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萍 安徽省安慶市政府機關幼兒園
孩子們與人交往的能力和對語言的理解取決于他們是否善于傾聽。面對孩子們,人們都有這樣的體驗:
1.大人說什么,孩子們充耳不聞,照樣我行我素;
2.幼兒對別人問到的問題不會回答或者理解有誤,回應偏差。
3.孩子會在大人們談話時隨意插話;
4.無法勝任自己該承擔的任務。導致這些問題產(chǎn)生的根源是幼兒的傾聽能力沒有培養(yǎng)起來。對于中班這個年齡段的幼兒來說,能夠把握住這一語言關鍵期,培養(yǎng)好他們的傾聽能力,會有助于他們更好地理解語言促進對語言的感知。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要培養(yǎng)孩子們良好的傾聽習慣。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傾聽與表達”部分第一條目標就是認真聽,能聽懂日常所用的語言。傾聽能力對孩子的一生有著重大影響,為此,培養(yǎng)孩子們養(yǎng)成良好的傾聽習慣、讓孩子學會傾聽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
中班幼兒年齡小,傾聽能力受到以下各方面的影響。首先,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的局限。受身心發(fā)展的限制,孩子們專注力低,持久性差。在聽別人說話的時候會經(jīng)常做一些小動作,東張西望,注意力無法集中。其次,成人不重視傾聽能力的培養(yǎng)。許多成人都認為孩子一出生就具備傾聽的能力,不用刻意去進行培養(yǎng)。當成人說話時,幼兒在旁邊插嘴,不認真聽大人說話,大人只是去罵幼兒,而不去糾正或教會幼兒如何學會傾聽的行為。第三,電子產(chǎn)品對孩子影響。如今孩子的玩的已經(jīng)不止積木、彈珠、跳房子這些傳統(tǒng)游戲了,而是以高科技的電子產(chǎn)品為主。長期玩電子產(chǎn)品的孩子,他們沉溺在虛擬的動畫世界中,缺乏與人溝通和交流,不愿傾聽成人的話語,容易形成自閉、孤獨等病態(tài)心理。第四,成人的消極榜樣作用。家長在與別人交往的過程中,不認真傾聽別人說話,或者是家長在和幼兒交流的過程中,還沒等幼兒表達清楚自己的觀點、成人便打斷了幼兒的說話,幼兒在無形中便學習了他們這種不良的行為。同時,教師應該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如果孩子們出現(xiàn)矛盾進行分辨的時候,教師讓孩子回答問題或者孩子跟老師說話的時候,教師都應該耐心傾聽、認真傾聽。
幼兒傾聽能力的培養(yǎng)主要著重培養(yǎng)三種傾聽技能:
專注性傾聽:集中所有的注意力去傾聽別人說話,思維跟著別人的說話內(nèi)容去思考。例如:當老師提問時,幼兒能夠集中注意聽話,幼兒的思維便跟著動起來,去思考問題,不做任何小動作。
辨析性傾聽:在傾聽過程中,能夠分辨出不同的聲音。例如:聽樂器演奏時,沒有看見樂器,只聽聲音就能辨別聲音是從哪種樂器里發(fā)出來的。
理解性傾聽:可以根據(jù)別人說話的整體來理解出別人說話要表達的意思是什么。例如:當有人很高興地說,“我好高興,我考到滿分”時。幼兒聽到這句話便知道地高興的理由是因為考了滿分。
傾聽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且反復的過程,作為幼教工作者要懂得運用多種方法指導、培養(yǎng)幼兒的傾聽能力。
興趣是孩子們學習的最大動力,要想提升他們的注意力,首先從學習內(nèi)容方面入手,讓所學內(nèi)容和孩子們的認知、經(jīng)驗、性格有關聯(lián),這樣孩子們才會對此產(chǎn)生注意力,進而關注和投入其中。
教師可以帶幼兒聽一段音樂演奏,在幼兒聽完之后問幼兒是否能聽出這音樂是哪種樂器演奏出來的。大自然的聲音奇妙而豐富,教師可以讓孩子們在大自然的聲音中訓練他們傾聽的能力,教師可以帶孩子們到一個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美的地方,讓孩子們仔細聆聽并辨別大自然的各種聲音,看誰聽得多,聽得準,并且要把這些聲音描述或者模仿出來,誰說得多,模仿得像,描述得形象,誰就是“大自然的耳朵”。這種游戲,不僅讓孩子們的傾聽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也對他們的表達能力進行了很好的訓練。老師要對孩子的一些良好習慣和行為給予及時的反饋和肯定,并且通過不斷鼓勵和支持強化他們良好的品行。教師和家長可以引導孩子通過看畫本、聽故事、講故事、我是小小糾錯專家等游戲去訓練孩子們,并給予他們適當?shù)墓膭詈涂隙?,讓幼兒通過這些活動體驗成功的快樂,從而能夠更加仔細地聽。
良好的傾聽習慣有助于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傾聽能力,因此,教師要從幼兒日常生活的各環(huán)節(jié)、各種行為中去訓練他們傾聽的習慣。
1.教師可以從課程設置中對孩子進行訓練
如孩子們學習了《愛插話的小八哥》后,就要問問孩子:你喜歡這樣的小八哥嗎?為什么呀?通過孩子們的討論和回答,教師既可以從正面給予孩子們指引,又能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從而促使他們糾正不良習慣,訓練良好傾聽能力。
2.利用每天的點名環(huán)節(jié)來培養(yǎng)幼兒的傾聽習慣
例如:老師每天點名的時候,可以不按照順序,隨意點名。這樣,孩子們就會很期待老師快點點到他的名字,在這樣的過程中幼兒的傾聽能力便得到了提高。
《幼兒園教育與發(fā)展指南》明確指出了幼兒傾聽能力的發(fā)展過程,認為該項能力的發(fā)展離不開語言的交流和運用。家庭和班級設置專門的“閱讀區(qū)”,讓孩子們能舒適放松地讀,形成以閱讀促傾聽,以閱讀促使他們形成良好自我表達的能力。
游戲是訓練孩子傾聽游戲的很好的載體。因此教師要注意借助游戲來激發(fā)幼兒興趣,教師在班級可以開展“你說我做”“聽話傳話”“錄音機”等游戲來訓練孩子們的傾聽和表達能力。
個體存在差異是一個現(xiàn)實,教師要認清這個現(xiàn)實給予孩子們客觀的評價,同時,在訓練孩子們傾聽能力的時候,也要因人而異,給出的任務和目標也不可一概而論。既要讓傾聽能力強的孩子感受到挑戰(zhàn)的激情,也要讓傾聽能力弱的孩子體會到傾聽帶來的快樂。例如:游戲“錄音機”,對能力強的幼兒,可以讓他重復一句話,甚至一首簡短的詩。對于能力弱的幼兒,可以只讓他重復一個詞語或者短句,還應放慢語速等等。
傾聽是人的基本能力,傾聽也是獲取信息、理解信息、準確反饋的前提。只有形成良好的傾聽習慣,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意圖,與他人更好地溝通和互動。作為幼兒教師,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應當充分了解并掌握培養(yǎng)幼兒的傾聽能力的方法,把培養(yǎng)幼兒傾聽能力作為重要的教育教學工作之一,為中國教育事業(yè)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