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洋
摘要:手球運動是當下高校熱度較高的體育運動項目之一,許多高校紛紛組建了手球隊,且大學生手球錦標賽中參與賽事的高效手球隊數量逐步增加。手球運動隊能否快速成長為訓練有素的手球隊,取決于手球隊凝聚力的高低,為此,文章對凝聚力的本質內涵進行了分析,并從合理制定任務規(guī)劃、維護好教練員形象、保持融洽和諧關系、增強運動員之間信任度與默契度幾個方面闡述了高校手球運動隊凝聚力培養(yǎng)的可行性途徑。
關鍵詞:手球運動;凝聚力;高校體育;心理素質
手球屬于團體性運動項目,對運動員的技術戰(zhàn)術能力、身體及心理素質均有較高要求,除此之外,還要求手球隊具備良好的凝聚力,能通力合作、相互扶助,通過團體力量的發(fā)揮而獲取優(yōu)異的比賽成績。相較于專業(yè)的手球隊而言,高校手球運動隊的身體、心理素質均有所差異,因而增強手球隊凝聚力,便成為了加快手球隊成長、提升整體戰(zhàn)力的重要途徑。
1.凝聚力分析
凝聚力是一種粘合群體,引導其為相同目標達成而共同努力的過程,在集體性運動項目當中,凝聚力是群體心理特征的重要衡量指標。運動隊的整體戰(zhàn)力,取決于隊員的體能、技術、戰(zhàn)術、心理、環(huán)境,同時,凝聚力也是一項重要因素。如手球比賽中,技術及戰(zhàn)術差別不大的兩個團隊,凝聚力更強的團隊更易于獲得比賽的成功。為此,高校手球運動隊應將團體凝聚力的培養(yǎng)作為訓練的重要內容。
2.高校手球運動隊凝聚力培養(yǎng)的可行性途徑
2.1合理制定任務規(guī)劃
2.1.1明確目標及任務
手球運動力的任務目標制定時,要做到個人目標與團隊目標的統(tǒng)一,使隊員了解到團隊目標的實現(xiàn)既可為集體獲取榮譽,也可實現(xiàn)自身價值,達成個人目標。目標的設定要難度適宜,不可設置過高,以免在多次努力下仍無法實現(xiàn)目標而削弱運動員的信心,從而降低其訓練積極性,影響比賽成績。要明確動機強度及工作效率之間的關系,實現(xiàn)科學合理的目標制定,以獲取比賽勝利作為訓練目標及團隊目標。以這一目標為指引幫助運動員明確自身任務,找準努力方向,通過運動員斗志的激發(fā)使之自主練習,堅定不移地為目標實現(xiàn)而努力,以此實現(xiàn)團隊凝聚力提升。在堅定的信心支撐下從容應對各個層次的對手,從而獲取比賽的成功。
2.1.2科學制定訓練計劃
教練需要對運動員的情況進行分析,結合團隊目標及訓練任務,做出科學、可行的訓練規(guī)劃。應在高校課程的基礎上制定學期訓練計劃,并詳細制定課時計劃。訓練過程中,教練要實時關注運動員的學習進度,了解其身體狀況,還要對其心理變化情況進行掌握,綜合這些因素及時調整訓練方式,實現(xiàn)運動員專業(yè)技能的針對性強化,使之身體素質及心理素質均可得到提升。由于高校手球隊成員還要兼顧文化課學習,因而要做好文化課與手球訓練時間的協(xié)調,結合本校特征,合理調整訓練計劃。若有競賽任務,需要通過訓練強度的適度增加,確保個體及團隊目標的實現(xiàn)。
2.2維護好教練員形象
作為高校手球隊的領導者,教練要在專業(yè)技能基礎上利用科學的訓練方法幫助運動員進行專業(yè)技術能力的提升。教練員要注重于自身修養(yǎng)的提升,以其專業(yè)的素質、嚴格的行為規(guī)范維持良好的形象,具備創(chuàng)新意識,善于接納新方法,可通過訓練方式調整增強手球訓練過程的趣味性,提高對運動員的吸引力。通過教練員崇高品德的展現(xiàn)、敬業(yè)精神的彰顯,為運動員樹立典范,使運動員對教練產生敬佩與尊重之情,以教練的行為表現(xiàn)對運動員起到間接的影響與感染作用。面對困境時,教練的堅韌與不屈精神會增強團隊信心,公正與民主的管理也可確保各個運動員價值與潛力的充分展現(xiàn),通過運動員之間的信息交互,在相互學習的基礎上,增強團隊凝聚力,從而促進手球隊的良性發(fā)展。
2.3保持融洽和諧的關系
教練員是手球隊凝聚力提升的關鍵,其與運動員之間是否能建立起和諧、融洽的關系,決定著團隊的凝聚力培養(yǎng)情況。教練員要增強與運動員之間的互動與交流,除了溝通訓練技術方法之外,也可將生活與學習內容作為交流內容。日常訓練中,教練要加強對運動員情緒的關注,要于適當的時機對運動員的不良心理狀態(tài)進行調節(jié),在運動員訓練有所進展或取得優(yōu)異比賽成績時,教練要不吝鼓勵,在運動員情緒低落、信心不足時要及時給予鼓舞,從而增強運動員對團隊的歸屬感,與教練保持融洽、和諧的情感關系,進而促進團隊整體凝聚力的提升。如此一來,在比賽過程中,運動員將更愿意服務教練安排,更主動地配合教練的戰(zhàn)術,更易于取得優(yōu)異的比賽成績。
2.4增強運動員之間的信任度與默契度
為改善手球隊隊員之間的關系,教練需通過多元化活動的組織,為運動員的情感交流提供機會,增強隊員之間的了解。教練要引導運動員進行自我展示與表達,分享獨特的見解,采取公開、透明的方式進行運動員之間不同意見的處理,幫助運動員之間建立深厚的友誼,增強相互間的信任度,從而使之更加默契地進行技戰(zhàn)術的配合。在賽場上,默契度高的運動員無需語言交流,只需眼神或動作便可了解彼此的意思,進而能夠更好地配合。出現(xiàn)失誤時不埋怨、不指責,在所有成員相互信任、共同配合的基礎上,在良好的凝聚力發(fā)揮下獲得比賽的成功。
結語:手球隊凝聚力的培養(yǎng)是決定手球隊整體戰(zhàn)力的關鍵,但這一過程需要長期的時間,既要制定清晰的目標,還要合理規(guī)劃訓練計劃,在系統(tǒng)性的訓練過程中實現(xiàn)競技水平及凝聚力的同步提升。同時,教練還要發(fā)揮自身對運動員的影響作用,在形象維護的基礎上引導運動員建立積極的心態(tài),并在良好的溝通環(huán)境營造下維護好教練員及運動員之間的關系,通過和諧人際關系的構建提升運動員之間的信任度與默契度,從而完善凝聚力培養(yǎng)機制,為手球隊的長效與持續(xù)發(fā)展提供支持。
參考文獻:
[1]何冬嫻.團隊凝聚力的影響因素及其培育措施[J].福建質量管理,2018(11):202.
[2]殷飛,韓孟孟,許健.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群體凝聚力主因子及對策研究——以南京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為例[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6,33(6):744-752.
[3]李長青,?趙效江.?高校手球運動隊凝聚力的培養(yǎng)[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13(4):227-228.
[4]張班.淺析手球運動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效果[J].當代體育科技,?2017,?7(033):110,112.
[5]武勇亮.我國高校手球運動發(fā)展策略研究[J].中國學校體育(高等教育),?2018,?5(07):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