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
摘 ?要:食品安全與人們的身體健康、生命安全有著密切聯(lián)系。作為一項專業(yè)技術性較強的工作,食品檢驗工作質量的高低對食品安全有著直接的影 響,因此,為了盡可能降低各類食品的安全風險,應不斷強化食品檢驗工作的質量管理。本文重點對檢驗檢測機構食品檢驗工作中的質量管理進行研究。
關鍵詞:檢驗檢測機構;食品檢驗工作
引言
在當前的社會中,食品的種類極為豐富,各類食品的生產過程存在明 顯的差異,這種情況給食品檢驗檢測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結合近年來 的社會新聞報道來看,食品安全問題頻繁發(fā)生,給食品產業(yè)帶來了不良的 影響,食品檢驗檢測工作也面臨著更多的社會壓力。需要從食品檢驗檢測 工作自身入手,選擇適當?shù)馁|量管理措施,提升工作的有效性,促進我國 食品安全水平的發(fā)展。
1 食品檢驗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 ?不能合理進行樣品采集
檢驗機構在進行食品樣品的采集時,往往會受到成本和人力等方面的 限制,導致其采集過程缺乏統(tǒng)一的標準[4]。許多采集人員會結合自身工作 經驗進行樣品的采集,無法保證樣品具有針對性和代表性,還會出現(xiàn)重復 檢測等問題。由于采集人員對食品采集方式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異,在填 寫文書時會存在格式不統(tǒng)一的問題,不能保證樣品安全可靠。
1.2 ?缺乏科學合理的檢測方式
食品檢測機構缺乏完善的硬件與軟件設備,在進行食品安全檢測時, ?往往不能滿足人們的各項要求?,F(xiàn)有的檢測方式和方法存在不合理之處, ?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機構相關人員并沒有加強對各種儀器和設備的保 養(yǎng),導致檢測準確度和靈敏度無法得到進一步提高,對食品的檢測工作造 成不利影響[1]。
1.3 ?技術人員不夠專業(yè)
雖然許多檢測機構的技術人員學歷較高,但在進行食品檢測的過程 中,往往缺乏經驗和實踐操作能力,無法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因此, ?在開展食品檢驗的過程中,往往不能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F(xiàn)有的質量 管理人員素質有待提升,人員配備不足,導致食品檢測質量管理工作比較 混亂,食品檢測質量無法得到進一步提升。
1.4 ?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
雖然信息技術正在不斷發(fā)展,但還有許多檢測機構并沒有充分重視信 息化建設,導致食品檢驗質量管理工作質量有待進一步提升。雖然檢測機 構有大量的客戶信息,但工作人員不能充分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對客戶信 息進行維護和跟蹤,影響客戶的體驗。
2 檢驗機構食品檢驗工作質量管理的改進對策
2.1 ?提升食品檢驗檢測中樣品采集與管理工作水平
①需制定出科學的樣品采集方案。對于不同類型的食品,需要選擇適 合的樣品采集方案,同時,也要關注季節(jié)、時間、樣品采集的地點等不同 因素的影響,根據具體的情況選擇最為穩(wěn)定的樣品采集方案。②需要應用 標準化的流程,對樣品采集的過程進行規(guī)定,包括樣品采集、樣品收發(fā)、 樣品檢測應用以及存儲整個過程。利用標簽管理的方式,對樣品的基本信 息進行規(guī)范記錄,避免出現(xiàn)樣品混淆等問題。在樣品檢測完成之后,需要 對樣品出入狀況進行詳細記錄,確保樣品檢測狀態(tài)與檢測要求相一致。另 外,對于具有特殊性的食品,在樣品采集上需要確保采集樣本的完整性, ?如食品需要同時進行多類型的檢測,可以適當增加樣品采集的數(shù)量,適應 于檢測的具體需求[3]。
2.2 ?提升人員專業(yè)素質
食品檢驗工作質量管理水平的高低通常都會受到檢測人員專業(yè)素質高 低的影響,因此,為了對檢測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提供有力保障,要重 視檢測人員專業(yè)素質的進一步提升。為此,檢驗檢測機構應結合本單位的 具體需求來制定專業(yè)性較強、周期合理的培訓計劃,以此來安排在職人員 參與各個階段、不同層次的培訓管理活動。這樣既可確保檢測人員及時學 到最新的食品檢測知識和技能,也能為食品檢測工作的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提 供保證。另一方面,重視培養(yǎng)檢測人員食品安全問題的分析、處理能力, ?引導其及時學習、掌握檢測標準,將符合新時期各項要求的檢測制度、標
準以及數(shù)據分析科學應用到實際工作當中,促進食品檢驗工作質量、效率 的顯著提升。此外,在實際檢測過程中,還要聯(lián)系實際情況,積極引進具 有較高專業(yè)素養(yǎng)且擁有豐富管理經驗的監(jiān)督員,并通過優(yōu)化獎懲、提升績 效獎勵等一系列方式來全面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為食品檢測工作質量 管理體系的科學構建與不斷完善提供有利支持。
2.3 ?促進食品檢驗檢測工作與信息化技術的融合
食品檢驗工作與信息技術的融合,有助于工作綜合效率、檢驗結果準 確性的提升。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檢驗的過程將會得到簡化,如一些自 動化設備可以直接獲得檢驗的數(shù)據,并且將數(shù)據錄入到系統(tǒng)當中。在質量 管理中,應用信息技術有助于管理目標的明確,確保管理流程的完整性。 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許多食品檢測機構都能提供一站式的檢測服務,適 應于多樣化的檢測需求,減少檢測中需要應用的時間。為此,需要結合公 眾食品檢測的基本狀況,借助于信息技術制定出完整的一站式服務方案, ?同時對于各單位的檢測需求,也要制定出相應的信息化服務標準,為檢測 工作與合作工作提供更多的便利性。
食品檢驗檢測機構需要認識到,信息技術與檢測工作的融合仍舊在不 斷發(fā)展,在提供檢測服務的同時,也要重視持續(xù)的技術融合研究。為此, ?相關機構需要重視信息人才的引進以及綜合人才的培養(yǎng)。檢測機構中從事 信息化工作的人員,既要具有專業(yè)的信息知識基礎,也要對檢測機構的具 體工作事務、檢測需求、檢測細節(jié)、工作狀況變化等有著相應的認識。在 這種情況下,檢測機構中的信息化技術服務人員,能更準確地判斷工作對 信息技術的應用需求,進行適當?shù)募夹g更新與改進。在必要的情況下,檢 測機構的信息工作人員可以與更為專業(yè)的信息研究單位進行合作,更新當 前的信息管理系統(tǒng),提升質量管理的水平。
2.4 ?構建科學檢測制度
結合實際需求構建更完善、科學的檢測制度,為食品質量、安全提供 有力保障。食品檢驗檢測機構作為肩負食品安全的重要機構,除了要重視 自身檢測水平的進一步提升,為食品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提供保障之外,還 要重視先進技術的科學運用來促進食品檢測質量、效率的顯著提升。很多 食品都是經過農產品加工后而得到,農產品若在原產地受到了抗生素、農 藥的污染,后期加工處理不到位,會造成農藥殘留。同時,檢測儀器的科 學選用也不容忽視,這樣才能保障食品檢測的工作效率,盡可能避免出現(xiàn) 檢測失效等情況。
另外,對于具體的檢測環(huán)節(jié)也要給予更細致的管控。定期對相關儀器 設備進行核查,檢查設備狀態(tài)和性能,及時維護保養(yǎng),確保各項設備在實 際檢測中穩(wěn)定運行。實驗室應結合具體情況,引用更適合的方式來加強質 量控制。比如通過定期引用標準物質或者核查工作標準對儀器的準確性作 出合理監(jiān)控;引用不同的檢測方法、設備對同一樣品進行測試,對檢測方 法的科學性作出合理監(jiān)控;定期留樣再測或者重復測量,加強實驗室內的 比對分析,對同一操作人員的精密度、不同操作人員之間的精密度作出合 理監(jiān)控。另外,實驗室也可以結合具體情況,通過盲樣測試、能力驗證、 不同實驗室之間比對等方式對檢測人員的能力作出合理監(jiān)控。
結論
食品檢測檢驗工作水平的提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應順應時 代發(fā)展的潮流,不斷地改進和完善食品檢測工作的管理方式,以此來滿足 現(xiàn)代社會對高質量食品的追求。國家和政府還要加強對食品檢測機構的管 理,為食品檢測工作的開展創(chuàng)造更加安全的環(huán)境,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參考文獻:
[1]張丹, 鄒紅霞 , 張毅 . 食品檢驗檢測工作的質量管理措施[J].現(xiàn)代食品 , 2020,(24):68-70.
[2]王卉蘭.食品檢驗檢測工作的質量管理措施[J].中國食品,2020,(2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