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緒峰
一.肺癌的簡介
肺器官不僅是人體中的呼吸器官,也是重要的血液制造器官。它通過將清氣吸入到體內,再將體內的濁氣排出體外的過程,來維持人類機體的生命活動。但肺部一旦發(fā)生癌變,就會對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脅[1]。
肺癌一般是指發(fā)生在氣管粘膜、腺體或者支氣管粘膜、腺體中的惡性腫瘤。肺癌是對人類的生命健康威脅最大的一種惡性腫瘤,其發(fā)病率與死亡率的增長比例都非常之快。有研究數據顯示,在近50年的時間中,世界上各個國家肺癌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都在明顯升高。在肺癌的發(fā)病人群中,因性別的不同,導致發(fā)病人群中的男、女比例不同,男性發(fā)病率要較女性患者更多。罹患肺癌的原因,除了長期的吸煙以外,飲食營養(yǎng)不均、遺傳因素、大氣的污染、有毒、有害、含有致癌物的煙塵也是導致肺癌發(fā)生的主要原因。除長期吸煙患者容易發(fā)生肺癌以外,吸煙人群的周圍人群、被迫吸入二手煙的人群也是肺癌發(fā)病的主要人群[2]。肺癌發(fā)生后,早期的肺癌患者多以咳嗽為主,并伴有無痰或者少痰的陣發(fā)性和刺激性咳嗽。隨著癌細胞的不斷增大,壓迫到鄰近組織器官時,患者則會表現出不規(guī)則的鈍痛和隱痛感,且這種疼痛感會在咳嗽時加重。另外,聲音嘶啞、呼吸困難、痰中帶血以及咯血都是肺癌的主要臨床表現。
二、肺癌的治療
肺癌根據其發(fā)生的位置,常被分為中央型肺癌和周圍型肺癌兩種;根據其病理學分類,又可將肺癌分為小細胞肺癌以及非小細胞肺癌兩種。根據肺癌的病理類型和病情的輕重,可選擇局部切除、放大切除、放療治療、化療治療、生物靶向治療、中醫(yī)治療和介入治療等手段。其中放療是其主要的治療方式,其在治療肺癌的作用和價值日益凸顯,在放療之后聯合化療,可以有效的提高其治療的效果,是小細胞肺癌最佳的治療方式[3]。
三、關于放療
放射治療是指利用放射線來治療腫瘤的一種局部的治療方式。主要包含了α射線、β射線、γ射線、Χ射線、電子線、粒子束和質子束。是一種禁忌癥較少的治療的手段。大約有超過60%的肺癌患者需要進行放療來治療肺癌和緩解肺癌癥狀。放射治療雖然其發(fā)展歷史較短,但是其發(fā)展速度迅速,在CT影像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的輔助下,放療技術已由二維放療發(fā)展成為三維放療和四維放療。放射治療時的使用劑量已由點劑量分配轉換為體積計量分配。當前的放射治療技術包括了立體定向放射治療和立體定向放射外科。放射治療可應用于各種惡性腫瘤的治療中,癌細胞的分化程度越低,放射治療時的敏感度就越高[4]。
四、肺癌放療技術的運用
對于肺癌的放射治療,其主要包括了根治性放療、姑息性放療、減輕癥放療和預防性放療。根治性放療是針對手術不耐受的早期肺癌患者,對于手術切除后癌細胞繼續(xù)發(fā)展,或者中晚期的肺癌患者來說,放射治療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減輕患者的癥狀表現,降低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概率,并對患者的生存質量進行改善,因此,減輕癥放療是中晚期肺癌患者的主要治療手段。
在對肺癌患者進行放療治療時,精準放療是其關鍵,確定癌變的位置進行精準定位,隨后進行精準劑量的放療計劃和患者的配合,是完成肺癌患者放療過程的全部內容。前兩組的數據統(tǒng)一,定位精準,才能降低放療過程中對周圍正常健康組織和細胞的傷害,并降低肺癌患者的復發(fā)率?;颊咴诜暖煏r的配合,不移動,也是放射治療成功的關鍵。
IMRT是指通過方法計算出射線的計量,可以有效改變放射治療時的射線強度,使靶區(qū)內的任何一點射線都能達到理想的劑量,在結合CT和MRI的圖像反饋來決定治療參數,達到理想的計量和治療結果。
TOMO即是螺旋斷層式放射治療系統(tǒng),同樣在CT校準的引導下,完成360°的聚焦斷層對腫瘤進行照射、TOMO的放射治療實現了腫瘤自適應的放療,其精準度較高,且在治療前后都會和歷史的影像進行對比,實時展示出腫瘤的變化。
五、總結
雖然超過半數的肺癌患者需要進行放射治療來穩(wěn)定病情,但放射治療對于肺癌患者來說卻有利有弊,利就是其可以緩解穩(wěn)定患者的病情,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弊就是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療后,吻合口愈合不良,或者發(fā)生吻合口瘺,另外,放射性肺纖維化、放射性肺炎、脫發(fā)、氣管瘺、食管瘺、骨髓抑制、局部皮膚反應都是放射治療的并發(fā)癥,甚至顱內放療后,患者還會伴隨老年性癡呆的表現[5]。
為減少肺癌患者的痛苦和放療治療后的并發(fā)癥,及早的戒煙,調整生活作息和飲食習慣,適當的進行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保證健康的體魄是預防肺癌發(fā)生的主要方式。
參考文獻
[1]王峰,王宏偉.早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新進展[J].癌癥進展,2021,19(09):869-872+877.
[2]鐘秋霞,劉智華.肺癌腦轉移海馬保護性全腦放射治療的研究進展[J].山東醫(yī)藥,2021,61(13):112-115.
[3]王佳琦,楊敬賢,于松茂,岳海振.肺癌放療兩種體位固定技術擺位誤差比較[J].中國醫(yī)療設備,2021,36(04):53-56.
[4]劉望.肺癌放射治療致放射性肺炎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21,12(01):60-61.
[5]產研結合 攻克非小細胞肺癌放療關鍵技術難題[J].中華醫(yī)學信息導報,2020,35(1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