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在李 尹兆青
新生兒肺不張(NPA)、新生兒肺實變(NPC)不是獨立的疾病,是新生兒肺臟疾病常見的并發(fā)癥,常并發(fā)于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NRDS)、胎糞吸入綜合征(MAS)、新生兒肺炎(PN)、新生兒肺出血(PHN)等疾病,是新生兒呼吸困難、撤機失敗常見原因。NPA為肺組織萎陷、肺泡無氣體,肺實變?yōu)榉闻輧?nèi)氣體被非氣體物質(zhì)替代,失去正常肺功能[1]。新生兒由于胸廓解剖結構的特殊性,肺臟缺氧和疾病耐受差,肺代償能力低下,易發(fā)生NPA、NPC[2]。NPA、NPC不但影響急性期疾病治療效果,還可引起單側透明肺、機化性肺炎等并發(fā)癥[3],治療以肺復張為目標[4]。NRDS、MAS、PN、PHN等疾病首選檢查方法是X線胸片,但存在放射性損傷風險。NRDS、PN、MAS、PHN疾病的肺臟超聲表現(xiàn)以NPA和(或)NPC為主[4],可用肺臟超聲檢查[5]。LIU等[6]研究認為,肺臟超聲可診斷傳統(tǒng)依賴X線胸片、CT檢查才能明確的疾病,有學者建議將肺臟超聲作為肺部疾病醫(yī)學影像學的首選方法[7-8]。本文綜述肺臟超聲檢查應用于NRDS、MAS、PN、PHN的最新進展。
肺臟超聲在正常肺組織和異常肺組織均有特征性影像表現(xiàn),可用于肺臟檢查。超聲設備設置超聲波的傳播速度為1540 m/s,超聲波在正常胸膜-肺組織傳播速度約為440 m/s,此時因肺中氣體使約99%的超聲波被反射,無法檢查肺部病變[9-10],把這種影像定義為正常肺臟超聲成像,因此,肺臟超聲用于肺臟檢查可能存在盲區(qū)。因成像原理不同不能一味強調(diào)肺臟超聲影像學和CT、X線胸片的觀察內(nèi)容完全一樣,否則可導致錯誤的診斷結果[9]。當肺臟超聲診斷與臨床判斷不相符時,需要結合X線胸片、CT、MRI等檢查進一步診斷。
當肺實變、肺不張、肺水腫等疾病存在時,胸膜-肺處病變引起聲阻抗變化,超聲波即可進入病變的肺區(qū),此時,肺臟超聲影像能準確地反映肺內(nèi)病變[10-11]。肺臟超聲下NPA、NPC范圍(體積)與疾病程度相關。研究認為如在實時肺臟超聲下見動態(tài)支氣管充氣征和/或肺搏動時提示病情嚴重[12]。實時肺臟超聲可評估呼吸運動[13],病變區(qū)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CDFI)可以評估血流豐富程度,但血管信號準確性欠缺[14]。病變區(qū)CDFI血流信號有無是評估病變區(qū)肺組織是否能夠恢復的重要指征,血流信號的多少與肺組織恢復正常結構和功能的大小相關。
NPA和NPC疾病的X線胸片均表現(xiàn)為密度增高影,典型(較大面積)的NPA可導致肺體積縮小,肋間隙變窄,縱隔偏移,同側膈肌抬高,對側肺氣腫,而肺實變肺體積不縮小或稍增大[2]。肺臟超聲進行NPA和NPC疾病的診斷、隨訪具有重要價值[5],缺點是整體感不如X線胸片強。X線胸片具有從肺容積變化區(qū)別NPA和NPC的優(yōu)勢,缺點是病變區(qū)域不大的NPA、NPC從面積(容積)上仍無法區(qū)別,且具有放射性損傷。肺臟超聲具有實時、便捷、無放射性損傷、對X線胸片不能發(fā)現(xiàn)的隱匿性NPA敏感的優(yōu)勢[15]。所以,在NPA、NPC疾病檢查時,可將肺臟超聲作為篩查、普查、隨訪的首選方法,X線胸片、肺臟CT可作為肺臟超聲診斷困難的補充檢查,肺臟超聲具有X線胸片不具備的優(yōu)勢,但不能代替X線胸片特有的檢查意義。
3.1 肺臟超聲的床旁便捷性 在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病房(NICU)中患兒常因病情危重及治療措施限制,需要床旁檢查。行床旁X線胸片有放射性損傷風險,且一次成像、整體成像,細微病灶易漏診[16]。床旁肺臟超聲從身體周圍向身體中心掃描檢查,可疑病區(qū)可反復掃描,提高檢查敏感度,肺臟超聲不受電離輻射,便捷、可實時性,適合在NICU中應用[17]。值得注意,較多情況下僅依靠X線胸片或肺臟超聲影像很難診斷NRDS、MAS、PN、PHN疾病,需要結合病史和其它輔助檢查才能明確診斷[18-19]。
3.2 肺臟超聲指導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質(zhì)(PS)應用 肺臟超聲指導外源性(PS)應用無放射性損傷,可實時評估、可動態(tài)監(jiān)測。外源性PS是治療NRDS、MAS、PN、PHN等嚴重呼吸困難常用而有效的藥物[20],在肺臟超聲指導下可減少外源性PS過度使用[21]。NRDS患兒病因PS缺乏,嚴重者可導致呼吸衰竭[19-22],給予外源性PS治療有利于肺泡復張[19];MAS患兒給予外源性PS治療有效,并發(fā)癥未增加[19-23]。PN患兒肺部炎癥分泌物可稀釋PS或抑制PS的作用,引起或加重NPA[16],給予外源性PS治療有效;PHN導致肺部PS消耗增加、抑制PS產(chǎn)生,給予外源性PS治療有效[19]。肺臟超聲影像學能清楚顯示是否存在NPA、NPC,能準確隨訪評估病變的肺組織是否已復張。
3.3 肺臟超聲診斷NPA、NPC的現(xiàn)狀 X線胸片可診斷NRDS,但X線胸片表現(xiàn)不是診斷的必備條件,且X線胸片表現(xiàn)可存在滯后[24],誤診率高[21],肺臟超聲對肺液和肺實變分辨率敏感,可清楚地辨別濕肺和NRDS[4,25],肺臟超聲診斷NRDS具有確切價值,敏感性100%,特異性99%[12,26]。X線胸片診斷MAS較肺臟超聲整體感強,約85% MAS患兒X線征象在生后48 h左右最明顯,約70% MAS患兒X線胸片與臨床表現(xiàn)不一致,因此,MAS患兒需要反復評估[19],相對于X線胸片檢查,肺臟超聲更適合反復評估,肺臟超聲診斷MAS具有確切價值,敏感性90.0%,特異性88.9%[18,27]。肺臟超聲診斷非間質(zhì)性肺炎具有確切價值,敏感性100%,特異性97.2%[10,28],且肺臟超聲影像學改變可早于X線胸片和病原學檢查[29]。PHN早期診斷非常困難,一旦口鼻涌血已屬晚期,病死率極高,肺臟超聲診斷PHN具有確切價值,敏感性96%,特異性93%~100%[4,15],肺臟超聲便于反復評估PHN情況[30]。
3.4 肺臟超聲隨訪肺復張 肺臟超聲評估肺復張靈活、便捷、實時,無X線胸片反復評估導致患兒過度放射性損傷。超聲對氣體、固體、液體的物理性質(zhì)辨別敏感,因此,肺臟超聲可應用于NPA、NPC疾病檢查和隨訪。關于NRDS、MAS、PN、PHN等NPA、NPC疾病,因疾病因素(疾病并發(fā)癥如氣胸、PHN等)、新生兒特殊性(如免疫力低下、疾病耐受力差)、治療因素(如呼吸機治療)對患兒影響,病情惡化、變化快,常需要反復復查、隨訪,肺臟超聲無放射性損傷,適合此類患兒[31]。掌握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當病情變化時及時復查肺臟超聲,為臨床提供超聲影像學依據(jù)。因肺臟超聲的便捷性、實時性、無放射損傷性、因此檢查應用指征較X線胸片寬,更適合NPA、NPC患兒檢查[32]。肺臟超聲實時評估肺復張,指導尋找撤離呼吸機最適時機,可提高撤機成功率[4]。
綜上所述,肺臟超聲是簡便、準確、無放射性損傷的檢查方法,適用于NRDS、MAS、PN、PHN等NPA、NPC疾病檢查,尤其適合反復檢查的患兒。可將肺臟超聲作為NPA、NPC疾病篩查、隨訪的首選方法。雖然肺臟超聲有諸多優(yōu)點,但每種輔助檢查方法均具有優(yōu)劣勢,當患兒臨床表現(xiàn)和肺臟超聲影像不一致時,需要結合X線胸片、CT、MRI等檢查綜合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