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靜
(樂平市教體局教研室,江西 景德鎮(zhèn) 333300)
在傳統(tǒng)教育中,學校和教師管理學生的主要目標是提高學生的文化成績,但隨著黨和國家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越發(fā)重視,中小學校紛紛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不過這項工作主要由班主任負責,學校管理層很少參與,同時管理層在學校管理工作中也不會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其中,導致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力量薄弱、缺少寬度與厚度,使得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難以深入推進。因此,學校管理層要采取有效措施,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學校的管理工作中。
學校管理的核心任務之一是管理教師,要不斷提升教師教書育人的能力,而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教書育人的一部分,尤其是班主任。所以,中小學校在教師管理工作中,要將增強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作為管理項目之一。在日常的培訓、考核、繼續(xù)教育等管理工作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幫助教師積極主動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從而在日常工作中能將自己掌握的技能有效地運用在學生身上,不斷塑造學生健康的心理。
例如,有的學校每學年都會制訂教師教學技能提高計劃,以開展專題培訓為主,在年初的計劃制訂階段,學校的管理層會深入調研,積極學習先進地區(qū)的經驗、做法,最終形成本校的教師培訓方案,在方案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是提高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學校為了促進教師學以致用,每一次培訓活動結束之后就會舉行一次說課比賽,以此來檢驗培訓成效。同時,正是通過對教師的培養(yǎng),提高了教師的教學素養(yǎng),為學生健康心理的塑造打造了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
做好師資隊伍的建設,提高廣大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開展的重要條件。學校要引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其實教學過程不僅是傳授知識的過程,更是學生接受心理健康知識的過程。
正如前文所述,管理教師是學校管理層日常工作的核心之一,同樣,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管理也是學校管理層日常工作的核心之一。學校為了維持教學秩序和活動秩序,會建立健全有效的學生管理機制。學校需要注意的是,管理機制雖然以管理學生為主,但是也要兼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制度的融合,通過一系列科學合理的制度來推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開展。學校在制定有關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機制的時候,要深入學生,聽取他們需要什么樣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時要咨詢專家學者,確保學生能得到最恰當?shù)男睦斫】到逃R,得到最有效的心理健康輔導。
例如,有的學校開展了“定期學生心理咨詢”活動,主要內容就是引導學生將郁悶、失落等情緒向心理健康教師傾訴,然后由心理健康教師來為學生排憂解難。為了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制度要求心理咨詢室必須是封閉的,心理健康教師必須要保守秘密,在學生不愿意告知姓名、班級的前提下不允許詢問,一方面可幫助學生放下戒備心,更容易暢所欲言;另一方面可保護學生的隱私,以免學生受到二次傷害。
學校管理層可以在對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基礎上,對本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行改善,努力創(chuàng)造適合不同學生的教育環(huán)境,構建心理健康教育平臺。
中小學校的環(huán)境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巨大的影響。學生在寬松、愉快的校園環(huán)境中學習和生活,對良好心理的形成與發(fā)展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相反,如果學校的環(huán)境比較壓抑,對學生心理健康成長是不利的。這就給學校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校在打造舒適環(huán)境的時候,首先,要考慮宣傳標語,要多宣傳一些正能量的、輕松的事物,讓學生能從教室里緊張的學習氛圍中解脫出來,享受寬松的校園環(huán)境。其次,學校管理層還可以在植被、教學樓外部顏色等區(qū)域下功夫,讓學生放松心情、快樂學習。最后,要多布置一些運動設施,讓學生盡情地運動,從而端正積極的心態(tài)。學校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來打造環(huán)境:一是時空環(huán)境;二是對教室的溫度、亮度、濕度進行控制;三是建筑設施環(huán)境,對校舍的安排等進行合理規(guī)劃,以此讓學生像置身于花園中,達到怡情養(yǎng)性的效果。
例如,有的學校會經常更換校園內的宣傳標語,標語的內容大多與學習、夢想等人生大道理無關,更多的是有關保護綠水青山、畫一些學生喜愛的小動物等,從而將整個校園打造成歡樂的海洋,學生在下課之后也樂于停留在宣傳欄前,開心地討論、交流。
隨著教育現(xiàn)代化的不斷推進,學校越來越需要家長參與對孩子的教育中,這就是家校合作。由于家長教育水平及教育理念的限制,需要學校為家長定期開展教育講座,其中就包括講解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學生與父母的接觸時間比較長,很多在學校里體現(xiàn)不出的心理問題在生活中容易展示出來,這就需要家長能及時地引導,而心理健康知識非常專業(yè),因此學校要采取有效途徑來提升家長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例如,有的學校申請了一個微信公眾號,在公眾號中會設置不同的模塊,學校在日常管理中會引導家長積極關注公眾號,實現(xiàn)家校之間的有效互動。在公眾號中有一個心理健康教育模塊,主要就是將一些專業(yè)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上傳到公眾號并引導家長學習。為了提高這一模式的效果,學校專門安排一名心理咨詢教師在線解答家長疑問,和家長溝通如何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健康心理。經過一段時間后,筆者發(fā)現(xiàn)家長的心理健康教育素養(yǎng)有了很大的提升,在生活中也能積極利用所學習的知識來幫助學生塑造一個健康的心理。
家校合作不是口號,需要學校積極行動起來,不斷提升家長教育素養(yǎng),其中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從而通過家校的共同努力,實現(xiàn)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力提升,為學生身心健康成長貢獻家庭力量。
綜上所述,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教師的獨角戲,更需要學校、家長的共同參與,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滲透學校的各項工作中,對學生全方位、多角度地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從而實現(xiàn)對學生健康心理的有效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