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前茶
南瓜園里,南瓜的小苗剛剛露頭,螢火蟲就拿它當(dāng)鮮嫩的點心來啃食。幾只螢火蟲就能把它啃得滿是洞孔,讓可憐的南瓜苗斷了生機。
農(nóng)場的老周為我們示范怎樣為柔弱的小苗驅(qū)趕螢火蟲:他從鎮(zhèn)上學(xué)校的食堂里搜羅來成筐的雞蛋殼,用火鉗夾著,逐一在火苗上燎烤,直到雞蛋殼發(fā)出微微的焦氣。然后,再把搜羅來的竹筷鉗斷做成小棍,在南瓜苗的近旁用小棍支起燒焦了的雞蛋殼,如同撐起一頂頂迷你的華蓋。
螢火蟲懼怕焦蛋殼的氣味,有了這個防護措施,它們就避而遠(yuǎn)之了。等南瓜苗長大,伸展出日新月異的牽藤,葉子轉(zhuǎn)眼間比巴掌還要大,農(nóng)人們就不管螢火蟲來不來吃了。噴殺蟲藥的辦法是他們絕對不喜歡的。夏日的菜園,怎能沒有螢火蟲飛舞?在農(nóng)場里,螢火蟲絕對不算對農(nóng)作物危害最大的害蟲,根本不需要用農(nóng)藥來噴殺。
南瓜花開了,農(nóng)場小孩的夏日游戲,就是躡手躡腳走近南瓜花(一般是雄花),一只手將花瓣口猛地攏緊,一只手掐下花柄,數(shù)只螢火蟲便就此“入甕”了?;丶液笥闷孔影盐灮鹣x裝起來,就成了蚊帳里的一盞小燈——亮閃閃的幻想之燈。這種捉蟲法,就像跟螢火蟲做游戲似的。被孩子折下來的南瓜花雖然已經(jīng)被螢火蟲啃出小洞,也會被裹上面糊油炸了當(dāng)茶點,不會浪費。
相比之下,噴藥是沒有長遠(yuǎn)眼光的做法。吃了被藥放翻的蟲子,鳥雀也會中毒。鳥雀遭毒殺,大自然原本不動聲色勾連著的生物鏈被粗暴地扯斷,第二年的蟲害就會變本加厲。但鳥雀也是要防的。以梨園為例,如果不防鳥,梨子長到乒乓球大小,就會被鳥兒東一口、西一口啄出很多洞,梨子還在幼年時期就被毀了。因此,梨子結(jié)出來沒多久就要套上小袋子,隔一段時間還要換大袋。這是相當(dāng)考驗人眼、心、手能否合一的體力活兒:每人肚子上系一個褡褳式的圍兜,紙袋就放在圍兜里,左手拿出一小沓紙袋,右手飛快地抽、捻、套,再用訂書機咔嚓一下封口。專注的熟手,扛著沉重的鐵梯,爬上爬下,一天能套十多棵樹、數(shù)千只梨子??捎幸患孪喈?dāng)奇怪:就算藏在枝條縫隙里的梨子,他們套起來也沒有漏網(wǎng)的,但偏偏總會漏掉向陽處的幾只梨。
梨園老板說:“那是給鳥留的。不留,鳥不來,梨園里的害蟲就會泛濫成災(zāi)?!?/p>
套了袋子也不解決問題?是的,因為梨子需要呼吸,袋口不能封得太死,食心蟲完全可以從縫隙處鉆進去。這樣,就算套了袋也還需要除蟲,而除蟲就要去袋噴藥,那可耗費人工,也不環(huán)保。于是,最好的辦法就是留下向陽處最醒目、最甜美的果實,邀請吃蟲的鳥兒來駐留。鳥雀的啄食肯定也除不盡所有的害蟲,但有什么關(guān)系?有蟲眼的梨子收下來,不賣就是了,農(nóng)人會留下自己熬一些秋梨膏來吃。
農(nóng)人講不出“和諧共生”之類的大道理,他們只知道梨子、鳥雀、害蟲之間的微妙牽制是大自然布下的迷局,他們寬容地笑著說:“要留有余地,因為大家都要過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