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青發(fā)
(蘭州市大砂溝電力提灌工程管理處,甘肅 皋蘭 730203)
近年來,我國加大了農村經濟扶持力度,涉及中小型灌溉工程項目日漸增多,并對工程施工質量和性能發(fā)揮提出更高要求。砼施工作為灌溉工程施工中的一項重要環(huán)節(jié),實際操作極易受到溫度、材料、操作等因素影響,導致各種質量問題發(fā)生,尤其是在冬季,砼施工出現(xiàn)凍害的概率會急劇升高,為保障灌溉工程施工質量,應對砼施工涵蓋的各個施工環(huán)節(jié)加強控制,并嚴格按照工藝標準規(guī)范進行操作,促進灌溉工程冬季砼施工高效率、高質量完成[1]。本文分析了中小型灌溉工程冬季砼施工較常出現(xiàn)的問題,從施工前準備、原材料選擇、混凝土拌和、運輸澆筑、養(yǎng)護等方面入手,提出幾點行之有效的施工控制策略。
冬季對灌溉工程實施砼施工作業(yè)極容易出現(xiàn)以下問題:一是表面脫皮?;炷恋男纬芍饕鲑囉谒嗨饔?,但是冬季砼施工會受到低氣溫影響,使得混凝土強度增長速度較為緩慢,而在混凝土的表面也會因為溫度聚集變化出現(xiàn)麻面情況,進而引發(fā)表面脫皮問題。二是混凝土裂縫。冬季砼施工發(fā)生裂縫凍害的概率非常高,特別是貫穿性裂縫問題的出現(xiàn),會對混凝土整體構造產生極大破壞,并降低工程最終施工質量,而引發(fā)這些裂縫問題的原因主要是水泥安定性不高、原料構成比例不合理、內部水熱與表面溫度形成劇烈反差等原因造成的。三是混凝土受凍。冬季開展砼施工,由于溫度比較低,混凝土內部水分很容易出現(xiàn)結冰現(xiàn)象,并對水泥水化作用帶來巨大影響,在水分凝固以后混凝土體積也會增大,并在內部形成膨脹裂縫[2]。
在對中小型灌溉工程開展冬季砼施工之前,需要深入到實地,對砼施工具體環(huán)境進行細致調查和分析,尤其是施工前后幾天天氣變化情況,要根據(jù)所掌握的訊息提前制定保溫措施,防止各類施工問題頻頻發(fā)生。同時,對冬季砼施工方案進行科學編制,除了要明確施工任務和具體要求以外,還要對施工中需要運用的材料、設備、人員等資源進行提前優(yōu)化配置,并組織施工人員積極主動參加教育培訓,在深化冬季砼施工認識的基礎上,通過施工技術交底,引導工作人員嚴格按照工藝流程和標準規(guī)范進行操作,使冬季砼施工更加有序和高效完成。此外,所編制的冬季砼施工技術方案也要及時傳達給建設監(jiān)理單位,并在獲得審批以后貫徹執(zhí)行。若存在不合理之處,也要經過建設、施工和監(jiān)理單位人員共同協(xié)商和通過以后,對現(xiàn)行施工技術方案進行完善和優(yōu)化[3]。
原材料選擇是否科學合理也會對最終砼施工質量產生較大影響。實際操作中要注意以下幾方面:一是盡可能選擇抗凍性能比較高的水泥使用,如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并且在運用時還要對水泥用量和水灰比進行控制,最少水泥用量不能低于300 kg/m3。二是摻入適當抗凍和抗?jié)B性能較好的外加劑,如減水劑、防凍劑、速凝劑等。三是砼施工所使用粗細骨料均要保證質量達標,并且不能含有易凍結、凍裂的礦物質,特別是在摻入含鉀、鈉離子防凍劑時,粗細骨料中不能混入活性材料,以免這些材料與摻加劑發(fā)生化學反應。四是針對拌和水,一般飲用自來水和潔凈天然水均能夠進行使用,而pH值比較低的酸性水和硫酸鹽含量超標的水要嚴格禁止應用到砼施工當中[4]。
對混凝土進行攪拌,需要對以下環(huán)節(jié)進行嚴格控制:一是配合比調整。若施工溫度在0℃左右,要選擇恰當品種水泥提高混凝土抗凍能力,主要是這類水泥水化熱比較大,并且在短時間內就可以達到施工標準強度,同時適當降低水灰比和摻入引氣劑,所生成的氣泡可以增加水泥漿體積,拌合物流動性也會進一步增強,相應混凝土抗凍性也會提高,甚至還可以加入適當早強外加劑,以達到縮短凝結時間和提高早期強度的目的。二是加強溫度控制。若施工溫度處于-10℃左右,在拌和混凝土時可采用蓄熱法對原材料進行加熱,并通過加快水泥水化放熱速度,確保溫度在降至更低之前混凝土有足夠抗凍能力,同時還可以采用外部加熱法,通過對構件周圍空氣進行加熱,將熱量傳遞給混凝土,此時混凝土也能夠在正常溫度情況下進行硬化[4,5]。
混凝土運輸除了要對攪拌機擺放位置進行正確選擇以外,還要選擇最佳運輸路線,盡可能縮短運輸時間,降低出現(xiàn)凍害的概率,涉及的運輸容器形式大小、保溫材料等也要進行妥善選擇,必要情況下還要采取保溫措施進行防寒。而開展?jié)仓鳂I(yè),需要在操作之前對模板和鋼筋表面存在雜物進行清除,尤其是交接處存在的冰雪和垃圾,要及時清理干凈。若氣溫低于-10℃,就可以采用暖棚法對鋼筋進行加熱,灌注過程溫度也要保持在5℃左右,執(zhí)行時需要采用分層方式進行連續(xù)灌注,中間最好不要出現(xiàn)間斷情況,同時對每層灌注厚度加強控制,確保厚度不會超過20 cm,振固時可以選擇合適機械設備進行作業(yè),在嚴格把控時間和速度的同時,防止漏振、過振情況發(fā)生。
開展冬季砼施工養(yǎng)護作業(yè),可以改變傳統(tǒng)做法,在晚間實施混凝土澆筑作業(yè),并抓緊時間進行振漿和抹面,在完成壓砂平整工作以后,及時蓋上保溫膜,在白天溫度達到0℃以上以后,再開展抹面和壓紋作業(yè)。同時,在完成混凝土鋪筑施工以后,要對混凝土四邊進行及時養(yǎng)護,操作中可以采用蓄熱法進行,執(zhí)行時要保證加厚蓋好,并減少空氣對流,以防止因為受到低溫影響而出現(xiàn)脫皮、裂縫等狀況[5]。此外,針對使用抗凍劑的混凝土工程,在外露層也要采取彩膠布+草袋方式進行養(yǎng)護,并對溫度加強監(jiān)控,若無法達到規(guī)定溫度,就要采取其他保溫措施進行優(yōu)化。
冬季開展砼施工容易受到低溫天氣影響,導致混凝土凍害問題出現(xiàn),灌溉工程施工質量和運行性能也勢必會受到影響。要防止這類問題發(fā)生,就要對冬季砼施工要點進行準確把握,并結合實際采取有效措施,實踐中可以通過做好施工前準備、材料合理選擇、混凝土拌和、澆筑養(yǎng)護等工作,使灌溉工程冬季砼施工更加順利完成,其施工效率和質量也能得到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