)境加以考慮,如若只是單純地播報道路擁堵情況或是相關出行信息,較易引起駕駛者的反感。出于使緊張氣氛盡快得到緩解的考慮,播報路況時,播報人員可酌情加入散文或是舒緩的背景音樂,這樣做既能夠突出交通廣播的專業(yè)性,又可以達到舒緩駕駛者身心的目的[4]。
(四)發(fā)掘語言審美價值
人車交互、人機交互所能傳遞的關懷均十分有限,要想實現持續(xù)發(fā)展,交通廣播應對自身在語言方面所具有的審美價值進行深入發(fā)掘?,F有導航APP通常需要駕駛者觀看地圖并傾聽播報內容,極易出現注意力被分散的情況,進而引發(fā)安全事故。另外,常規(guī)導航APP僅能提示擁堵程度及行車線路,缺少情感的音頻播報較易催生駕駛者睡意。而導航APP所存在的諸如此類的劣勢,正是交通廣播所具有的優(yōu)勢,在播報路況時,播報人員應積極增強內容的可聽性,尤其對中小規(guī)模的城市而言,出行高峰期的路況播報往往大同小異,要想增強播報內容對駕駛者的吸引力,關鍵是要保證工作人員具有豐富的知識、突出的語言功力及全局意識。遇到特殊節(jié)日、突發(fā)情況或是異常天氣時,播報人員應對廣播編排進行調整,例如由路況記者和主持人展開互動;再例如增派路況記者,通過整合各區(qū)域記者傳遞信息的方式,形成組合報告,借助先進技術為聽眾提供更加立體且全面的路況信息。
(五)做大做強核心資源
第一,鞏固現有優(yōu)勢。硬件配置和資源開發(fā)均對交通廣播具有重要作用。天津交通廣播近幾年始終致力于對路況信息員隊伍的構成進行優(yōu)化,通過加大出租車駕駛員占比的方式,使信息員提供的路況信息更具使用價值[5]。
第二,增加信息來源。在新舊媒體的競爭愈發(fā)激烈的當下,如何及時準確地獲取路況信息,現已成為決定交通廣播能否快速發(fā)展的關鍵。以天津交通廣播為例,為實現增加信息來源的目標,2017年,當地交通廣播便對數字廣播大廈進行了建設,通過引進突發(fā)視頻信號,公路視頻信號,火車站、機場滾動信息的方式,對立體信息網絡進行構建,由此實現打造及時且權威的發(fā)布平臺的目標。截至目前,天津交通廣播已對交管局安裝的攝像頭進行了全部引入,攝像頭覆蓋率能夠達到約80%,路況播報所涵蓋信息自然更加完整[6]。
第三,推進數字過渡。相較于交通廣播,電子地圖的優(yōu)點主要是可以實時更新,同時能夠根據用戶需求提供針對性服務;當然,電子地圖存在的不足也十分明顯,如僅能夠播報大數據分析所得結論,而無法向用戶提供詳細路況,誤報的情況也時有發(fā)生。鑒于此,越來越多電子地圖廠商選擇與交通廣播達成合作,這樣做的積極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有龐大的用戶群體,可實時獲取相關信息。二是利用電子地圖所提供的模板,對數據進行快速分析及科學統(tǒng)計。三是基于標準化平臺,對重要節(jié)點進行全方位預測,通過形成總結報告的方式,為播報工作的高效開展助力。
五、結語
在強調“交通+互聯網”的當下,交通廣播應堅持自身既有優(yōu)勢,通過引入大數據技術的方式,對路況進行全面且及時的播報。未來交通廣播應加大和交警中心合作的力度,密切關注路況變化趨勢,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平臺,向駕駛者推送相關信息,以此保證自身價值可得到最大限度的實現。
參考文獻:
[1] 姚廣錚,蔡傳慈,趙祿成,等.一種基于路況數據的城市道路交叉口擁堵評價指數研究[J].山東科學,2020,33(2):91-96.
[2] 郭偉伊,王立偉.基于大數據的貴陽市交通擁堵問題治理研究[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37(3):102-111.
[3] 馮筱.交通廣播路況信息播報質量提升策略[J].新聞研究導刊,2019,10(10):95.
[4] 易嘉偉,王楠,千家樂,等.基于大數據的極端暴雨事件下城市道路交通及人群活動時空響應[J].地理學報,2020,75(3):25-26.
[5] 裘小林,車輝.基于大數據的智慧交通頂層架構設計[J].廣播電視網絡,2020,27(2):43-46.
[6] 方益,秦蕾.數字營銷時代,傳統(tǒng)廣電之“變”——地方臺大數據應用與城市服務商角色轉型初探[J].中國廣播影視,2019(8):87-90.
作者簡介 牛穎,本科,編輯,研究方向:廣播新聞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