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政
新時期長號演奏時,為發(fā)揮出長號在樂隊中的演奏優(yōu)勢,應當保證演奏者具備專業(yè)技能與藝術修養(yǎng),可熟練掌握長號的表演方法,并在長號表演過程中完成情感表達,達到長號演奏的預期藝術效果。
長號樂器具有悠久的發(fā)展史,可追溯到公元前音樂時代,從薩克斯逐漸演變而來,主要依靠內外二副套管的伸縮,對樂器的音域進行調節(jié),因此,長號被稱為“拉管”或“伸縮號”。在于塞爾的改良下,長號樂器最終成型,奠定了長號樂器今后的發(fā)展。
在長號樂器與其 他樂器對比分析下,可發(fā)現(xiàn)長號是改動較少的銅管樂器。在17世紀到18世紀期間,長號主要應用到教堂音樂與大型歌劇場合,基層民眾對其接觸較少。在長號樂器進入19世紀后,長號成為交響樂隊的固定樂器,在軍樂隊、爵士樂隊中,長號得到廣泛應用。
通過對長號樂器的音色進行解析可知,音色壯麗飽滿,且嘹亮,具有一定威力。在長號進行弱奏時,則可以表現(xiàn)出委婉溫和的音色,在樂隊演奏過程中,長號可以發(fā)揮出自身獨特的魅力。為充分發(fā)揮出長號演奏的優(yōu)勢,應當掌握長號特殊的表演方法,并注意演奏過程中情感的表達,展現(xiàn)出長號獨特的音樂魅力[1]。
在長號演奏練習過程中,若學習者沒有堅持練習,則無法掌握長號的表演方法,且不能感受到長號樂器的獨特魅力。在興趣退卻的學習背景下,學習者的學習熱情會不斷下降,進而影響到長號的最終學習效果。筆者認為,在長號學習過程中,必須全身心投入,才可在方寸之間找到長號的獨特魅力。
在長號學習階段,初學者應當選擇適合自己的樂器,才可保證練習的整體效果。部分初學者盲目追求樂器的品質,選擇價格昂貴的長號樂器,但由于練習者的演奏方法限制,使得樂器沒有發(fā)揮出一定價值。由此可見,在初學過程中,應當選擇適合自己的樂器。
由于每一位學習者都具有一定的學習意識與認知,為保證學習者長號學習的可行性與有效性,應當在練習過程中形成獨特的學習方式,進而不斷彌補學習短板,不斷發(fā)揮自己的訓練優(yōu)勢,進而促使長號練習的整體能力不斷提升。
長號樂器演奏學習過程中,學習者應當掌握樂器的演奏方法與節(jié)奏,進而對樂器的演奏方法融會貫通。為避免學習者陷入到思維困境,可由專業(yè)的教師進行指導,及時發(fā)現(xiàn)學習者的演奏不足,夯實學習者的基礎知識,對長號的演奏方法與節(jié)奏進行靈活把握,進而有效提升學習者的學習質量[2]。
樂曲的魅力是多樣性的,初學者進行長號樂器學習過程中,應當進行多種曲風的練習,確保初學者對不同的演奏風格進行了解。在多種曲風的對比下,初學者可選擇難度適宜的曲風,以保證后續(xù)長號練習的可行性與有效性。
通過長號與其他樂器進行比較可知,在實際演奏過程中,需要利用手、嘴唇、舌頭等多個器官進行協(xié)作完成。為保證長號演奏的可行性,在實際演奏過程中,演奏者應當對表演的情緒與狀態(tài)進行合理控制,確保全身心沉浸到音樂意境當中,有效提升長號的表演藝術影響力。
長號樂器進行演奏時,需要演奏者保持一定的音樂想象力,即根據自己對樂曲的感受,進行靈活的長號表演,詮釋出自己對音樂的解讀,表達出演奏者的個人思想情感。為達到預期的演奏效果,演奏者進行演奏時,應當控制好身體的條件反射與情感共鳴,進而融入到音樂演奏的表演場域當中。
優(yōu)秀的演奏家應當具備一定的藝術氣息與文化內涵,在進行長號演奏過程中,可用精妙的演奏方法進行展示。為不斷提升演奏者的表演實力,應當對長號的表演方法進行融會貫通,進而保證演奏的整體效果。在長號進行實際表演時,需要演奏者對口型、氣息、音準進行合理控制,進而達到預期長號的表演藝術效果[3]。
如口型表演方法進行練習時,應當對口型的吹奏進行深入分析,了解唇肌、牙齒、下巴的靈活配合,在實際演奏過程中,并不是進行單一口型的演奏。由于每一位演奏者的個體差異,不可要求每一位演奏者采取相同的口型。為此,在長號演奏訓練過程中,不可一味地模仿他人的表演方法,應當在專業(y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長號的演奏訓練,找到適合自己的專業(yè)演奏口型,以保證演奏的整體藝術效果。
在長號演奏氣息進行調節(jié)時,應當對演奏者的氣息進行合理調整,以保證長號演奏的整體藝術效果。基于人體生理角度分析可知,氣息主要是演奏者的呼吸轉化,為演奏提供初始動力源,保證演奏的可行性與可靠性。為保證演奏者具備良好的氣息,應當在日常生活中對自己的呼吸進行合理調控,找到合適的呼吸規(guī)律,并開展科學合理的鍛煉,進而提高練習者的肺活量。在良好的身體條件支持下,可保證長號演奏的整體有效性,為聽眾展示出長號的音色優(yōu)勢[4]。
筆者認為,在長號演奏過程中,不僅需對口型、氣息等進行專項訓練,與此同時,演奏者應當具備敏銳的藝術聽覺與嗅覺,才可合理找到長號演奏的切入口,保證長號演奏的整體藝術效果。由于長號演奏過程中,主要通過伸縮管的移動,實現(xiàn)音域的調整,為此,在日常訓練過程中,需要進行大量音樂曲目的練習,促使演奏者對長號的演奏方法進行靈活掌握。在實際演奏過程中,應當進行主觀情感的投入,為長號的表演提供更多解讀元素,提升長號表演的藝術感染力。
在任何一種樂器進行學習訓練時,都需要從基本知識入手,逐漸提升演奏者的綜合實力。在學習訓練進入一定時期后,則需要進行完整曲目的演奏,如長號音樂曲目進行演奏時,為達到預期演奏效果,應當對長號的音樂情感進行合理表達,將樂器在特定意象下的感情進行傳遞,使得演奏效果得到整體升華。由此可見,在長號樂器表演過程中,應當將演奏者的情感滲透其中,保證樂曲演奏的整體藝術效果。為保證長號的情感得到有效表達,應當保證演奏者從樂曲自身中進行情感解讀,并從樂隊配合中體會情感,進而不斷提升演奏者的整體演奏水平與實力[5]。
單一樂器進行演奏時,可能會由于音域表現(xiàn)的限制,影響到樂器的演奏藝術效果。為此,在樂曲表演時,主要采取樂隊配合的演奏方式,進而表現(xiàn)出音樂的多元化藝術魅力。在交響樂演奏過程中,主要對不同聲線的樂器進行整合,進而繪制一幅優(yōu)美的音樂畫卷,為聽眾提供一場聽覺饕餮盛宴?,F(xiàn)代交響樂演奏時,并沒有突出某一種樂器,而是注重多種樂器的配合,進而達到預期的藝術效果。
在現(xiàn)代交響樂演奏過程中,長號得到了合理利用,如進行伴奏、跟音、特效等處理,但并沒有妨礙長號在樂隊中發(fā)揮出獨特的作用。在長號演奏過程中,演奏者應當在樂隊配合中體會情感,明確樂隊的旋律走向,全身心沉浸到樂隊表演意象當中。在指揮的引導下,演奏者可將主觀情感注入長號演奏當中,合理發(fā)揮出長號的表演價值,為聽眾呈現(xiàn)一場聽覺盛宴,達到交響樂隊的預期表演藝術效果。
在交響樂演奏過程中,將明確演奏曲目的主題與文化內涵,在多種樂器的配合下,保證交響樂的整體藝術表現(xiàn)效果。演奏者進行長號的情感表達時,應當契合曲目的音樂主題與文化底蘊,對長號樂器的演奏角色進行合理定位,有效融入到交響樂隊當中,合理發(fā)揮出長號的音樂表現(xiàn)力[6]。
任何一首樂曲都具有文化底蘊與藝術靈魂,樂曲的創(chuàng)作并不是音符的串聯(lián)與疊加,在特定的音樂意境下,樂曲表現(xiàn)出一定的藝術氣息與思想情感。為此,在進行樂曲演奏時,應當對樂曲的情感進行深入剖析,以實現(xiàn)與創(chuàng)作者思想共鳴,保證后續(xù)樂曲演奏的整體藝術性。
例如,著名作曲家貝多芬一生創(chuàng)作了很多樂曲,最為大眾了解知曉的為《命運交響曲》,在諸多樂曲中長號得到合理利用,如在主部進行演奏時,長號主要進行和聲的處理,并對音響進行有效加強。在長號急促簡短的演奏過程中,使得樂曲的整體藝術表現(xiàn)力得到提升。在連接主部樂曲進行演奏時,長號主要與圓號進行連接,進而為主旋律起到一定的和聲支持作用。在連接部與樂曲副部轉移過程中,為副部的樂曲主題烘托進行很好鋪墊,保證樂曲的整體藝術表現(xiàn)效果[7]。
在長號樂器演奏過程中,應當保證演奏方法的合理利用,以及演奏情感的適當表達,使得樂曲的整體音域更為寬廣,為聽眾帶來一種寬闊的思維感知。通過對《命運交響曲》進行解析可知,副部的舒緩處理階段,長號并沒有進行有效表現(xiàn)。在樂曲的第五十八小節(jié)之后,圓號、小號、長號等樂器進行協(xié)同演奏,更加凸顯出樂曲的主題,為聽眾帶來一場聽覺饕餮盛宴。在樂曲最終的結尾部,長號仍舊表達出巨大的音樂影響力,對樂曲的主旋律進行烘托,有效提升樂曲的整體藝術感染力,發(fā)揮出不同樂器演奏的優(yōu)勢,體現(xiàn)出交響樂的整體協(xié)調美感。
綜上,文中對長號的表演方法與情感表達進行解析,旨在說明長號演奏過程中方法掌握與情感表達的重要性。初學者進行長號學習時,主要進行長號演奏方法的練習。在學習者積累了一定演奏經驗時,則需要對長號的情感表達進行學習理解,嘗試對長號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表現(xiàn)出長號的潛在藝術價值。