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萍,孫甜甜,鄭 歌,車 正,張 娜
(衡水市園林中心,河北 衡水 053000)
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植物造景,就是運用人造植物景觀提升園林整體性的觀賞性、服務性和綜合效益,具體而言就是利用適合植物造景的藤木、喬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經過人工創(chuàng)造而形成的景觀[1]。當前植物造景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體現,多是利用了植物所具有的視覺效應和生物效應,前者能夠通過植物自身的色彩、線條和形體,為人民群眾帶來視覺上的良好體驗,后者則通過植物光合作用、蒸騰作用、開花結果等,達到凈化空氣、調節(jié)氣溫的效果,進而為人民群眾的身心帶來愉悅感?,F階段,植物造景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將生態(tài)園林作為指導思想,并堅持以人為本、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因地制宜等設計理念,從而既保證了植物造景的有效性、科學性和適應性,又提升了園林景觀的生態(tài)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此外,植物造景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還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適配性,即植物與園林中的其他景觀都能夠形成配合之勢,像是假山、亭苑、噴泉等,進而增添了園林景觀的層次性、立體性和豐富性。
植物造景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具有多種優(yōu)勢和作用,像是提升園林的觀賞性和生態(tài)性、豐富城市的文化內涵、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等,為此下面將具體性的分析植物造景具有的重要意義和作用,用以彰顯植物造景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應用的重要性。
植物需要借助藝術手法才能展現自身的形體、色彩和線條,才能真正成為具有觀賞性的植物景觀,所以植物也可以像建筑一樣對空間造成影響,如構成空間、分割空間和引起空間變化等等[2]。例如,植物造景中合理的運用不同植物的特點,構成具有層次性的園林景觀,能夠給人一種視覺上的立體感受。此外,植物造景還能夠用來分隔空間,以竹子為例將竹子整齊茂密的栽植到需要空間分隔的地方,用以充當天然的分隔屏障。所以說植物造景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對提升其空間變化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眾所周知,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生長特點和習性,有的植物四季分明、有的植物常年開花、有的植物四季常青等,而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合理運用植物自身的習性就可以創(chuàng)造出獨具特色的時序景觀,以此使園林景觀無論處在哪個季節(jié),都能為人民群眾展現不同的美景,繼而提升園林景觀的服務性和觀賞性[3]。例如,有些園林在道路兩側種植冬青,既發(fā)揮出隔離帶的作用又能形成別樣的植物景觀,此外冬青是一種四季常青的植物,所以當冬季到來后其他植物雖已凋落,但是冬青卻依然翠綠挺拔,甚至當下雪時冬青上覆蓋一層薄薄的雪花更是美觀。由此可見,植物造景可以打破園林景觀在時間上的局限性,從而使園林景觀可以在不同的季節(jié)展現不同的美,繼而提高園林景觀的整體效益。
植物自身具有良好的生態(tài)性,主要是由于植物可以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以此提升局部地區(qū)的含氧量最終達到凈化空氣的效果,所以當人民群眾身處園林景觀之中時,通??梢愿惺艿角逍碌目諝夂蜎鏊臍鉁豙4]。另外,植物造景還可以起到降低噪音和預防風沙的效果,尤其是在我國北方地區(qū)冬季干燥多風很容易形成沙塵暴天氣,面對漫天沙塵植物造景可以有效阻擋風沙,以此為人民群眾提供一個舒適和潔凈的休閑娛樂場所。
有些植物能夠代表一個城市的文化內涵,像是濟南市的市花——荷花、長春市市花——君子蘭花、西安市市花——石榴花、貴陽市市花——蘭花等,而當園林景觀設計時結合當地的氣候特點和自然條件,引進不同城市的市花作為造景植物,能夠有效豐富城市的文化內涵[5]。此外,將不同地域和地區(qū)的植物作為造景植物,還有助人民群眾了解不同地區(qū)的鄉(xiāng)土風貌、地域特征和文化素養(yǎng)。例如,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會公布植物的各種信息,像是名稱、所在地區(qū)、特點、所屬綱目等,如此一來既能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視野,又能豐富園林景觀的文化氣息。
植物造景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要注重多個方面和多個環(huán)節(jié),像是植物造景的布局、植物造景所選植物種類、植物造景的表現手法等等。為此,只有掌握合理科學的植物造景設計方法,才能真正將植物景觀成功融入整體園林中,才能有效發(fā)揮植物景觀所具有的價值和意義。下面將從多個層面具體分析植物造景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方法,以望對城市園林規(guī)劃建設有所啟示:
植物造景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要重視布局的排布,既要彰顯植物景觀的特點和美感,又要避免植物景觀搶奪園林景觀所要展現的重點,所以植物造景必須明確主體布局的主次之分。例如,植物造景過程中要站在整體景觀布局上思考,在此過程中盡量不要過多的人工整改痕跡,而是要用較為自然的方法和思路,以此提升植物造景的自然屬性和生態(tài)效益。具體而言設計園林景觀設計人員要先從整體上看,先著手布局較大的方面和空間,然后在對景觀的細節(jié)進行雕琢,以此形成先主體后局部的設計路徑,如此一來才能避免植物景觀與園林景觀互相沖突。
植物是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植物造景中的主體部分,所以在園林設計之中需要重視植物種類的選擇,不但要保證植物能夠適應當地的自然條件,還要確保植物所造景觀可以提升園林景觀的整體觀賞性和綜合效益。
首先,選擇具有生態(tài)功能屬性的植物種類。針對園林景觀綠化工程可以選擇生態(tài)群落植物,像是大型的喬木、灌木等植物,具有高大、茂密等特點,能起到良好的遮陽擋風效果。同時,此類植物還具有凈化空氣的作用,并且通過一定的藝術手法能夠實現形體的變化,繼而提升植物景觀的觀賞性和美感度。
其次,選擇適合園林建設地自然環(huán)境的造景植物。當前城市園林景觀規(guī)劃建設中,加大了對外來植物的引進和培育,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園林植物的多樣性和提高了園林景觀的觀賞性,但是選擇外來植物實施造景存在一定的風險和弊端,如植物成活率較低、植物無法適應當地氣候等,最終導致植物死亡和造景失敗。為此,園林景觀設計人員要遵循適宜原則,選擇能夠適應當地氣候條件的植物種類,不僅能提高植物造景的經濟效益,還能保證園林景觀的植物多樣性。
最后,結合不同植物具有生長習性不同的特點,園林景觀設計之中要考慮植物品種的特性,這就需要設計人員在選擇植物種類時務必遵循時效原則,針對植物種類的生長情況選擇植物,以此實現長期景觀與短期景觀的結合。例如,為保證不同時期園林景觀都有別樣的景色,設計人員可以將快長樹與慢長樹進行合理搭配,還可以將四季常青植物與季節(jié)性植物搭配在一起,如此一來自然可以提升園林的時序景觀,即不同季節(jié)、植物的不同時期具有不同的美感和特點,繼而達到提升園林景觀綜合性能的目的。
園林景觀設計中采用不同的表現手法,能夠體現不同的植物景觀特色,同行情況下較為常用的表現手法包括烘托手法、直接手法等。
烘托手法:立足于園林景觀的大環(huán)境,利用植物造景營造與之相符的氛圍,以此進一步烘托與提升整體景觀的美感。該種表現手法比較適用主題式的園林景觀,如寧靜、動蕩、親切、雄偉、神秘、典雅等,而面對不同的主題環(huán)境植物造景要與其形成配合之勢,用以渲染主題景觀的內涵和增添主題景觀的美感。以雄偉主題景觀為例,植物造景可以多采用高大挺拔的植物,以此給人一種雄偉宏大的感受與體驗。
直接手法:該種表現手法主要是運用植物自身的基本屬性,像是高、奇、怪、密等,創(chuàng)造出屬于植物特有的自然之美,進而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設計原則。以竹子為例該植物具有生長快、繁殖快的特點,設計人員完全可以將其作為空間分隔的造景植物,并采用合理科學的規(guī)劃思路,用以增添園林景觀的趣味性——竹子迷宮,或者增添園林景觀的神秘感——深邃的竹林等。
綜上所述,植物造景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并且存在許多重要事項和設計要點。為此,園林景觀設計人員需要從多個方面思考,如何保證植物造景與整體園林景觀相融合,繼而制定合理科學的設計方案和策略,以此提高植物造景的合理性、科學性和適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