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正文
(南丹縣山口林場,廣西 河池 547200)
毛竹又名楠竹,是我國主要的建材竹種,有著生長速度快、成林成材快等多個優(yōu)勢。應用毛竹種子育苗技術不僅能夠降低毛竹造林的經濟成本,還能夠有效減少種植勞動力的投入,并在原有種植基礎上提高毛竹造林的成活率。再加上毛竹種子育苗技術的工藝利用率較高,出筍時間也較多,在造林3~4年后便能夠種植成林,極大地提升了毛竹的種植產量與種植速度。
首先是選擇合適的苗圃地。苗圃地應當選擇在交通便利且周邊水源條件較好的區(qū)域,若是選擇的區(qū)域光照過強,則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搭建遮陰棚,避免陽光暴曬讓幼苗缺水死亡。
其次是整理苗圃地。可以通過應用農業(yè)機械來減少勞動力的投入,將苗圃地內的雜草、灌木叢全部砍倒,并在曬干后進行統(tǒng)一焚燒。然后將林地內的樹兜、草根全部清理干凈,將大石塊挖出之后進行深挖翻土,目的是將土壤內的泥塊全部打碎。苗圃地整理完畢之后按照每畝地200 kg腐熟農家肥的用量來施入基肥,在此過程中可以加入適量的過磷酸鈣或是鈣鎂磷肥進行混合施入,為后期幼苗的種植生長提供養(yǎng)分。
最后應當進行苗床的整理。苗床高度應當在10~12 cm之間,寬度在100~120 cm之間,步道在30 cm左右即可,若是在排水性能良好或是干旱的地區(qū)可以使用平床、低床的方式。要求苗床表面的土壤細碎,且床邊土壤壓緊實、步道直通,為后期排水溝的建設奠定良好的基礎。
首先是選購種子,毛竹的開花期在每年的5月-6月之間,8月-10月則是種子成熟的時期。若是毛竹種子資源出現緊缺的情況時一定要提前進行選購。應當選擇充分成熟、有光澤、無病蟲害和無斷裂痕跡的優(yōu)良種子。當種子在被采摘、脫粒之后需要按照一定比例將種子與敵百蟲藥粉進行均勻攪拌,并將種子儲藏在陰涼、干燥且通風的環(huán)境中,需要注意毛竹種子的貯藏時間最長不要超過半年。毛竹種子在收集好之后可以隨時播種,但是通常會選擇在秋季、春季進行播種,若是選擇在春季播種,需要注意在3月底前完成播種工作[1]。
其次是種子處理工作,在播種之前應當先用清水將種子清洗干凈,之后再用0.3%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消毒2小時左右,最后再用清水清洗干凈。另外在對種子進行催芽的時候,需要將種子和沙土按照1∶3的比例進行混合,并經常灑水翻動,當種子露白后就代表催芽成功。
最后還應當做好苗圃地的消毒工作,在播種前一天使用0.3%高錳酸鉀溶液或是多菌靈600倍液對苗圃地土壤進行消毒殺菌,為毛竹幼苗的生長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
毛竹的播種最好選擇秋天,但是在春冬兩季也可以進行播種活動,春季播種需要在每年3月份前完成播種工作,冬季播種則需要注意苗圃地的防寒保暖工作,可以通過覆蓋薄膜控制溫度等方式來進行。毛竹播種時應當在苗床表面按照30~40 cm的株行距來進行開穴,穴直徑應當在5 cm左右,深度在2 cm左右即可,每個種植穴內點播種子8粒即可,在播種完之后應當在種植穴表面覆蓋一層1 cm厚度的細土,之后再進行澆水[2]。需要注意的是要注意苗圃地內的土壤保濕情況,還要避免鳥、鼠等動物對幼苗造成危害。
當毛竹的幼苗大部分出土之后,就可以將表面覆蓋的薄膜、遮陰網等物品摘除,但若是苗圃地的日照時間較長應當搭建遮陰棚。另外當幼苗出土一個月之后,可以將苗圃地內長勢較弱的小苗拔除,并將其中的雜草進行清除。結合除草還可以同步開展松土工作,松土的深度在4 cm左右。為了有效減少雜草的生長,在播種前五天內可以在苗床上噴灑相應的除草劑來避免雜草與毛竹幼苗爭奪養(yǎng)分。
毛竹幼苗喜水,但是在生長過程中不能過量澆水,當幼苗出土之后應當保持苗床表面土壤的適當濕潤,并根據苗床土壤干濕度以及幼苗的實際生長狀況來進行澆水。若是在雨季則需要及時清理排水溝,避免因苗床積水而造成幼苗爛根。
為了提高幼苗種植質量,除了在整地時施入基肥之外,根據苗木的實際生長情況進行追肥也是十分有必要的。當毛竹幼苗展葉之后可以使用5%~10%的腐熟糞水來進行提苗,當植株處于分蘗期時則使用10%~40%的腐熟糞水、尿素或復合肥來進行追肥,促進幼苗的分蘗,9月之后則需要停止使用氮肥。另外在冬季低溫天氣時,應當注重苗圃地的保暖,可以在苗圃地周圍覆蓋一層4 cm左右厚度的土雜肥,并在上面覆蓋2 cm厚度的土壤,再覆蓋上薄膜,從而避免幼苗出現凍傷、存活率低等情況。
首先是蚜蟲。蚜蟲對于毛竹的筍、莖、葉等部分的危害較大,為了減少蚜蟲對毛竹的危害,應當及時清除被害竹葉,并將其集中燒毀,抑制蚜蟲的進一步擴散。在此基礎上保護種植林地內的瓢蟲,即通過生物防治的方式,利用瓢蟲來減少蚜蟲數量。若是蚜蟲數量較多,則可以使用90%敵百蟲500倍液或80%敵敵畏1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
其次是蠐螬。蠐螬是金龜子的幼蟲,也是對毛竹生長危害最大的地下害蟲之一。在防治蠐螬的過程中可以通過人工撲殺幼蟲、成蟲,或是使用黑光燈來誘殺成蟲。并且保護林地內的茶色食蟲虻、金龜子黑土蜂、白僵菌等來進行物理防治。另外還可以使用50%辛硫磷制成毒土施入到土壤之中,按照每畝地使用2.5 kg的用量來覆蓋表面,或是使用40%的氧化樂果1000~2000倍液進行噴灑,均能夠獲取較好的防治效果[3]。
最后則是小地老虎。在誘殺成蟲時可以結合成蟲的特性用糖、醋、酒誘殺液,或是用甘薯、胡蘿卜等發(fā)酵液進行誘殺。在誘殺幼蟲時使用泡桐葉或萵苣葉進行誘捕,若是發(fā)現林地內有斷苗,則撥開附近的土壤進行撲殺?;蚴鞘褂?0%辛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在傍晚的時候進行噴殺、使用50%可濕性粉劑敵百蟲按照1∶100的比例和麥麩進行混合制成毒餌,在傍晚時灑在苗床附近進行誘殺。
首先是毛竹褐斑病,這一病害對毛竹葉片有著較大的危害,應當調整林地內種植密度,避免過量澆水。若是發(fā)現有染病葉片則需要及時摘除,并將染病落葉和植株進行集中銷毀,若要有效防治褐斑病,可以使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8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700倍液、1%波爾多液等藥物進行噴霧防治。
其次是猝倒病,多發(fā)生于毛竹的枝梢,應當及時清理染病植株與枝條。并使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1000倍液、1%波爾多液進行噴灑,每隔7天噴灑1次,連續(xù)噴灑3次即可獲得較好的防治效果。
最后是毛竹枯梢病,同樣危害到毛竹的枝梢。若是病害危害情況嚴重時,應當使用藥物噴灑的方式來獲得快速防治的效果,從而減少對毛竹植株的危害??梢允褂?0%多菌靈可濕性粉、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1000倍液、1%波爾多液等藥物來進行枯梢病的防治。
綜上所述,毛竹種子育苗的發(fā)芽率較高,且竹鞭的生長速度較快、出苗量也很可觀。尤其是苗圃地內的竹鞭能夠在多年間進行反復利用,從而能解決毛竹幼苗供應量少的問題。再加上毛竹種子育苗所使用的經濟成本較低,成竹率也較高,一次播種可以達到永久受益的目的,所以,積極推廣并應用毛竹種子育苗技術能夠全面提高毛竹種植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