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磊,翟軍峰
(甘肅省子午嶺林業(yè)管理局 合水分局 拓兒塬林場,甘肅 合水 745400)
子午嶺林區(qū)為天然次生林區(qū),建群種以闊葉樹為主,天然分布針葉樹較少,而圓柏就是天然分布的針葉樹之一。據(jù)調(diào)查,圓柏在子午嶺連家砭林區(qū)有少量分布,慶陽市移栽較多。其廣泛分布于我國大部分省(區(qū)),朝鮮及日本也有分布。
喬木,高達20 m,胸徑能達1 m以上。樹皮灰褐色,縱裂成長條片狀;幼樹冠尖塔形,老齡樹冠廣圓形;小枝直或略成拱形彎曲,初為綠色,后變紅紫褐色。葉二型,有刺葉與鱗葉,幼樹全為刺葉,老齡樹全為鱗葉,壯齡樹刺葉、鱗葉兼有之;刺葉3枚交叉輪生,披針形,長6~12 mm,先端漸尖,基部下延,上面微凹,綠色中脈兩側(cè)各具1條白色氣孔帶;鱗葉小,先端鈍尖,交叉對生,間或3葉輪生,背面近中部具橢圓形微凹的腺體。雌雄異株,稀同株,雄球花橢圓形,長2.5~3.5 mm,雄蕊5~7對,常有3~4花藥。球果近球形,長7~10 mm,直徑6~8 mm,2年成熟,熟時紫褐色,被白粉,含種子1~4粒。種子扁卵圓形,先端鈍,有棱脊及少數(shù)樹脂槽?;ㄆ?月,春季坐果,第二年10月種子成熟。
圓柏,長壽樹種。分布于陰坡下部,混生于遼東櫟、白樺等落葉闊葉混交林中。根系發(fā)達,深耕性樹種。較喜光,能耐一定程度的半陰涼,喜溫涼、溫暖氣候及濕潤土壤。對土壤要求不嚴(yán),較耐瘠薄,過濕易澇處生長不良,在干旱處生長不良,土壤肥沃深厚濕潤,長勢好。冠形優(yōu)美,觀賞性較強,容易修剪造形,為普遍栽培的優(yōu)良庭院觀賞樹種。耐污染,降灰塵效果較好。高大密實的樹冠可吸收較強的雜音,在庭院中可起到較好的隔音效果。圓柏心材淡褐紅色,邊材黃褐色,有香氣,材質(zhì)堅韌、致密,紋理斜,富含樹脂,耐腐朽,可供建筑、家具、文化體育用品、工藝品等用材,樹根、枝葉可提取柏木腦及柏木油,枝葉入藥,能祛風(fēng)散寒、活血、利尿,種子可提制潤滑油。
9月底10月初球果成熟,及時采集。秋季球果成熟時勤觀察,采早則種子成熟度不夠,采晚種皮開裂種子落入草叢無法收集。圓柏生長在陰坡陡洼處,樹體高大,枝條密集,球果采集難度較大,采集種子要注意保護母樹。球果收集后晾曬、脫粒,風(fēng)選除去雜質(zhì),陰干裝好待用。
種子處理是育苗的關(guān)鍵,種子處理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出苗率。冬季雪藏或冰藏后可以增加苗木的抗寒性,提高保苗率。處理種子前先進行消毒,用高錳酸鉀1‰溶液浸泡0.5 h(或高錳酸鉀0.5‰溶液浸泡2 h)。選擇寒冷庇蔭不見光處,冬季降雪后收集積雪對種子進行雪藏,地面鋪10 cm厚的積雪,然后撒一層種子,種子厚度以看不見雪為宜,種子上再鋪10 cm厚的積雪,循環(huán)往復(fù),直至將種子鋪完,然后培成雪球,上蓋草簾。根據(jù)種子的多少確定鋪雪面積,不宜過大,過大則雪堆小保寒差,天氣轉(zhuǎn)暖容易融化,影響處理效果。2月底3月初氣溫逐漸升高,冰雪開始融化,注意勤觀察多翻動,使融水充分浸濕種子,待冰雪充分消融后將種子轉(zhuǎn)入室內(nèi),勤觀察翻動,缺水時及時灑水保濕。3月下旬種子萌動,胚芽開始生長,種皮逐漸裂開,勤觀察翻動,保持室內(nèi)通風(fēng),待有30%的種子種殼開裂時就可播種大田育苗和容器培育。
整地前必須觀察種子的催芽處理情況,提前完成,等待播種。選擇噴灌設(shè)施完備的川臺地作為苗圃地,陽坡下部最好。秋季施農(nóng)家肥15 000 kg/hm2,深翻30 cm熟化,第二年4月初整地前檢查底墑,墑情不好時開啟噴灌澆足底水。水滲透可進地時開始整地,耙凈雜質(zhì),施磷酸二氫鉀750 kg/hm2、硫酸亞鐵750 kg/hm2、3911顆粒750 kg/hm2,旋耕深翻整平,做高床,床面寬1 m、高10 cm,步道寬40 cm,耙平床面,拾凈雜質(zhì)。
種子芽催好后及時播種,不能過早也不能過晚,一般4月初播種。播種時用長1 m、寬10 cm的木板輕壓苗床做播種溝,深0.5 cm,然后撒種,再用木板鎮(zhèn)壓,使種子與土壤密接。播種時1份種子摻2份細(xì)沙,這樣播種均勻且播種量容易掌握,根據(jù)地塊及播種量提前籌劃試驗好撒種密度。播種時隨播隨覆土,覆土厚度0.5 cm,以剛看不見種子為宜。1份生黃土摻1份腐殖質(zhì)土作為種子覆蓋土,1 m3覆蓋土混合硫酸亞鐵50 kg。播種量60~75 kg/hm2。播種完畢用笤帚掃凈床面,拾凈雜質(zhì),播種時切勿踩踏床面,保持床面平整。
培育容器苗要選擇灌溉設(shè)施齊全的苗圃地,秋季整地做畦配土裝袋。做低床,床寬80 cm、深11 cm,步道寬40 cm,步道一定要夯實,避免灌水后坍塌。營養(yǎng)土配制:用1 m3腐殖質(zhì)土、0.4 m3生黃土、磷肥20 kg、硫酸亞鐵20 kg混合攪拌均勻,按照此比例配夠用量即可。容器一般使用9 cm×14 cm的塑料無底容器袋,有底則側(cè)方打孔。秋季或春季育苗前對容器袋裝土擺床,要求緊挨不擠,裝土裝滿裝實。春季播種每袋點籽3~5粒,覆土厚度0.5 cm,其余方法與大田苗培育相同。
播種結(jié)束后做好后期管理,用刺絲作圍擋,防止牲畜野獸踐踏苗床。苗圃空檔處插上草人并掛鳴哨,驅(qū)嚇鳥類,預(yù)防刨食種子。播種結(jié)束在清晨或傍晚開啟噴灌灑水,噴水霧化最好,不能用大水,防止沖壞苗床。每隔3~5天澆1一次水,勤觀察,保持床面濕潤,不能太濕,不能形成積水,進入秋季不再澆水。10 d開始出苗,20 d后苗木出齊。結(jié)合澆水及時拔草,雜草剛露頭時拔,根小容易拔出,不傷苗木。苗木出齊后每周噴灑1次水即可,5—7月每隔半月行間開溝追施尿素150 kg/hm2。間隔10 d中耕鋤地1次。及時拔草,堅持“拔早、拔小、拔了”。5月份結(jié)合拔草進行間苗,拔掉弱苗,保持株距2~3 cm。11月初及時用細(xì)土掩埋苗木,防止越冬遭受凍害。第二年3月底4月初根據(jù)天氣情況及時撥開細(xì)土,使苗木生長不受阻礙。結(jié)合春灌追施尿素,促進苗木高生長。第二年、第三年做好除草松土等常規(guī)管理工作。3年生苗木高度可達到30~40 cm。秋季播種種子不需處理,在10月底或11月初進行播種,整地、播種及管理方法與春播相同。容器苗管理不需松土,但要每周拔1次草。
圓柏幼苗最容易得猝倒病和葉枯病。猝倒病以防為主,開始出苗時就要進行防治,用80%多菌靈粉劑、80%代森錳鋅粉劑、75%百菌清粉劑噴施防病,每隔5天1次,藥劑交替使用。隨時觀察苗木生長情況,發(fā)現(xiàn)有病害苗木立即用1%~3%的硫酸亞鐵溶液噴施防治,噴灑15 min后用清水沖洗。發(fā)現(xiàn)有直立枯死和葉枯發(fā)黃苗木,用以上藥劑交替噴施防治,癥狀輕時每隔7天噴施1次,嚴(yán)重時每隔5天噴1次。高溫潮濕環(huán)境容易誘發(fā)立枯病和葉枯病,保持苗圃地不形成積水過濕,苗圃選擇陽坡,同時苗行順風(fēng)向擺布培育,增強通風(fēng)效果,可有效預(yù)防病害發(fā)生。
圓柏大苗深受市場歡迎,3年生苗木就可移栽定植培養(yǎng)大苗。選擇道路通暢便于起苗裝苗運輸?shù)牡貕K作為大苗培育基地,施足底肥,深翻熟化,做成10 m×10 m的畦,步道寬40 cm。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危害、主干通直,苗高達到30 cm以上的Ⅰ級苗木進行定植培育。栽植前挖深30 cm、直徑30 cm的栽植穴,栽植前1 d灌足底水。栽植前栽植穴底部先鋪一層虛土。隨起苗隨栽植,盡量減少根系暴露時間,踏實扶正,做到根系舒展不窩根,栽植株行距50 cm×100 cm。栽植10d后澆1次水,每周松土除草1次。發(fā)現(xiàn)病害按照上述辦法防治即可。一般定植后6年胸徑可達到3 cm,10年后胸徑可以達到5 cm。
造林選擇3年生容器苗,圓柏適宜栽植在陰坡、溝谷和陽坡下部等處,初植密度3 300株/hm2。栽植時撕掉容器袋栽植,栽植方式與定植培育大苗相同,只是不需澆水,撕掉的塑料容器集中回收處理。園林綠化使用胸徑3 cm以上大苗,帶土球栽植,胸徑3 cm苗木帶土球30 cm,胸徑5 cm苗木帶土球40 cm,栽植方式與定植培育大苗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