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宏
摘要:近年來,人們生活質量不斷改善,對衣食住行的要求越來越高,更加關注食物本身的健康性,對于有機蔬菜的需求也不斷提高。在有機蔬菜種植過程中,不會使用化學添加劑,并按照生產標準實施,合理使用有機蔬菜種植技術,能夠提高蔬菜品質與安全。因此,本文先從有機蔬菜栽培技術出發(fā),介紹了種植地塊的選擇、蔬菜品種的選擇、田園管理以及栽培管理等,又分析了有機蔬菜施肥技術,并對有機蔬菜的病蟲害防治技術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有機蔬菜;栽培技術;施肥技術;病蟲害防治
1 有機蔬菜栽培技術
1.1種植地塊的選擇
土壤為蔬菜生長提供必要的物質基礎,要想種植出有機健康的蔬菜,必須合理選擇種植環(huán)境,結合種植的品種選擇相應的土壤和環(huán)境,,并考慮光照和大氣等條件。選擇的種植地塊盡量遠離喧鬧的城區(qū),不得受到大氣環(huán)境的污染,還要確保種植場地的空氣質量滿足相關標準。實際種植時,必須將蔬菜與周邊環(huán)境相互隔離開來,以免雜草爭奪蔬菜的營養(yǎng)。種植地塊的選擇還要考慮灌溉的方便程度,保證灌溉水質安全。要選擇未受過污染的土壤種植有機蔬菜,這樣才能保證蔬菜的品質[1]。
1.2蔬菜品種選擇
在種植有機蔬菜時,關鍵在于蔬菜品種的選擇,選擇了正確的蔬菜品種,才能為后續(xù)種植管理提供幫助。選擇蔬菜品種時,需要考慮如下問題:第一,選擇的有機蔬菜種子必須是非轉基因的,種植過程中不得使用國家禁用藥物。第二,蔬菜種子的選擇,需要對種植區(qū)域的氣候與土壤條件進行考慮。第三,嚴格按照國家規(guī)定標準選擇有機蔬菜種子,未使用的種子或幼苗,都應進行妥善處理,以免發(fā)生浪費。第四,全面考察當地環(huán)境,充分考慮氣候環(huán)境特征,據此選擇相應的種子,使種子得到充分利用。優(yōu)先選擇抗病性強的種子,減小蔬菜生長過程中發(fā)生病害的概率。
1.3田園管理
有機蔬菜生產,對土地要求比較高,需要在經過認證的地塊上進行。在實際種植時,需要定期對園地進行徹底清理,利用深耕或翻曬等方式進行消毒。生長季節(jié)里,需要及時清除病殘體,對于摘除或清除下來的病殘體,需要作深埋或焚燒處理,確保病源清除干凈。在有機蔬菜栽培過程中,可以采取培育壯苗、水肥調控以及秸稈覆蓋等手段,為蔬菜生長提供保障[2]。
1.4栽培管理
相較于普通蔬菜,有機蔬菜的種植有著嚴格的管理模式,唯有依照有機蔬菜栽培管理的要求開展田間管理工作,有機蔬菜的產量與品質才有保障。有機蔬菜管理主要包括兩個部分:一是內部管理,采取合理密植、嫁接等手段進行調節(jié),為蔬菜提供適宜的生長環(huán)境。二是外部調控,主要是對光照、溫度、水分以及二氧化碳濃度等條件進行調整,保證有機蔬菜生長需求。此外,為強化有機蔬菜管理,還可以采用日光溫室、無土栽培等技術,進而達到生產需求。
1.5合理選擇種植方式
實際種植過程中,種植方式的選擇至關重要,可供選擇的種植方式主要包括壟作、大壟雙行以及高畦等??紤]到部分蔬菜生長周期較長,可采取輪流種植的方式加以種植,選擇同一基地種植多個品種的蔬菜,進行協調。另外,蔬菜品種不同,其種植時期存在差異,對生長環(huán)境的要求也不盡一致。
2 有機蔬菜施肥技術
有機蔬菜的種植不同于普通蔬菜,對施肥技術的要求比較高,生產過程中不得使用化學肥料,只能施用有機肥料。有機肥料主要是草木灰、人畜糞便以及秸稈腐爛物等,還包括秸稈還田。施用有機肥前,需要對肥料進行必要處理,這里提到的有機肥處理是堆肥,堆肥處理能夠消滅有害生物,控制病蟲源,肥料經腐熟處理后,營養(yǎng)更豐富,更利于植株吸收。實際施肥時,需要按需求施肥,充分考慮蔬菜品種與生長期,選擇相應的施肥方式,分析植株的需求施用肥料,定植進行前要將底肥施足,并在生長和結果高峰期到來前追肥,為植株生長提供充足的肥料供應[3]。
3有機蔬菜病蟲草防治技術
在有機蔬菜生產過程中,病蟲草害防治工作尤為關鍵,不得使用化學農藥進行防治,應當堅持按照“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基本原則開展防控工作,具體如下:
3.1 雜草防治
在蔬菜生長過程中,周圍會長出很多雜草,與蔬菜爭奪營養(yǎng)和光照,并為病蟲害的發(fā)生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并做好防治工作。實際生產中,可采取人工除草的方式控制雜草生長,可在雜草幼苗期予以清除。為抑制雜草生長,可利用秸稈覆蓋和、深翻土壤等方法,還可以采取人工養(yǎng)殖鴨、鵝的方式,保證雜草防治成效[4]。
3.2 病害防治
蔬菜生長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受到病害的威脅,如果發(fā)生大范圍的病害,勢必會造成巨大損失。所以,對于有機蔬菜病害,必須做到早發(fā)現、早控制。實際播種前,應對種子進行溫湯浸種處理,減少種子帶菌。對蔬菜生長環(huán)境進行調整,保證溫濕度適宜,通過人為調控,創(chuàng)造一個不利于病害發(fā)生的環(huán)境,避免病害發(fā)生。加強對有機蔬菜生產基地的觀察,一旦發(fā)生病害,應立即清除,減少病原物。如果病害已經發(fā)生,就可以使用石灰水、硫磺以及波爾多液等加以防控。
3.3蟲害防治
蟲害的發(fā)生將直接威脅有機蔬菜的生產,不僅造成蔬菜缺刻,不美觀,還有利于病害的傳播。在蟲害防治過程中,應當采用人工、物理以及生物防治相結合的方法。其中,人工防治是人工捉蟲,及時摘除田間發(fā)現的害蟲,控制蟲源的基數。物理防治則是以人為的方式設置一些物理屏障,可通過設置防蟲網、設置誘捕器以及懸掛黃板等方式加強蟲害的防治。生物防治就是釋放害蟲天敵,如蜻蜓、青蛙以及赤眼蜂等,以控制蟲害的種群規(guī)模[5]。
4 結束語
總之,有機蔬菜不使用化學農藥與化肥,無農藥化肥殘留,口感佳,有豐富的營養(yǎng),倍受廣大消費者青睞。在有機蔬菜種植過程中,必須合理選擇種植地塊和蔬菜品種,選擇適宜的種植方式,并加強田園管理與栽培管理,科學施肥,并不斷加強有機蔬菜的病蟲草害防治,保證有機蔬菜產量與品質。
參考文獻:
[1]王國棟.關于有機農業(yè)蔬菜種植技術的研究[J].中國戰(zhàn)略新興產業(yè):理論版,2019(14):1.
[2]梁兆剛.有機蔬菜種植技術對策的分析[J].現代農業(yè)研究,2020,26(3):2.
[3]袁和.有機農業(yè)蔬菜種植技術分析[J].農家致富顧問,2019,000(020):33.
[4]吳潔松.淺談有機農業(yè)蔬菜種植的幾點技術[J].農家致富顧問,2019(22):1.
[5]謝凱彬,劉燕芳,吳少春,等.有機蔬菜種植栽培技術及運用實踐探微[J].農家科技旬刊,2018,000(01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