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磊
(龍口市水庫管理中心,山東龍口 265704)
龍口波峰5.7 MW分布式光伏發(fā)電項目位于山東省煙臺市龍口市北馬鎮(zhèn)員外劉家村南1 600 m,北馬南河上游,總占地面積約190畝。場區(qū)中心地理坐標位于北緯37°33′46.79″,東經(jīng)120°24′25.19″。
光伏發(fā)電項目總裝機容量為5.7 MW,工程建設等級為中型。該項目光伏板2根一組,共710組,平均高度6 m,傾斜擺放的太陽能光伏板板底高程為81.80 m。根據(jù)《光伏發(fā)電站設計規(guī)范》(GB 50797—2012),項目防洪等級為Ⅲ等,防洪標準為30年一遇。
員外劉家水庫于1958年11月興建,1960年5月建成,控制流域面積為14.67 km2,干流比降0.01,是一座集防洪、灌溉、供水、養(yǎng)殖為一體的?。?)型水庫。
水庫總庫容為613 萬m3、興利庫容為400 萬m3、死庫容為6 萬m3。工程防洪標準為30年一遇洪水設計,500年一遇洪水校核。水庫樞紐工程由大壩、溢洪道、放水洞組成。
大壩系黏土心墻砂殼壩,壩軸線長338 m、最大壩高19.58 m、頂寬6 m、壩頂高程84.62 m,設1 m高防浪墻。
溢洪道位于大壩西端,為開敞式無控制寬頂堰,堰頂高程80.8 m、堰頂凈寬20 m,溢洪道上建有交通橋,為漿砌石雙孔拱橋。
新建放水洞為C25鋼筋砼結構,位于大壩樁號0+092處,洞身設計為矩形斷面,凈寬1.2 m、高1.8 m、壁厚0.4 m。豎井長6.2 m、寬4.0 m。
閘室底板順水流方向長8.8 m、厚1.0 m、底板頂高程67.59 m,設工作閘門和檢修閘門,進口底高程67.59 m、出口底高程67.17 m、全長99.8 m,最大過水流量1.0 m3/s。
員外劉家水庫流域內未設雨量站,采用附近雨量站北邢家站,該站自設立起至2015年的實測雨量資料完整。
本次資料選取的雨量站有連續(xù)的實測降雨記錄,雨量站資料系列長度>30年,滿足計算設計暴雨規(guī)范要求。本系列降雨資料豐枯交替出現(xiàn),包含多個豐水組和枯水組,具有較好的代表性。本次水文計算使用的暴雨資料系列具有較高的可靠性、連續(xù)性。
(1)洪水標準。
員外劉家水庫為?。?)型水庫,總庫容613 萬m3。根據(jù)《國家規(guī)劃東部重點小型水庫員外劉家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施工圖設計》《小型水庫大壩注冊登記申報表》《防洪標準》《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防洪標準》,員外劉家水庫正常運用(設計)洪水標準30年一遇(P=3.33%),非常運用(校核)洪水標準500年一遇(P=0.2%)。工程等級為Ⅳ級,主要建筑物級別為4級。
(2)由實測暴雨資料推求設計洪水。
根據(jù)流域內實測降雨資料計算,水庫多年平均降水量585.5 mm,降水量年內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汛期多年平均降水量415.7 mm,約占年降水量的73.1%。
員外劉家水庫選用北邢家雨量站實測降雨資料。經(jīng)計算,該雨量站多年平均最大24 h點雨量為108.23 mm。
設計雨量分析計算采用數(shù)理統(tǒng)計法,以矩法初估暴雨統(tǒng)計參數(shù),取偏態(tài)系數(shù)Cs=3.5Cv,采用皮爾遜-Ⅲ型分布曲線進行適線,以理論頻率曲線與經(jīng)驗點據(jù)擬合較好為原則。適線Cv=0.52,適線后得到流域內不同設計頻率最大24 h點雨量。
北邢家站歷年最大24 h點雨量頻率曲線(1971~2015年)如圖1所示。
圖1 北邢家站最大24 h點雨量頻率曲線(1971~2015年)
根據(jù)山東省最大24 h暴雨點面關系折減系數(shù)可知員外劉家水庫流域的面雨量。
員外劉家水庫各設計頻率雨量成果如表1所示。
表1 員外劉家水庫各設計頻率雨量成果
由表1可知,施工報告所得面雨量較大。本次計算成果在施工報告所采用的雨量系列(1971~2003年)基礎上延長至2015年,2004~2015年無特大暴雨且均值較小,采用施工報告中的計算成果更安全,直接采用《國家規(guī)劃東部重點小型水庫員外劉家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施工圖設計》成果。
員外劉家水庫洪水調節(jié)計算成果直接采用《國家規(guī)劃東部重點小型水庫員外劉家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施工圖設計》中成果。員外劉家水庫溢洪道為無閘控制開敞式,溢洪道堰頂寬度20 m、堰頂高程80.8 m。以溢洪道堰頂高程(興利水位)80.8 m為起調水位。員外劉家水庫水位、庫容、泄量關系采用施工圖設計成果。
員外劉家水庫水位、庫容、泄量關系如表2所示。
表2 員外劉家水庫水位、庫容、泄量關系
員外劉家水庫設計洪水位為82.96 m、最大下泄流量為95.5 m3/s、庫容為543.7 萬m3、防洪庫容143.7 萬m3。500年一遇校核洪水位為84.19 m、最大下泄流量為187.4 m3/s、庫容為613 萬m3。
洪水調節(jié)成果如表3所示。
表3 員外劉家水庫洪水調節(jié)成果(施工圖設計成果)
員外劉家水庫于2008年9月21日~11月16日進行一期除險加固;2010年3月9日~6月16日進行二期除險加固,目前暫無新的正式規(guī)劃。
太陽能光伏板下緣高程為81.80 m,光伏發(fā)電板支架高程較低,會對水庫清淤工程、除險加固工程或增容工程的實施造成不利影響,增加治理難度。
根據(jù)《國家規(guī)劃東部重點小型水庫員外劉家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施工圖設計》《小型水庫大壩注冊登記申報表》《防洪標準》《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防洪標準》,員外劉家水庫設計洪水標準為30年一遇,校核洪水標準為500年一遇。
太陽能光伏板下緣的高程為81.80 m,以80.80 m作為防洪的起調水位。根據(jù)《光伏發(fā)電站設計規(guī)范》(GB 50797—2012),龍口波峰5.7 MW分布式光伏發(fā)電項目設計洪水標準為30年一遇,光伏發(fā)電項目設計洪水標準與員外劉家水庫設計洪水標準相匹配。發(fā)生設計洪水時,以80.80 m作為防洪起調水位,30年一遇洪水最高水位為82.96 m,高于太陽能光伏板下緣1.16 m,對水庫行洪和自身光伏板安全影響較大。光伏發(fā)電項目校核洪水標準低于水庫校核洪水標準,以80.80 m作為防洪起調水位的計算的500年一遇最高調洪水位為84.19 m,高于太陽能光伏板下緣2.39 m,故按80.08 m起調,發(fā)生水庫校核標準洪水時,光伏項目不利于水庫行洪和自身光伏板安全。
根據(jù)《國家規(guī)劃東部重點小型水庫員外劉家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施工圖設計》《小型水庫大壩注冊登記申報表》,員外劉家水庫總庫容613 萬m3,興利庫容400 萬m3。
水庫校核洪水位以下、庫底線以上光伏發(fā)電項目支架總體積為503 m3,約占水庫總庫容的0.008 2%。其中,未占用死庫容,占用興利庫容420 m3,比例為0.010 5%。光伏發(fā)電項目對水庫防洪及洪水調節(jié)能力會造成一定不利影響,但總體影響較小。
光伏發(fā)電項目布設在員外劉家水庫庫區(qū)范圍,未占用水庫大壩,對防汛搶險基本無影響。
項目支架總體積為503 m3,與水庫防洪庫相比較小,占水庫總庫容的0.082‰,占水庫防洪庫容比例為0.35‰(按興利水位80.80 m起調)、0.3‰(按75.00 m起調),對水庫總庫容、防洪庫容基本無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