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蘭陵縣種子公司 趙國慶
地蛆又稱根蛆,是各種小形蠅類幼蟲的總稱,其成蟲(蠅)一般不會危害蔬菜,危害蔬菜幼苗的是它們的幼蟲—地蛆。下面以蘿卜蠅和蔥蠅為例,介紹地蛆綠色防控技術(shù)。
1.蘿卜蠅:一年發(fā)生一代,以蛹在土壤中越冬,有些可被帶到菜窖內(nèi)越冬。第二年8月中旬成蟲出現(xiàn),并交配產(chǎn)卵,卵多產(chǎn)于菜苗近根的葉基部、土縫及菜心里。經(jīng)5~7天的孵化,幼蟲很快鉆入組織內(nèi)進行危害。幼蟲期35~40天,于9月下旬幼蟲老熟,即在近根處入土化蛹。
蘿卜蠅成蟲喜歡在日出、日落前或陰天活動,中午日光強烈時常隱蔽在植株遮陽處。對糖、醋及及未腐熟的有機質(zhì)有較強烈的趨性。
2.蔥蠅:每年發(fā)生在3~4月(北方),以蛹在土中越冬。春季4月間成蟲出現(xiàn),5月上中旬為第1代幼蟲發(fā)生盛期,主要危害韭菜、洋蒜(洋蔥)、大蒜。第2代幼蟲于7~8月份盛發(fā),主要危害蔥、韭菜。到9月和蘿卜蠅同時危害秋菜。成蟲在白天活動,尤以晴天中午活躍。對未腐熟透的肥料或發(fā)酵的餅肥有很強趨性,卵多產(chǎn)于植株周圍潮濕的土表或土縫里。
1.蘿卜蠅:蘿卜蠅卵孵化的相對濕度在60%左右,羽化盛期或孵化期過于干旱可抑制蘿卜蠅的發(fā)生,溫度也可影響響其羽化的早晚。地勢低洼及重茬地危害嚴重。
2.蔥蠅:蔥蠅為腐蝕性昆蟲,未腐熟的農(nóng)家肥料可將蠅卵或幼蟲帶入田間,成蟲喜歡在干燥的土壤中產(chǎn)卵。若5月份降雨次數(shù)多,且雨量大,溫度低時,則發(fā)生輕;反之,則發(fā)生重。
蘿卜蠅和和蔥蠅均屬雙翅目,花蠅科。
1.蘿卜蠅危害特點:蘿卜蠅只危害秋季十字花科蔬菜。在白菜上幼蟲先竄食莖基部及周圍的菜幫,然后向下鉆食菜根或蛀食菜心,受害輕者植株發(fā)育不良,表現(xiàn)畸形或脫幫,品質(zhì)變劣,重者不堪食用;在蘿卜上,幼蟲不僅危害其表皮,造成許多彎曲的溝道,還可蛀入內(nèi)部造成孔洞,并引起腐爛,失去食用價值。另外,由于地蛆的危害,在白菜上造成大量傷口,有利于白菜軟腐病的發(fā)生。
2.蔥蠅危害特點:蔥蠅為寡食性害蟲,只危害百合科蔬菜,尤以圓蔥、韭菜、洋蔥、大蒜受害重。幼蟲危害蔥、蒜等鱗莖,引起腐爛,葉片枯黃、萎蔫甚至成片死亡;韭菜受害后常缺苗斷壟,甚至全田毀種。
1.農(nóng)業(yè)防治
(1)施肥時,用充分腐熟的農(nóng)家肥料,施后要耕翻或蓋土,防止成蟲產(chǎn)卵,或每畝施草木灰(最好施在植株根部周圍)20~30公斤,以驅(qū)避蔥蠅,減少其產(chǎn)卵的機會。底肥要深施,最好與種子隔離,不接觸種子,可減輕蛆害。
(2)發(fā)現(xiàn)生長過程中枯萎的蔥、蒜植株應及時挖出,并將鉆藏于鱗莖中的地蛆殺死,以免危害其他植株。
2.物理防治
可用糖醋液誘殺成蟲。選晴朗、干燥的上午10時至下午2時,按紅糖、醋、水1∶1∶2.5的比例,并加少量鋸木屑和敵百蟲配成誘液,倒進直徑20~30厘米的盆內(nèi),在成蟲大量出現(xiàn)時,把誘盆放在菜田,每隔5天補充一半誘液,以保持新鮮。
2.化學防治
(1)毒土:用毒土防治。具體可用30%乙酰甲胺磷,或40%農(nóng)斯利,或50%辛硫磷乳油0.75公斤拌細土,結(jié)合整地施肥時撒施,防效可達90%以上。
(2)灌根:地蛆危害初期,可以使用下列藥劑澆灌或淋根,淋根用藥時,藥液量要足,以使藥液充分淋滲到植株根部。
為加強地蛆防治效果,提倡藥劑交替使用或混合使用。例如滅蠅胺可以與阿維菌素、吡蟲啉等藥劑交替或混合使用,用藥量和用水量要足,土壤濕度大時用水量可小些,土壤偏干時加大用水量,保證使藥進入地蛆發(fā)作和危害部位。
具體用法用量,每畝用滅蠅胺純藥10~15克、或阿維菌素純藥4~6克、或吡蟲啉純藥10~15克。當?shù)厍l(fā)生較重時,每畝用滅蠅胺純藥10~15克十阿維菌素純藥1~2克,加水100~200公斤噴淋或灌根。
3.噴霧:在成蟲大量出現(xiàn)時,10天之內(nèi)防治初孵幼蟲效果好。藥劑可選用75%滅蠅胺粉劑5000倍液,或5%的抑太保(苯甲酰基脲類)乳油2000倍液噴霧,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