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林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林業(yè)和草原局 河北 圍場 068450)
楊樹非常適應北方地區(qū)的氣候,生長速度快,能達到50 cm 以上的胸徑,高度能夠達到35 m 以上,很受北方造林戶的歡迎,在川地楊樹10 年就可以成材,給林農(nóng)帶來了可觀的效益。近些年來,楊樹木材的價格始終居高不下,這也更加刺激了林農(nóng)栽植楊樹的積極性。楊樹的木材可以用來造紙、提供板材,也可以進行深加工,做成很多種裝修用的材料。楊樹木材原料林的建設技術:設計株行距為1.5 m×1.5 m,也就是每畝地296 株,采取這個株行距,在楊樹未成林以前撫育1 次,每畝地砍伐222 株,每隔一棵砍伐一棵,留下的株行距為3 m×3 m,也就是每畝地74 株。
楊樹高大的枝干讓它成為防風林的最好選擇。北方地區(qū)多大風天氣,特別是在春季大風更為常見。楊樹防風林帶的建設:一是要掌握好當?shù)氐闹饕L向,比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半截塔鎮(zhèn)半截塔村所在位置的風向主要是南風和北風,而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下伙房鄉(xiāng)東溝村的主要風向是東風和西風,這是由于當?shù)氐闹饕矫}走向決定的,針對這種情況,造林時候,林帶要和主要風向垂直,這樣才能起到防風的作用;二是要確定好株行距,楊樹株行距為3 m×3 m,每畝74 株,品字形排列,也就是相鄰的一行互相交錯,這樣能夠讓楊樹得到最好的光照和土壤條件,同時在楊樹成林以后,也能最大限度的起到防風的作用;三是要確定好楊樹林帶的行數(shù),一般楊樹3~5 行就可以起到防風的作用,同時,要盡可能的在農(nóng)田北部建設楊樹防風林帶;四是由于北方地區(qū)多丘陵,這樣也導致很少有大面積的成片農(nóng)田,小塊農(nóng)田的防風林帶栽植在農(nóng)田北邊,甚至可以不栽植,大塊農(nóng)田,每隔200 m 要栽植一條林帶,這樣才能保證農(nóng)田的莊稼不會受到風的影響。
楊樹的根系能夠扎到地下十幾米甚至幾十米的地方,而且根系復雜,這樣的根系對于沙地的固定是非常有好處的,但楊樹不能單獨用來固沙,必須與其它樹種合作造林,如沙棘、檸條等等,一是用榛子秸桿等,在流動沙地扎成一個個的1 m 見方的網(wǎng)格,然后在網(wǎng)格的邊上栽植沙棘、檸條,每個網(wǎng)格栽植8 叢沙棘或者檸條,每叢3 ~5 株,當檸條或者沙棘在網(wǎng)格的保護下生長到1 m,流沙已經(jīng)固定住,這個時候可以再栽植楊樹;二是楊樹在每9 個網(wǎng)格栽植1 株楊樹,而且楊樹在網(wǎng)格的中央,也就是每畝地栽植74 株楊樹,這樣,楊樹在檸條和沙棘的保護之下,可以有一個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但是由于楊樹幼苗對干旱的環(huán)境不能很好的適應,所以在栽植的時候,要客土栽植,改善楊樹根系的生長環(huán)境,同時,要及時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